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任醫師 王贊利

  人類的一切生活,其實都是心理生活”。 從哲學意義上講,世界上最奢侈的東西就是時間。 但如果一定有這樣一個命題:什麼比時間更珍貴,那就是快樂。 我們知道佛教追求的境界...

  隨著社會的加速發展和競爭的日趨加劇,職業女性在發展的機遇面前也同時面臨著挑戰。職業女性是社會和家庭的中堅力量,既是單位的骨幹又是家庭的棟樑,她們要參與社會工作,還要照顧老人撫育子女,無論在社會還是在家庭都處於承上啟下的角色,她們每天在為事業、家庭、子女而奔波的同時,還要在上下級、同事、姻親等等縱橫交錯的人際關係中角逐,是最繁忙最勞碌的人群。於是心理健康狀況不佳日益成為目前困擾職業女性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的職業女性處於亞健康狀態,由於女性的生理特徵及社會環境因素,使女性成為心理疾病及心理因素相關疾病的易患群體。據統計,慢性疲勞綜合症患者女性明顯多於男性,近年來發病迅速增多的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疑病症、軀體形式障礙等等多種神經症的患病率,女性明顯高於男性,如焦慮症患病率女性就是男性的2倍以上。

  一、在職業女性中作為醫護人員,由於職業的特殊性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壓力,一些調查結果顯示:醫護人群中存在著較普遍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身心疲憊:90%以上的被調查者感到身心疲憊,特殊的職業環境造成的高緊張度、高風險度、高責任度無疑是其主要成因。眾所周知,醫護人員由於職業的特點,不僅在崗時要保持高度緊張,而且下班後也不得不常常處於一種緊張狀態,如術前要考慮病人的手術方案和術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補救措施,術後要牽掛病人的反應和併發症,每天數十種幾百片藥物的查對,終年無定時的緊急情況召喚,睡眠質量差,常年沒有完全的精神放鬆,是導致醫護人員心身交瘁的主要原因。

  2、壓抑感:醫護人員常年工作在相對“惡劣”的環境中,護理人員常年目睹的是血、尿、糞、膿,耳聞的是呻吟、哭訴,每日交往的人群是心理和生理雙重受損的病人,這種特殊的職業工作環境和不良情景因素的長期刺激,成為威脅醫護人員心身健康的潛在的危險因素。

  3、強迫傾向:從心理衛生角度看“強迫症”是一種疾病狀態,但由於醫護人員的職業責任“人命關天”的理念,操作規程的“強制性”特點,專業“查對”制度的嚴格性,使醫護人員尤其是護理人員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強迫觀念,以至“強迫傾向”在部分醫務人員中有所表現。

  二、職業女性除了工作以外,在家庭中還要充當非常重要的角色,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婚姻、子女教育等問題。婚姻方面:

  戀愛中的女孩。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齡就進入戀愛階段,樹立正確地戀愛觀是關係到今後生活是否幸福的關鍵。如今“80後”的獨生子女正在或者已經進入婚戀年齡,這代人有著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戀人之間的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對未來生活的心理準備就顯得尤為重要。萬一失戀又該怎樣儘快走出陰影,重新面對生活,都是擺在女孩子面前的重要問題。

  婚姻中的女性。當一個女孩步入結婚的殿堂,就意味著完成了一次人生的蛻變,從此以後她就不僅僅是享受人生的權利,更多的是責任和義務。不僅僅是面對自己的愛人,還有他的家庭和他的社會關係,雙方零距離的接觸,會讓過去沒有發現的缺點暴露無遺,此時可能會有失落、無奈甚至氣憤,從而影響夫妻感情,因此婚姻需要經營,才能使婚後的生活仍然幸福依舊。子女教育方面:

  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家長負有責任,這必然會給家長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女性往往是對子女進行教育的主要承擔者和實施者,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總認為在孩子的問題上考慮得越周到,做得越仔細越好。因此有意無意地對子女以過分關注並因此產生過度焦慮。過度焦慮就是對子女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可能造成傷害的細節,都表現出不必要的擔心,家長的過度焦慮必然表現為行為上的過度保護、過分干涉和包辦,過度焦慮導致對子女的高度關注,也會造成子女自我重要感過強,獨立能力差,這種過度焦慮不僅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對子女的心理健康也有明顯的負作用,影響子女個性形成,這樣的孩子往往內心孤寂,缺乏熱情,最終形成閉鎖狹隘、冷漠自私的個性。

  三、如何緩解壓力

  輕度的壓力可刺激機體處於緊張狀態,當機體面臨激烈競爭或長期處於壓力狀態時,會產生許多不良反應,這些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在生理方面產生諸如心率增快、血壓升高、免疫力降低等;在心理方面產生焦慮、抑鬱、軀體化等。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理狀態,就會出現沮喪、麻木、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現象,身體上產生疲憊不堪的感覺,使機體出現多系統平衡失調,表現為亞健康狀態及慢性疲勞綜合徵,甚至可導致多種心身疾病的發生。

  如何解壓?

