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國醫館 主任醫師 郭小平

  養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篇。即保養生命之意。《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欲度百歲,必談養生,養生應該從胚胎――零歲開始,直至壽終正寢為止。

  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養生重點

  孕前-嬰幼期:《類經》:“凡寡慾而得之男女,貴而壽,多欲而得之男女,濁而夭”。告誡為人父母者生命出生之前常為一生壽夭強弱的決定性時期,應當高度重視節慾節飲,以保全精血,造福後代。兒胎時,日月未滿,陰陽未備,臟腑骨節未“全”,稟質未定,倘若孕婦衣食住行合乎衛生,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均適寒溫,不妄作勞,動靜合宜,調養有方,保證身心健康,胎兒就能“逐物變化”,對胎兒的生長、發育、胎養、胎教就有著積極的作用。出生之後,嬰幼兒的養生全靠父母調養,若調養有方,嬰幼兒身心發育自能康泰。

  青少年期:《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指出:“人慾抗禦早衰,盡終天年,應從小入手,荀能注重攝養,可收防微杜漸之功”。根據少年的生理特點,提出“其治之之道,節飲食,適寒暑,宜防微杜漸,用養性之藥,以全其真”。張景嶽主張小兒多要補腎,通過後天作用補先天不足。

  中年期:人到中年,多事之秋,養生更應注意,這樣可延長中年期,推遲衰老的到來。保全真元對中年健壯,有重要意義。人的成年時期是一生中的興旺階段,據此特點,劉完素認為:“其治之之道,辨八邪,分勞佚,宜治病之藥,當減其毒,以全其真”。這種“減毒”預防傷正思想,對於抗禦早衰具有很要作用。張景嶽更強調指出:“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尚餘強半”。通過中年的調理修整,為進入老年期做好準備。

  老年期:人到老年,生理功能開始衰退。故劉完素指出:“其治之之道順神養精,調腑和髒,行內恤外護”,旨在內養精、氣、神,外避六淫之邪,保其正氣,濟其衰弱。對於高齡之人,可視其陰陽氣血之虛實,有針對性地採取保健措施。老年人生理功能日趨老化,故應性情開朗,虛懷若谷,堅持運動,生活自理,老有所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終生保養,享盡天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