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杜昌旺

  一、硬腦膜外血腫臨床表現

  1、外傷史顱蓋部,特別是顳部的直接暴力傷,區域性有傷痕或頭皮血腫,顱骨x線攝片發現骨折線跨過腦膜中動脈溝;或後枕部受傷,有軟組織腫脹、皮下淤血,顱骨x線撮片發現骨折線跨過橫竇;皆應高度重視有硬腦膜外血腫可能。

2、意識障礙血腫本身引起的意識障礙為腦疝所致,通常在傷後數小時至1―2天內發生。由於還受到原發性腦損傷的影響,因此,意識障礙的型別可有三種:

①當原發性腦損傷很輕(腦震盪或輕度腦挫裂),最初的昏迷時間很短,而血腫的形成又不是太迅速時,則在最初的昏迷與腦疝的昏迷之間有一段意識清楚時間,大多為數小時或稍長,超過24小時者甚少,稱為“中間清醒期”;

②如果原發性腦損傷較重或血腫形成較迅速,則見不到中間清醒期,可有“意識好轉期”,未及清醒卻又加重,也可表現為持續進行性加重的意識障礙;

③少數血腫是在無原發性腦損傷或腦挫裂傷甚為侷限的情況下發生,早期無意識障礙,只在血腫引起腦疝時才出現意識障礙。大多數傷員在進入腦疝昏迷之前,已先有頭痛、嘔吐、煩躁不安或淡漠、嗜睡、定向不準、遺尿等表現,此時已足以提示腦疝發生。

  3、瞳孔改變小腦幕切跡疝早期患側動眼神經因牽址受到刺激,患側瞳孔可先縮小,對光反應遲鈍;隨著動眼神經和中腦受壓,該側瞳孔旋即表現進行性擴大、對光反應消失、瞼下垂以及對側瞳孔亦隨之擴大。應區別於單純前顱窩骨折所致的原發性動眼神經損傷,其瞳孔散大在受傷當時已出現,無進行性惡化表現。視神經受損的瞳孔散大,有間接對光反應存在。

  4、錐體束徵早期出現的一側肢體肌力減退,如無進行性加重表現,可能是腦挫裂傷的局灶體徵;如果是稍晚出現或早期出現而有進行性加重,則應考慮為血腫引起腦疝或血腫壓迫運動區所致。去大腦強直為腦疝晚期表現。

  5、生命體徵常為進行性的血壓升高、心率減慢和體溫升高。由於顳區的血腫大都先經歷小腦幕切跡疝,然後合併枕骨大孔疝,故嚴重的呼吸迴圈障礙常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意識障礙和瞳孔改變後才發生;額區或枕區的血腫則可不經歷小腦幕切跡疝而直接發生枕骨大孔疝,可表現為一旦有了意識障礙,瞳孔變化和呼吸驟停幾乎是同時發生。

  二、硬腦膜下血腫

  硬腦膜下血腫是指出血積聚於硬腦膜下腔。是顱內血腫中最常見者,常呈多發性或與別種血腫合併發生。

  (一)急性硬腦膜下血腫臨床表現 

由於多數有腦挫裂傷及繼發的腦水腫同時存在,故病情一般多較重。如腦挫裂傷較重或血腫形成速度較快、則腦挫裂傷的昏迷和血腫所致腦疝的昏迷相重疊,表現為意識障礙進行性加深,無中間清醒期或意識好轉期表現。顱內壓增高與腦疝的其他徵象也多在1~3天內進行性加重,單憑臨床表現難以與其他急性顱內血腫相區別。

如腦挫裂傷相對較輕,血腫形成速度較慢,則可有意識好轉期存在,其顱內壓增高與腦疝的徵象可在受傷72小時以後出現,屬於亞急性型,此類血腫與腦挫裂傷的繼發性腦水腫很難從臨床表現上作出區別。少數不伴有腦挫裂傷的單純性硬腦膜下血腫,其意識障礙過程可與硬腦膜外血腫相似,有中間清醒期,唯因其為橋靜脈出血,中間清醒期可較長。

