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內科 住院醫師 崔志軍

  1、肉眼觀
  多形性腺瘤大小自數毫米直徑至十幾釐米不等。腫瘤多呈圓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或呈分葉或結節狀。腫瘤可有結締組織包膜包繞,但厚薄不一。在同一腫瘤的不同區域,厚薄亦可不同。有的包膜不完整,腫瘤與周圍正常組織相連。剖面根據腫瘤細胞結構不同,可有不同表現:上皮細胞成分較多時,呈實質性,灰白色,質地較硬。黏液樣組織豐富時,質地較軟,並有許多黏液。軟骨樣組織較多時,呈淺藍色,半透明,質地較硬。有時可見大小不一的囊腔,內含無色透明或褐色液體,偶見小片區域出血。腫瘤的包膜與瘤體之間黏著性較差,極易剝脫。採用剜除術時,極易將剝脫的包膜遺留在術區,造成術後復發。複發性腫瘤常呈多灶性,腫瘤體積及數量很不一致,小的僅粟粒大小,可多達數十、上百個。
  2、光鏡所見
  多形性腺瘤的組織結構複雜,同一腫瘤的不同部位,或各個多形性腺瘤之間均有不同的組織像。但構成多形性腺瘤的主要成分為腺上皮細胞、肌上皮細胞、黏液、黏液樣組織及軟骨樣組織,這些組織形成導管樣結構、黏液樣組織及軟骨樣組織、肌上皮片塊等基本結構,有時可見鱗狀化生。根據上皮細胞和基質所佔的比例,可以分為細胞豐富型及間質豐富型。一般而言,細胞豐富型易於發生惡變,幾乎一半以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病例來自細胞豐富型多形性腺瘤。因此,對於此型腫瘤,特別是年齡較大的患者,應警惕惡變的可能。相反,間質豐富型較易復發。

  3、免疫組織化學和電鏡檢查
  在闡明多形性腺瘤的組織發生上有很大意義,特別是確認肌上皮細胞及其作用,但在一般常規診斷上則非必需。多形性腺瘤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中可以呈現細胞角蛋白、S-100蛋白、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肌動蛋白(actin)、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等均呈陽性反應。王潔等對多形性腺瘤中肌上皮細胞的免疫電鏡研究觀察表明,在上皮區內被標記的腫瘤性肌上皮細胞為矮立方形、梭形或多邊形。胞核橢圓形,有凹陷或切跡,核膜較厚,核仁明顯。細胞質內有豐富的遊離核糖體、較多的粗麵內質網和線粒體。這些細胞位於導管周圍或成片存在,彼此間或與腺上皮間以橋粒相連。在黏液樣區域被標記的腫瘤性肌上皮細胞排列稀疏,呈三角形、星形或多邊形,胞核不規則,核膜較厚,核仁明顯,細胞質多突起,突起間彼此以橋粒相連。王潔等明確認為腫瘤性肌上皮細胞是多形性腺瘤主要增生的腫瘤細胞,黏液樣區域部分腫瘤性肌上皮細胞細胞質中富含膠質纖維蛋白和波形蛋白中間絲,具有早期軟骨樣細胞改變。因此,肌上皮細胞在多形性腺瘤的組織發生中起重要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