科室: 骨外科 主任醫師 陳志偉

  不穩定型骨盆骨折多為高能量所致,過去採用保守治療,多有骨盆復位不良、雙下肢不等長等後遺症,現主張行手術治療。自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採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TileC型骨盆骨折27例,其中採用單純後側入路治療12例,擴大髂腹股溝入路15例,現將兩種入路治療的療效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資料

  本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10例;年齡25~58歲,平均39.5歲。受傷原因:交通事故17例,墜落傷9例,砸壓傷1例。依據Tile分型標準,其中C1型12例,C2型4例,C1+C2型9例,C3型2例。合併椎體骨折5例,四肢骨折7例,後尿道損傷1例,肋骨骨折並血胸4例。術前常規骨盆前後位、入口位和出口位X線片,所有病人均行CT三維立體成像,對骨折部位,移位情況,進行詳細的瞭解。本組病例均為後環的骶骨、髂骨骨折或骶髂關節分離且在垂直方向有移位,即TileC型。

  1.2術前處理

  積極治療危及生命的併發症,給予補液、輸血,對合並傷進行急救處理,並行單側或雙側下肢持續面板牽引或骨牽引,至病人病情穩定。術前給予心理護理,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1.3手術方法

  1.3.1單純後入路組

採用連續硬膜外麻醉或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俯臥位,腹部墊空,自髂後上嵴沿髂嵴向外下做弧形切口,骨膜下剝離臀大肌在後方髂嵴上的止點,牽開臀中肌,顯露骨折端及骶髂關節,C型臂監視下復位,並通過坐骨大切跡觸控骶髂關節的前方以判斷復位情況,克氏針臨時固定,骨盆正位、骨盆入口位檢查復位滿意後,以2~3塊重建鈦合金接骨板固定。

如需要加用1枚空心拉力螺釘;對於骶髂關節脫位和骶骨骨折則採用1~2枚骶骨螺釘固定。骨盆前環骨折一般通過術中牽引可達到能接受的復位,但明顯移位會影響真性骨盆環的容積,可能會影響女性日後的生育過程,因此,對於年輕女性應儘可能予以解剖復位。最後再次透視檢查復位及內固定情況,依次修復各層,置管引流,無菌敷料加壓包紮。術中視出血量情況輸血。

  1.3.2擴大髂腹股溝入路組

  採用連續硬膜外麻醉或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仰臥位,切口始於恥骨聯合上方約3CM,向側方延長達髂前上棘,沿髂嵴延伸達中後1/3交界處,銳性剝開外展肌和髂肌在髂嵴的止點,將髂肌從髂骨內板做骨膜下剝離,根據需要可一直剝離致骶髂關節。沿面板切口向內切開腹外斜肌及腹直肌腱膜,翻向遠側,從而開啟腹股溝管,牽開保護精索或圓韌帶,仔細辨別股外側皮神經予以保護。

沿腹股溝韌帶方向小心切開腹股溝韌帶,避免損傷其下的神經血管,將附著於腹股溝韌帶內的腹內斜肌、腹橫肌及筋膜向上牽開,顯露下方的肌肉腔隙和脈管腔隙,鈍性分開外側髂腰肌,股神經與內側髂動、靜脈血管的髂恥筋膜,遊離切開髂恥筋膜,於髂腰肌下向外側剝離顯露四方形區和真骨盆,在髂外血管下向內側剝離延伸至恥骨後間隙。

然後,配合牽引和體位,用復位鉗和頂棒進行復位,選擇合適長度的骨盆鋼板,塑形後放置於真骨盆緣上方,螺釘固定。最後透視檢查復位及內固定情況,依次修復各層,置管引流,無菌敷料加壓包紮。術中視出血量情況輸血。

  1.4術後處理

  抗炎、消腫、輸血,視傷口引流情況2~3天后撥出引流管,期間可行床上輕微活動,分別於術後第1周、第3周複查骨盆前後位、入口位和出口位X線片,3周後床上無負重活動時如骨折端無疼痛,則可扶拐下床活動,並逐漸增加患肢負重力量,X線複查至骨折癒合後完全負重。

  2、結果

  所有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6個月至24個月,平均12.6個月。隨訪期間所有患者結果滿意,均恢復日常工作能力,無一例出現繼發移位、鋼板斷裂、患肢短縮、骨盆傾斜、下腰痛等併發症。兩種入路比較(見附表),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切口長度方面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單純後入路均要優於擴大髂腹股溝入路,而下地時間及髖部功能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4、討論

  骨盆骨折常因巨大暴力直接作用、擠壓或撞擊骨盆所致,由於多數傷情嚴重,病死率高,併發症多見,其治療一直是臨床上的一個難題。以往對骨盆骨折採取保守治療,如骨牽引、骨盆懸吊、石膏固定等方法,致殘率較高[1]。骨盆骨折內固定技術發展緩慢,80年代國外才逐漸廣泛應用,國內90年代後期發展迅速,目前對於不穩定性骨盆骨折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已達成共識[2]。

  正確的骨盆骨折分型是確定治療方案的關鍵,目前最常用Tile分類法。Tile根據骨盆的穩定性和損傷部位將骨盆損傷分為穩定、旋轉不穩定和垂直不穩定性損傷3型,並進一步分成亞型。其中TileC型,即垂直不穩定型骨盆骨折,是指前環恥骨聯合分離或恥、坐骨上下支骨折及後環骶骨、髂骨骨折或骶髂關節分離且在垂直方向上有移位的骨盆骨折,是最嚴重的一種型別。

  Tile[3]提出垂直不穩定型骨盆骨折為切開復位內固定的絕對適應證;近來隨著對骨盆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學及損傷機制的研究,越來越多的學者採取更加積極的治療。垂直不穩定骨盆骨折手術治療的目的在於矯正畸形,早期活動,預防晚期骨盆不穩和骨不連線,爭取達到無痛和功能滿意。Matta等[4]在一組療效對比研究中發現,對於骨盆後弓損傷,手術治療的滿意率為96%,明顯優於其他治療,因此主張有移位和不穩定的骨盆骨折採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Korovessis等[5]對74例骨盆不穩定損傷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90%患者放射學檢查獲得滿意結果。

本研究中單純後入路治療組12例,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與擴大髂腹股溝入路組相比療效無明顯差異。但單純後入路組在手術切口、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方面均要優於擴大髂腹股溝入路組。

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對於TileC型骨盆骨折,應用單純後入切開復位內固定後環治療,可達到預期的手術效果,且創傷小、相對安全,是一種可供參考的內固定方法。但由於本組病例資料較少,隨訪時間過短,採用單純後側入路固定後環治療TileC型骨盆骨折的適應症及遠期療效等,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