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頭頸外科 副主任醫師 李超

   腮腺腫瘤以多形性腺瘤居多,目前外科治療仍是主要的治療方式。 20世紀時學者們由於對面神經解剖和多形性腺瘤包膜病理特性缺乏瞭解,該病的主要術式為單純腫瘤剜除術,但術後容易導致復發;試圖通過擴大切除的範圍控制複發率,於是包膜外切除術開始運用於臨床,雖然切除了腫瘤的包膜,但是複發率仍未能很好地控制。

  腮腺淺葉切除術和腮腺全切術明顯降低了複發率,但是伴隨著面神經損傷的加重,似乎又矯枉過正。腮腺部分切除術作為新的腮腺手術形式,不但降低了複發率,面神經損傷率,還得到病理學基礎研究證據的支援,是目前較為先進的手術方式。但是在經典的腮腺淺葉切除術與先進的腮腺部分切除術之間仍存在爭議。經過整形學、病理學、基因檢測法等方面探究這兩種手術的優劣均各有差異。本文從腮腺術式的演變歷程探討腮腺術式發展的方向。

  腮腺是唾液腺腫瘤最常見的發病部位,以多形性腺瘤為代表的良性腫瘤發病率最高 [ 1-3 ]。雖然醫療在近幾年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新型抗腫瘤藥物層出不窮,但對於腮腺良性腫瘤,手術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措施。腮腺良性腫瘤的手術方式主要包括早期剜除術,後期包膜外切除術,以及現在常用的腮腺淺葉切除術、全葉切除術和部分切除術。目前對於腮腺良性腫瘤手術方式的選擇以及手術安全切緣範圍等問題國內外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

  1、腮腺腫瘤手術術式的演變

  1823 年 Bernard 首次實施腮腺腫瘤切除術。然後 Bailey 對該術式進行一系列改良 [ 9-11 ] 。腮腺腫瘤切除術至今已經有近190 年曆史。 20世紀由於對面神經解剖和多形性腺瘤包膜病理特性缺乏瞭解,術後引起面癱的發病率較高,該病的主要術式為單純腫瘤剜除術。由於該術式未完整切除腫瘤包膜,術後容易導致復發提出反對單純性腮腺腫瘤剜除術,其原因是雖然剜除術有助於術中較好的保護面神經,但對腮腺腫瘤的根治是遠遠不夠的,對周圍組織進行微觀研究發現此類手術導致了腫瘤組織殘留,可引起復發。

  隨著解剖學的進展,對腮腺及面神經關係結構的瞭解進一步加深,人們開始設想在保持面神經低損傷率的前提下是否能通過擴大切除的範圍來控制腫瘤的復發。1979 年, Gleave 等 [ 16 ] 首次提出對腮腺腫瘤進行包膜外切除,其方法是沿腫瘤的包膜外壁分離切除腫瘤。 Piekarski 等 [ 17 ] 對 98例進行包膜外切除的患者進行隨訪總結髮現,進行包膜外切除的患者術後腫瘤複發率為 8.2% ,該組患者術後面癱的發病率同樣為 8.2%。當時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複發率的控制。 Patey 等 提出腮腺腫瘤的多中心性理論後,有學者認為應該行保留面神經的腮腺腺葉全切以減少術後復發的可能。Orita 等 對行此手術的術後複發率進行統計學研究表明複發率可低至 0.3% ,然而腮腺全切術後暫時性和永久性面神經麻痺的發生率分別是腮腺淺葉切除術的 2.3 倍和 3.0 倍,腮腺全切除術後味覺出汗綜合徵的發生率是腮腺淺葉切除術的 2.7 倍,是腮腺區域切除術的 4.7 倍 。

  隨著面神經解剖的不斷深入及外科技術的成熟,腮腺淺葉切除的併發症大幅降低,而手術療效方面卻被大量的研究 證實,全腮腺切除術式受到了質疑 。此時對於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基礎性研究表明腮腺多形性腺瘤很少多中心性生長 ,這也為腮腺淺葉術式作為腮腺當時的經典術式沿用至今奠定了理論基礎。

