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思考過人為什麼要在晚上睡覺呢?當夜晚降臨的時候,是什麼讓我們維持著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睡眠―覺醒”的生活規律呢?原來我們的大腦中存在著一種叫松果體的腺體,它能分泌和釋放一種神經內分泌激素,叫“褪黑素”。夜晚降臨時褪黑素的分泌開始增多,到午夜時達到頂峰。由於褪黑素髮揮的促進睡眠作用,人們進入了甜蜜的夢想。曙光漸露,黎明到來,褪黑素的分泌減少,人們從睡夢中醒來。它的分泌與光線的強弱有關,在黑暗中褪黑素的分泌量要大大多於在光亮中,所以它與調節人的睡眠有關,這就是為什麼在黑暗中比較容易入睡。
我們基本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那就是你很少聽到小孩子說睡不著,而常常聽到老人抱怨睡不著、早醒,這是什麼原因呢?實際上是因為控制我們睡眠的褪黑素的合成與年齡有關。一般在剛出生的嬰兒體內只能檢出很少量的褪黑素,直到3月齡時分泌量才增加,並呈現較明顯的晝夜節律現象。幼兒的分泌量最高,青春期分泌量略有下降,以後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漸下降,到老年時分泌量逐漸減少,分泌峰值消失。所以老年人更容易出現睡眠障礙。
褪黑素的晝夜波動呈現24小時節律變化,受晝夜明暗週期影響、光線由視網膜經頸上交感神經節和視交叉上核(SCN)傳入,在夜晚時褪黑素合成與釋放增多。白天視網膜感受強光,通過下丘腦抑制視交叉上核的活動,褪黑素合成分泌減少。褪黑素的生物學作用非常廣泛,它的催眠作用機制尚不明確。目前有幾種學說:
1、褪黑素直接發揮強制性的鎮靜催眠作用;
2、褪黑素作用於視交叉上核等部位,通過開啟睡眠的“閘門”而使人容易入睡;
3、褪黑素還能夠通過降低人的體溫和清楚腦中的自由基而誘導睡眠。
科學小貼士:
如果你在家裡辦公或者思考,那麼去院子裡邊晒太陽邊思考吧;如果你在休假,請多計劃一些戶外活動,去感受一下日光浴;如果你醒來了,就請立即開啟窗簾或百葉窗,讓陽光照進來;如果在早上和傍晚你還戴著墨鏡,請摘下來,晒晒太陽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