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副主任醫師 李強

  隨著我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以及人們生活經濟水平提高更加關注生活質量,越來越多的骨關節炎患者來到門診就診。骨關節炎的常見病因包括:年齡的增加、運動過度、肥胖、創傷後遺症等,患者主要抱怨常常是關節的疼痛,活動後加重,或者有關節的冷痛;有的會出現關節的腫脹,活動時有摩擦感或咔咔聲。好發的年齡常見於45歲以上的人群,其中女性患者圍絕經期因激素水平改變更易發病。臨床X光檢查常發現有骨質增生或骨刺的出現,關節下骨硬化,軟骨囊性變等,核磁MRI檢查更全面。臨床上越來越重視關節炎的“金字塔式”治療,具體如下:

  一、關節炎的早期治療(塔基)

  早期骨關節炎的症狀較輕,以健康教育+藥物為主。

  教育患者要改變體育鍛煉方式,較少對承重關節如髖、膝、踝關節的磨損,少爬山、少爬樓、少下蹲、少跑跳、少打太極拳等;關節注意保暖,保暖可以促進關節周圍的血液迴圈,從而改善關節的營養代謝;同時要控制體重,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也是有道理的;

  藥物治療首先從40歲以後要注意適當補鈣,牛奶或者豆漿是不能停的,有關節炎症狀的患者可以使用關節軟骨保護劑,如鹽酸或者硫酸氨基葡萄糖、硫痠軟骨素、雙醋瑞因等,當口服藥物效果不佳時可以使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等;疼痛較重的使用止痛藥物。

  二、關節炎的中期治療(塔身),關節鏡微創治療+藥物

  關節炎進一步加重,出現了“骨刺”脫落形成的遊離體;或者在膝關節,出現了半月板的撕裂;在肩關節,處理了肩峰撞擊等,這時可以採用微創的關節鏡下治療方法,可以作關節的清理,沖洗,骨刺的打磨,增生滑膜的切除,半月板修整等等,術後注射玻璃酸鈉營養、潤滑關節。

  三、關節炎的晚期治療(塔頂),關節置換

  當關節炎到了晚期,出現了關節變形,患者疼痛加重,出現休息痛、夜間痛,行走距離明顯縮短,為了緩解疼痛,提高生活質量,這時不得不考慮選擇關節炎的終極治療方法:關節置換手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