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為:健康不僅是沒有軀體疾病,而且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的良好狀態,也就是說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健康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皆健全。從中不難看出,心理健康是人們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哪麼怎樣才是心理健康?
大多數人認為軀體疾病不僅能夠看得見,感受得到,而且大多能被實驗室或影像學檢查能夠查出來;但心理健康不僅看不到,而且不能被儀器客觀地檢查出來,事實上,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長期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以及近期其行為思維、思維、情感、意志和行為的變化都能夠看到這個人心理健康與否,同時現代心理心理測量的發展也讓心理疾病的檢測成為事實。因此,可以說心理健康是看得見的,那麼心理健康又有那些標誌可以供我們參照呢?
1、個人的的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1968年提出了他的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可以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的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認為:無論從種族發展,還是從個體發展的角度來看,層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強,它們能否得到滿足直接關係到個體的生存,因而較低層次的需要又被稱為人類的基本需要。只有當較低的需要滿足後,較高層次的需要才能出現。
換言之,只有當人們對食物、空氣、水、性和休息(包括睡眠和居住的場所)的需要得到保證後,才產生對生命財產、秩序、穩定以及免除恐懼和焦慮的需要。否則,如果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失學無業、每天生活在被別人追殺打罵的日子裡,人恐怕活得心裡很苦,談不上愉快健康。不過,到了另一個極端,整天錦衣玉食、香車寶馬、美女如雲、天天吃大餐,是否就幸福愉到了雲端呢?
不盡然,幾乎所有的幸福感調查都有一個結論:幸福感與財富的關係成倒的U字型,也就是說,很窮的人不幸福,因為基本生存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極其富有的人也不幸福,因為到那時維持現狀壓力極大,怕綁架,怕個人的隱私受侵害、諸多情人之間的爭風吃醋等等,最幸福的是中間那一部分,基本生活條件不錯,又沒有太大的壓力和苦惱。所以,保持在中間狀態是明智之舉,是在錢太多了就做慈善事業,這樣自己幸福,別人也能得到了溫暖,不過在中國做慈善事業苦惱並不少。
2、保持人格的相對完整和情緒的相對穩定性:由各種心理特徵構成的人格結構是比較穩定的,人格這個東西儘管我們不能直接看到它,但它卻用行為告訴了大家,它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是一貫的,是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
人格的穩定性並不是說他不會發生變化,實際上隨著社會生活條件的變化和一個人的發育成熟以及人生閱歷的累積,人格特點也會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人都有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緒體驗,不愉快的情緒必須釋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否則不愉快的情緒釋放不出來,越積越多,時間一長,必然產生心理問題。
情緒的發洩要適當,可以大聲喊叫,可以哭泣,可以大醉一場,也可以去進行劇烈的體育運動,但前提是不能傷害到他人,否則問題沒有解決,又加劇了人際矛盾,又會產生新的煩惱。另一種情況是:如果一個人在大多數情況下性情溫順、熱心助人,又因為一些小事而大發脾氣,如此反覆,不僅自己痛苦,心情不爽,他人也會對其敬而遠之。
3、與外界環境保持適當接觸並保持一定的學習能力: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變化迅速,如果你幾周或1個月不讀書、不看報、不上網,那麼你連存款的優劣、柴米油鹽的價格、房價的漲跌等資訊等都不知道了、看不懂了,更不用說什麼“浮雲”“鳳凰男、孔雀女”“潘俊薄澳HOLD住她嗎?”
“賣萌”等新鮮語句你都聽不懂了,也就不會跟年輕人交流了。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來說,醫學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如果你自認為經驗讓你吃完下半生就不學習了,那麼你就就大錯特錯了,年輕醫生通過網路、雜誌、購新書等學習方式,沒準幾年後就超過了你,到時你會悔之晚矣的!但惰性一但形成,即使如此,你也不想改變自己了。
4、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是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直接的心理上得關係。在中國只要睜開眼,碰頭碰面的全是人,想躲都躲不開。當今社會,想做一件事情,僅憑一己之力往往力不從心,必須通過朋友的幫助才能完成,因此在某一群體之中,搞好人際關係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否則只怕一天好日子也沒法過。
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往往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許多人說起人際關係就很頭痛,好像高深莫測學不會。其實世上不少事情遵循簡單的原則即可處理得很順利。沒有直接的接觸和交往不會產生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一經建立,一定會被人們直接體驗到,要想持久地保持這種關係就必須經常的接觸。
首先是相互性原則,人際關係的基礎是彼此間的相互重視與支援。任何個體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接納他人。相互性就是喜歡的前提。有的時候,人際交往則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交換的原則是:個體期待人際交往對自己是有價值的,即在交往的過程中的得大於失,至少等於失,也就是說這種交往是雙方根據自己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結果。其三自我保護原則:對肯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個體對其認同和接納,並反投以肯定和支援;而對否定自我價值的他人則予以疏遠。
總之樂於與人交往,既有穩定而廣泛的人際關係,又有知己得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觀評價別人,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寬以待人,樂於助人等。
5、人要有自知之明:所謂的自知之明,就是一個人充分了解自己的各種優劣特點、能力和社會地位等並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且有與之相適應的言語和行為。自知之明,在精神病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等同於自制力或內省力或病識。
大家都知道,有精神疾病的人,如果沒有自制力或不承認自己有精神疾病,對病中的異常言行沒有正確的認識和批判能力,而又拒絕治療者都歸屬於重型精神病,簡單地說:這部分人沒有自知之明(同時自制力的恢復又是醫生判斷精神疾病康復的重要指標之一),反之則被診斷為輕型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各種神經官能症和絕大多數的抑鬱症即歸於此)。由此,我們就不難看出自知之明對一個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個體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了?
充分了解自己並不容易做到。連蘇格拉底都把“瞭解自己”作為非常重要的事情說。不過,只要從心裡承認人都有缺點、都有優點、都不完美,我們也不能免俗,恐怕就能客觀、真實得多。可以這樣想,我肯定有缺點,但我肯定還有相當多的長處。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你會不會揚長避短,出了問題後不是一味地找別人的茬,重要的是先從自身找起,可怕的是我們在找原因時習慣於把自己的問題無限地縮小或忽略掉,把別人的缺點無限地放大或問題就是對方造成的,自己問心無愧。隨便把世上的任何一個人放到我們的面前,哪怕是一個乞丐,我們都能找出不如他的地方,哪怕是一點點。乞丐真正看的開、放的下,把看似複雜的生活作了最大程度的簡化,除了每天填飽肚子,落的無事一身輕,而我們則為工作、學習、交友、職稱/職務的晉升、父母、子女等忙忙碌碌,這也就是大約1/4的人還得時不時的用點安眠藥才能睡眠的原因吧。
當然了,心理健康的標誌不僅僅於此,生活目標切合實際、適時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遵守社會道德和法律法規以及適當地把過去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刪除掉等也很重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