  2、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安全邊界研究及腮腺腫瘤術式革新

  近年來隨著患者對生存質量要求不斷提高,許多研究顯示腮腺淺葉切除雖降低腫瘤複發率,但相比包膜外切除卻增加了面神經損傷率、 Frey 綜合徵發生率 。又因腮腺淺葉的徹底切除造成了耳垂下區凹陷影響了患者術後的顏面外觀。因此,如何在減少複發率的基礎上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已經成為目前腮腺腫瘤外科治療研究的熱點。因其併發症顯著,人們開始思考對於腮腺多形性腺瘤這種臨界腫瘤進行腮腺淺葉切除是否矯枉過正。由此,腮腺部分切除術被提出並開始應用於臨床,腮腺淺葉部分切除術為腮腺淺葉切除和腮腺剜除術的折中切除術式,近似於包膜外切除,但切除範圍較包膜外切除術稍寬。

  有研究顯示腮腺淺葉部分切除術可以減低術後併發症,其療效得到肯定。基礎研究方面,通過對多形性腺瘤的連續切片觀察發現腫瘤具有包膜外浸潤和出芽生長的特點,但這種浸潤和出芽距腫瘤包膜均在 1 cm 以內 。本研究組前期研究發現直徑<4 cm 的腮腺多形性腺瘤腫瘤的浸潤和出芽均侷限在包膜,與傳統的手術相比改良術式組在 Frey 綜合徵、耳廓區麻木感、面部外形發生率明顯降低。因而認為直徑的腫瘤行腮腺淺葉切除為腮腺手術的標準術式 [ 29-30 ] 。

      腮腺淺葉部分切除術是目前一種成熟的外科治療腮腺良性腫瘤術式,無論從理論還是臨床術後效果角度均可認為是腮腺淺葉腫瘤的最佳選擇術式。雖然目前也有文獻報道對包膜外切除持支援意見,認為對術後複發率無影響,但根據基礎研究,安全邊界明顯不夠。之所以這些文獻通過對患者的隨訪報道其複發率未增高,考慮主要原因為隨訪的年限不足和新技術的發展降低了複發率。

  3、新技術在腮腺外科治療中的應用

  近年來,各種先進的技術和方法應用於腮腺手術以增加療效和減少術後併發症。

  3.1 螺旋水刀在腮腺手術中的應用

  水刀,顧名思義,以水為刀,利用水的高速切割力切斷周圍組織,不產生熱量是其最大的優點。但巨大的壓力是否會對面神經造成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目前國外只有對動物體的實驗研究 ,我國對這項技術的臨床研究 [ 39 ] 指出與傳統手術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但這種優勢並不明顯。

  3.2 內鏡和顯微鏡輔助下腮腺手術

  微創手術是近年來比較提倡的手術方術,以減少周圍組織損傷,減少併發症為特點。內鏡手術的應用主要是美容需要,使用內鏡輔助進行腮腺淺葉腫瘤手術,美容效果極好,術後無永久性面癱的發生。對於開放性手術,術中放大視野是否可以減少。

  4、 小結

  腮腺淺葉部分切除術目前是眾多學者所推崇的、可靠的手術方式,歷史的演變論證了這一結果。部分切除術切除了比較少的正常組織,術後併發症如面神經功能障礙和 Frey 綜合徵的發生率也明顯的降低,患者生存質量提高。腮腺術後併發症和術後。

  美學看似一個不可調和的問題,學者們努力的在尋找一個平衡點,多個機構聯合進行一個前瞻性隨機性研究實驗可能對決定腮腺腫瘤治療術式的選擇有幫助,但是進行這樣的研究具有太多的阻礙和不可預測因素難以實施。新技術的應用可以明顯的減少腮腺併發症。腮腺淺葉部分切除術作為新型術式,遠期療效還需要更多的研究進行證實。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