  (二)慢性硬膜下血腫臨床表現

  1、慢性顱內壓增高症狀如頭痛、噁心、嘔吐和視乳頭水腫等。

  2、血腫壓迫所致的局灶症狀和體徵如輕偏癱、失語和侷限性癲癇等。

  3、腦萎縮、腦供血不全症狀如智力障礙、精神失常和記憶力減退等。本病易誤診為神經官能症、老年性痴呆、高血壓腦病、腦血管意外或顱內腫瘤等。中老年人,不論有無頭部外傷史,如有上述臨床表現時,應想到本病可能。

  三、腦內血腫

  臨床表現以進行性意識障礙加重為主,與急性硬腦膜下血腫甚相似。其意識障礙過程受原發性腦損傷程度和血腫形成的速度影響,由凹陷骨折所致者,可能有中間清醒期。

  四、腦室內出血與血腫

  病情常較複雜嚴重,除了有原發性腦損傷、腦水腫及顱內其他血腫的臨床表現外,腦室內血腫可堵塞腦脊液迴圈通路發生腦積水,引起急性顱內壓增高,使意識障礙更加嚴重;腦室受血液刺激可引起高熱等反應,一般缺乏局灶症狀或體徵。五、遲發性外傷性顱內血腫遲發性外傷性顱內血腫指傷後首次CT檢查時無血腫,而在以後的CT檢查中發現了血腫,或在原無血腫的部位發現了新的血腫,此種現象可見於各種外傷性顱內血腫。臨床表現為傷後經歷了一段病情穩定期後,出現進行性意識障礙加重等顱內壓增高的表現,確診須依靠多次CT檢查的對比。遲發性血腫常見於傷後24小時內,而6小時內的發生率較高,14小時後較少。

  一、硬腦膜外血腫

形成機制與顱骨損傷有密切關係,骨折或顱骨的短暫變形撕破位於骨溝內的硬腦膜動脈或靜脈竇引起出血,或骨折的板障出血。血液積聚於顱骨與硬腦膜之間,在硬腦膜與顱骨分離過程中,可又撕破一些小血管,使血腫更加增大。由於顱蓋部的硬腦膜與顱骨附著較鬆,易於分離,顱底部硬腦膜與顱骨附著較緊,所以硬腦膜外血腫一般多見於顱蓋部。引起顱內壓增高與腦疝所需的出血量,可因出血速度、代償機能、原發性腦損傷的輕重等而異,一般成人幕上達20ml以上,幕下達10ml時,即有可能引起,絕大多數週急性型。

出血來源以腦膜中動脈最常見,其主幹或前支的出血速度快,可在6―12小時或更短時間內出現症狀;少數由靜脈竇或板障出血形成的血腫出現症狀可較遲,可表現為亞急性或慢性型。直腫最常發生於顳區,多數為單個血腫,少數可為多個,位於一側或兩側大腦半球,或位於小腦幕上下。臨床表現與診斷

  1、外傷史顱蓋部,特別是顳部的直接暴力傷,區域性有傷痕或頭皮血腫,顱骨x線攝片發現骨折線跨過腦膜中動脈溝;或後枕部受傷,有軟組織腫脹、皮下淤血,顱骨x線撮片發現骨折線跨過橫竇;皆應高度重視有硬腦膜外血腫可能。

2、意識障礙血腫本身引起的意識障礙為腦疝所致,通常在傷後數小時至1―2天內發生。由於還受到原發性腦損傷的影響,因此,意識障礙的型別可有三種:

①當原發性腦損傷很輕(腦震盪或輕度腦挫裂傷),最初的昏迷時間很短,而血腫的形成又不是太迅速時,則在最初的昏迷與腦疝的昏迷之間有一段意識清楚時間,大多為數小時或稍長,超過24小時者甚少,稱為“中間清醒期”;

②如果原發性腦損傷較重或血腫形成較迅速,則見不到中間清醒期,可有“意識好轉期”,未及清醒卻又加重,也可表現為持續進行性加重的意識障礙;

③少數血腫是在無原發性腦損傷或腦挫裂傷甚為侷限的情況下發生,早期無意識障礙,只在血腫引起腦疝時才出現意識障礙。大多數傷員在進入腦疝昏迷之前,已先有頭痛、嘔吐、煩躁不安或淡漠、嗜睡、定向不準、遺尿等表現,此時已足以提示腦疝發生。

