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內科 主任醫師 王東林

  結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與直腸癌一起統稱為結直腸癌或大腸癌。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已上升至第三位,僅排在肺癌、乳腺癌之後,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結腸癌的發病與遺傳因素、結腸腺瘤、息肉病、慢性炎症、少纖維、高脂肪飲食有關。與直腸癌相比,結腸癌起病較為隱匿,不易早期發現。

  一、臨床表現

  1、大便性狀和習慣改變:可出現腹瀉和便祕,或者兩者交替出現。有時粘液或膿血便,可伴有腹部不適、腹痛、腹脹等症狀。

  2、腹部腫塊。

  3、腸梗阻:可有不全或完全性腸梗阻的表現如陣發性腹痛、腹脹、無大便和肛門排氣。

  4、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消瘦、貧血。

  5、其他晚期表現:如上腹部不適、腹水、骨痛等。

  二、檢查

  1、纖維腸鏡。是結腸癌的主要檢查手段,可通過活檢而明確診斷。

  2、鋇劑灌腸。鋇劑灌腸不能取得病理診斷,可幫助瞭解病變部位。

  3、影像學檢查如B超、CT、MRI檢查,可瞭解腫瘤大小、侵襲、轉移情況。有經濟條件者可行PET-CT檢查。

  4、腫瘤標記物檢查。主要有CEA(癌胚抗原)和CA19-9。是結腸癌的重要參考指標。

  5、其他檢查。如大便常規及大便隱血檢查。

  三、治療

  1、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結腸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主要適用於非晚期的患者(部分孤立肝臟轉移和肺轉移目前也可以手術治療或經過化療後再手術治療)。

  2、化療

  分為術前輔助化療、術後輔助化療和姑息化療。

  (1)術前化療(新輔助化療):是指在手術前進行2-4個週期(療程)的化療,目的是使腫瘤縮小,方便手術切除和減小手術創傷,以及使原來不能手術的病例降低分期到可以手術治療。一般使用氟尿嘧啶加亞葉酸鈣的方案,或者氟尿嘧啶加奧沙利鉑方案。

  (2)術後輔助化療:指手術後殺滅可能殘餘的腫瘤細胞,防止腫瘤的復發和轉移。一般進行6-12個週期(根據方案而定)。一般使用奧沙利鉑加氟尿嘧啶,或者氟尿嘧啶加伊立替康方案。

  (3)姑息化療:晚期不能手術患者或手術後復發轉移的者,目的是延長患者生存期和提供生存質量。療程數根據患者狀況和化療效果而定。可使用氟尿嘧啶加奧沙利鉑、氟尿嘧啶加伊立替康、或希羅達單藥或替吉奧單藥等化療方案。

  3、放療

  分為術後輔助放療和姑息放療。

  術後輔助放療:目的是防止術後復發和專業,提高治癒率。

  姑息放療:目的是緩解症狀、延長生命和提高生存質量。

  4、分子靶向治療

  分子靶向治療是近些年來腫瘤治療領域的新進展,適用於晚期結腸癌和術後復發轉移者,可以單獨使用或與化療聯合應用,可以延長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質量。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可以用於術後輔助治療。常用藥物有西妥昔單抗(愛必妥)和貝伐單抗(阿瓦斯汀)等。

  5、其他治療:

  包括免疫治療、中藥治療等,對結腸癌可能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