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分泌科 主治醫師 陳鶴鳴

  人體血糖的來源分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內源性主要是靠自身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即由蛋白質、遊離脂肪酸等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它是空腹血糖的主要來源;外源性主要來自人體消化吸收的食物,它是餐後血糖的主要來源。血糖的主要作用是分解產能滿足機體代謝所需,多餘的葡萄糖則在肝臟和腎臟以糖原的形式儲存起來。如果某些原因造成血糖來源不足和(或)利用過度,便會出現低血糖。

  病因

  正常情況下,空腹血糖波動在3.9~6.1mmol/L之間,餐後2小時血糖略高,但一般不超過7.8mmol/L。相對恆定的血糖值對於保證大腦的供能,維持腦組織的正常活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低血糖的病因很多,其中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是 “藥源性低血糖”。主要是由於患者沒能協調好藥物、飲食和運動三者的關係所致。

  常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1、降糖藥物應用不當

  主要見於:

  ①降糖藥物(包括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使用劑量過大;

  ②未能隨病情好轉及時調整降糖藥物的劑量;

  ③當由動物胰島素換用人胰島素時,沒有相應下調胰島素用量;

  ④預混胰島素治療時胰島素比例不當;

  ⑤注射胰島素後未按時進餐;

  ⑥進食量減少或者運動量增加但沒相應減少用藥劑量。在各種降糖藥物中,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最常見也最嚴重(特別是在接受強化治療的患者中);其次是以優降糖為代表的磺脲類藥物。其他各類降糖藥(如α-糖苷酶抑制劑、雙胍類)單獨應用時一般不會引起低血糖,但與胰島素或磺脲類藥物聯用時同樣會引起低血糖。

  2、飲食不合理

  主要見於:

  ①飲食控制太嚴,進食量不足;

  ②進食無規律,不定時定量;

  ③忽視兩餐之間及睡前的加餐;

  ④用藥後進餐延遲或沒進餐;

  ⑤運動量增加而沒及時加餐;等等。

  3、運動安排不當

  晨起空腹運動、運動強度過大、運動時間太長,等等,均可導致病人出現低血糖。

  4、反應性低血糖

  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由於早時相胰島素分泌延遲,使得胰島素的分泌和血糖變化不同步。血糖高峰時,胰島素未達到高峰,當血糖逐漸下降時,胰島素分泌卻達高峰,致使患者餐後4~5小時(即下一餐前)出現低血糖。

  危害

  短期、輕度的低血糖只會使患者產生飢餓、心慌、出冷汗、乏力、顫抖等身體不適感,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的傷害。但嚴重(或長期)低血糖會對人體產生較大的危害,主要表現如下:

  1、低血糖反覆發作會導致病情失控。因為低血糖時,體內的各種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導致低血糖後出現反跳性高血糖(蘇木傑反應),從而造成血糖顯著波動。

  2、頻發低血糖所帶來的不適會增加患者的恐懼感,有些患者甚至因此拒絕治療。

  3、低血糖可造成嚴重腦損害。腦組織的能量代謝全部依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能,而腦組織本身儲存的葡萄糖非常有限,

  僅夠維持5~10分鐘的腦細胞供能。因此,當發生低血糖時,血液中的葡萄糖減少,當然進入腦組織的葡萄糖也就減少了,這種情況下腦組織非常容易受傷害。長期慢性低血糖可使病人注意力渙散,性格行為反常,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甚至痴呆;而急性嚴重低血糖可導致精神錯亂、抽搐驚厥、昏迷甚至死亡。

  4、低血糖可誘發嚴重心血管事件,增加患者死亡率。低血糖可以刺激交感神經,導致心律失常,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增加心血管事件(如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腦卒中)的發生率及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5、嚴重低血糖可以致死。一般來說,輕度低血糖症可僅僅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症狀。隨著病情加重,患者會逐漸出現不同程度的腦功能紊亂症狀。

  交感神經興奮症狀:主要表現為心慌、出冷汗、面色蒼白、肌軟無力、四肢顫抖、飢餓感、頭暈、噁心等。

  神經缺糖症狀:

  患者可出現各種精神異常的表現,如注意力渙散、反應遲鈍、胡言亂語、答非所問、興奮躁動、行為異常、神志恍惚、幻覺、嗜睡等,此時常被誤認為精神病而貽誤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