  3、瞳孔改變小腦幕切跡疝早期患側動眼神經因牽址受到刺激,患側瞳孔可先縮小,對光反應遲鈍;隨著動眼神經和中腦受壓,該側瞳孔旋即表現進行性擴大、對光反應消失、瞼下垂以及對側瞳孔亦隨之擴大。應區別於單純前顱窩骨折所致的原發性動眼神經損傷,其瞳孔散大在受傷當時已出現,無進行性惡化表現。視神經受損的瞳孔散大,有間接對光反應存在。

  4、錐體束徵早期出現的一側肢體肌力減退,如無進行性加重表現,可能是腦挫裂傷的局灶體徵;如果是稍晚出現或早期出現而有進行性加重,則應考慮為血腫引起腦疝或血腫壓迫運動區所致。去大腦強直為腦疝晚期表現。

  5、生命體徵常為進行性的血壓升高、心率減慢和體溫升高。由於顳區的血腫大都先經歷小腦幕切跡疝,然後合併枕骨大孔疝,故嚴重的呼吸迴圈障礙常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意識障礙和瞳孔改變後才發生;額區或枕區的血腫則可不經歷小腦幕切跡疝而直接發生枕骨大孔疝,可表現為一旦有了意識障礙,瞳孔變化和呼吸驟停幾乎是同時發生。CT檢查:若發現顱骨內板與腦表面之間有雙凸鏡形或弓形密度增高影,可有助於確診。CT檢查還可明確定位、計算出血量、瞭解腦室受壓及中線結構移位以及腦挫裂傷、腦水、多個或多種血腫並存等情況。

  二、硬腦膜下血腫

  硬腦膜下血腫是指出血積聚於硬腦膜下腔。是顱內血腫中最常見者,常呈多發性或與別種血腫合併發生。

  (一)急性硬腦膜

下血腫急性硬腦膜下直腫根據其是否伴有腦挫裂傷面分為複合性血腫和單純性血腫。複合性血腫的出血來源可為腦挫裂傷所致的皮層動脈或靜脈破裂,也可由腦內血腫穿破皮層流到硬腦膜下腔。此類血腫大多由對衝性腦挫裂傷所致,好發於顫極、顆極及其底面。單純性血腫較少見,為橋靜脈損傷所致,此類血腫可不伴有腦挫裂傷,血腫較廣泛地覆蓋於大腦半球表面。

臨床表現與診斷 

由於多數有腦挫裂傷及繼發的腦水腫同時存在,故病情一般多較重。如腦挫裂傷較重或血腫形成速度較快、則腦挫裂傷的昏迷和血腫所致腦疝的昏迷相重疊,表現為意識障礙進行性加深,無中間清醒期或意識好轉期表現。顱內壓增高與腦疝的其他徵象也多在1~3天內進行性加重,單憑臨床表現難以與其他急性顱內血腫相區別。

如腦挫裂傷相對較輕,血腫形成速度較慢,則可有意識好轉期存在,其顱內壓增高與腦疝的徵象可在受傷72小時以後出現,屬於亞急性型,此類血腫與腦挫裂傷的繼發性腦水腫很難從臨床表現上作出區別。少數不伴有腦挫裂傷的單純性硬腦膜下血腫,其意識障礙過程可與硬腦膜外血腫相似,有中間清醒期,唯因其為橋靜脈出血,中間清醒期可較長。CT檢查:顱骨內板與腦表面之間出現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可有助於確診。

(二)慢性硬膜下血腫

可能為相對獨立於顱腦損傷之外的疾病,其出血來源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好發於50歲以上老人,僅有輕微頭部外傷或沒有外傷史,有的病人本身尚患有血管性或出血性疾病。血腫可發生於一側或雙側,大多覆蓋於顳額部大腦表面,介於硬腦膜和蛛網膜之間,形成完整包膜。血腫增大緩慢,一般在2、3周後,由於腦的直接受壓和顱內壓增高兩種原因引起臨床病象。關於出血原因,可能與老年性腦萎縮的顱內空間相對增大有關,遇到輕微慣性力作用時,腦與顱骨產生相對運動,使進入上矢狀竇的橋靜脈撕裂出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