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周圍器官和佔位病變均可對消化道管壁產生不同程度的壓迫,影像學檢查可發現消化管壁隆起徵象。胃鏡和鋇餐對其鑑別較為困難。小探頭內鏡超聲檢查(miniprob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mEUS)具有操作靈活方便、消化管壁層次結構顯示清晰之優點,對外壓性隆起的診斷具有明顯的優勢。我們對行mEUS檢查的115例上消化道外壓性隆起作回顧分析。
1、 物件和方法
1、1研究物件 2002年5月~2007年8月間行小探頭內鏡超聲檢查的上消化道外壓性隆起患者115例,男54例,女61例,平均年齡51歲(18~82歲)。
1、2儀器和方法 應用PENTEX EG-3840T型雙鉗道電子胃鏡、PENTEX CGI-4000型電凝-注水機、FUJINON-SP-701小探頭超聲系統,探頭頻率7.5 MHz、12MHz和20MHz。用雙鉗道胃鏡先做常規上消化道檢查,明確隆起部位後以一個鉗道注水使病變部位浸入水中,另一鉗道送入超聲小探頭作超聲檢查。
2、 結果
115例上消化道外壓性隆起中,食管35例(30.4%),賁門1例(0.9%),胃74例(64.3%),十二指腸5(4.4%)。生理性改變者98例,佔85.2%,其中脾臟壓迫胃底最多見,共45例,佔39.1%,其他為主動脈壓迫食管19(16.5%),肝臟14例(12.1%),正常膽囊5例(4.4%),氣管4例(3.5%),脊柱4例(3.5%),胰腺3例(2.6%),心臟2例(1.7%),血管壓迫胃底1例(0.9%),腸管1例(0.9%)。病理性改變者17例,佔14.8%,腫大膽囊7例,6.1%;壁外病變壓迫但未侵犯消化管壁8例,佔7.0%,其中2例縱隔結核經抗結核治療1年後複查見食管隆起和縱隔腫塊消失,2例縱隔腫瘤、3例腹腔腫瘤和1例胰腺假性囊腫結合CT或MRI作出診斷;壁外病變壓迫並侵犯消化管壁2例,佔1.7%,食管和胃底分別1例mEUS診斷為固有肌層間質瘤,手術證實為肺癌和腹腔轉移性鱗癌侵犯消化管壁。外壓性隆起的部位及種類見表1。
3、討論
內鏡結合組織活檢能使許多消化道粘膜病變得到明確的診斷,但對於粘膜深層及以下的病變和消化道外臟器或病變壓迫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變,內鏡檢查往往無法作出診斷。mEUS能在內鏡直視下對可疑病變及其周圍進行超聲掃描檢查,從而獲得清晰的超聲影象,對於消化道外器官或病變的外壓性病灶,mEUS可清楚顯示其壓迫部位的管壁層次,並可看到壓迫器官或病變的特徵性影象,能準確鑑別消化道管壁病變和壁外壓迫,是目前診斷消化道壁外壓迫的最好方法[1-4]。
本組115例上消化道外壓性隆起多數為壁周臟器壓迫,食管的外壓性隆起主要為主動脈弓,胃底以脾臟外壓居多,胃竇和十二指腸球部多為膽囊外壓,與文獻報道相似[5,6]。常規胃鏡檢查對本組98例上消化道壁周臟器壓迫均作出準確診斷,其中96例正確判斷壓迫的器官,因此,我們認為對於上消化道壁周臟器壓迫,根據其隆起部位和形態特點,胃鏡檢查通常能作出正確診斷。病理性外壓性隆起多為消化管壁外器官或組織的佔位性病變,對於未侵犯消化管壁的病變,mEUS可顯示其壓迫部位的管壁層次,較易作出外壓性隆起的診斷。對於侵犯消化管壁的病變,應注意與向外生長的消化管壁病變鑑別,本組食管和胃底分別1例mEUS診斷固有肌層間質瘤,手術證實為肺癌和腹腔轉移性鱗癌侵犯消化管壁,原因為腫瘤過大,mEUS無法觀察其全貌而判定其起源於固有肌層。因此,對於mEUS不能觀察全貌的大病變,應採用頻率較低的EUS或結合其他影像檢查確定診斷。另外,對於縱隔和腹腔內佔位病變,還可行細針抽吸(EUS-FNA)、Turcut活檢(EUS-TCB)作細胞學和組織學檢查明確診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