  (1)要學會自我調適,所謂調適就是“和順舒適。”

  同樣性質、同樣大小的刺激對個體的作用呈現出程度差異,有些人產生嚴重的健康問題,有些人出現較輕的適應困難,還有些人則安然無恙。這提示我們,個體的心理健康不僅與社會心理刺激的強度有關,同時還受許多其他心理中介因素的調節和影響,例如個人素質、社會支援、應對策略以及控制感等。

  另外要有一顆平常心、一顆感恩的心,不要總是抱怨命運的不公平,生活虧欠自己太多,生活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要看到身邊還有許多不如自己的人,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沒有災難、沒有戰爭、沒有瘟疫、沒有妻離子散,這就是幸福。正是因為沒有這些災難,我們可以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可以去試圖改變自己的生活,可以去欣賞人間的風情萬種、美麗風光。

  (2)以正確心態積極面對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處世觀,把壓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好抗壓的心理準備。大家都知道,電腦如果不及時清理垃圾文件和病毒,就會執行很慢,會出現許多問題。以正確心態積極面對,就是要求自己及時刪除垃圾文件,及時查殺病毒(不良資訊,不良情緒)。要善於自省,對他人寬容,多付出,善於利用時間等等。如果心態積極了,你的記憶體和硬碟就不會有問題,你做什麼事情都能踏實入局,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

  (3)加強情緒鍛鍊

  注意情緒鍛鍊,就要求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突如其來的困難和壓力,不要驚慌失措,要靜下心來,保持冷靜的思考和穩定的情緒,客觀地做出分析和判斷,找出解決問題、緩解壓力的辦法。不要過於計較個人的得失,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而動輒發火;要學會剋制憤怒,消除怨恨,建立和保持和睦的家庭生活和友好的人際關係,同時也要學會適當地發洩和積極地轉移情緒。

  (4)有自知之明

  要確立切實可行的目標定向,把所有事情儘量進行全面安排,分清輕重緩急。切忌由於自我期望過高,無法實現而導致心理壓力,正確估計自己的能力與水平,遇事要盡力而為,適可而止,不要好勝逞能而去做力不從心的事,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5)學會分解壓力

  要學會適度卸減壓力,積極尋求支援,要相信家人和朋友、同事,不要事事親歷親為,而是要發動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

  下面介紹一些具體的減壓方法:

  要多方面培養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如書法、繪畫、集郵、養花、下棋、聽音樂、跳舞、打太極拳等,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1、運用言語和想象放鬆。通過想象,訓練思維“遊逛”,如“藍天白雲下,我坐在平坦綠茵的草地上”,“我舒適地泡在浴缸裡,聽著優美的輕音樂”,在短時間內放鬆、休息,恢復精力,讓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會覺得安詳、寧靜與平和。

  2、戶外活動最能減壓。多參加爬山、春遊等戶外活動。

  3、想哭就哭。醫學心理學家認為,哭能緩解壓力。心理學家曾給一些成年人測驗血壓,然後按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編成二組,分別詢問他們是否哭泣過,結果87%的血壓正常的人都說他們偶爾有過哭泣,而那些高血壓患者卻大多數回答說從不流淚。由此看來,讓人類情感抒發出來要比深深埋在心裡有益得多。

  4、一讀解千愁。在書的世界遨遊時,一切憂愁悲傷便付諸腦後,煙消雲散。讀書可以使一個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變得心胸開闊,氣量豁達,不懼壓力。

  5、擁抱大樹。在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園裡,每天早晨都會看到不少人擁抱大樹。這是他們用來減輕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據稱:擁抱大樹可以釋放體內的快樂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與之對立的腎上腺素,即壓抑激素則消失。

  6、運動消氣。法國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行業:運動消氣中心。中心均有專業教練指導,教人們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頭,捶沙發等,做一種運動量頗大的“減壓消氣操”。在這些運動中心,上下左右皆鋪滿了海綿,任人摸爬滾打,縱橫馳騁。

  7、嗅嗅香橙。國外的研究橙發出的氣味有利於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橙的氣味僅僅有助於女性克服緊張情緒,對男性的作用卻不大。橙發出的氣味能通過嗅覺神經,刺激或平伏人類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細胞,對舒緩神經緊張心理壓力很有效果。

  8、吃零食。吃零食的目的並不在於僅僅滿足於肚子的飢餓需要,而在於對緊張的緩解和內心衝突的消除。

  9、穿上稱心的舊衣服。穿上一條平時心愛的舊褲子,再套一件寬鬆衫,你的心理壓力不知不覺就會減輕。因為穿了很久的衣服會使人回憶起某一特定時空的感受,並深深地沉浸在緬懷過去如夢般的生活眷戀中,人的情緒也為之高漲起來。

  10、養寵物益身心。一項心理學試驗顯示,當精神緊張的人在觀賞自養的金魚或熱帶魚在魚缸中姿勢優雅地翩翩起舞時,往往會無意識地進入“寵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壓力也大為減輕。

  11、泡熱水澡。水溫高約在37℃到39℃左右的熱水澡,可有效地放鬆繃緊的肌肉與神經。

  12、及時宣洩。找人傾訴,向家人、朋友或心理醫生訴說。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