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肺病科 主任醫師 陳憲海

  每個人都有過咳嗽的經歷,許多人認為咳嗽只是小毛病,覺得可能是著涼了,多加點衣服、吃點藥也就挺過去了。

  一些醫生在臨床上遇到咳嗽病人,也往往只考慮呼吸系統疾病,據廣州呼吸病研究所調查:64% 的慢性咳嗽患者曾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炎”,平均誤診時間為 5年,最長者達 20年以上。許多病人常年經受慢性咳嗽的困擾,反覆使用各種檢查,用盡了各種抗生素,仍然治療無效,造成極大的醫療資浪費,同時帶給病人身體的痛苦和經濟上的壓力。

  大量難以治癒的咳嗽患者也長期困惑著臨床醫師。由於咳嗽而帶來的危害以及咳嗽的複雜病因,正逐漸被關注。繼美國、歐洲和日本之後,中國製定的第一部《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草案)》於2005年11月正式釋出。指南既反映了目前咳嗽診治研究的最新進展,又有比較鮮明的中國特色,指南一經發布,即受到國內專家和同行的廣泛關注。

  事實上,咳嗽涉及呼吸系統的不同部位:如鼻、氣管、肺、胃等,也涉及到不同的系統,如: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經系統等。因此,臨床各科,特別是呼吸科、消化科、耳鼻喉科、急診科都會遇到咳嗽的診治問題。咳嗽產生的原因也是非常複雜的,除了常見的感染和炎症因素,過敏、返流、藥物也是重要而不可忽視的因素。由於上述複雜情況,治療應該是多途徑,多方面的,單純地使用抗生素難以取得良好的療效。

  一、咳嗽變異型哮喘(CVA)是一種特殊型別的哮喘,佔慢性咳嗽發病率的29%,主要由於患者存在氣道高反應性,當過敏原刺激氣道時,會引起區域性的超敏反應,使氣管、支氣管痙攣產生反射性咳嗽,且易發展為哮喘。這類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有以下幾點:

  1、通常為刺激性乾咳,以夜間或凌晨為主,常伴有胸悶症狀,無呼吸困難,一般無痰,不發熱;

  2、持續時間超過兩週,並常常由呼吸刺激物如冷空氣、灰塵、油煙及大笑等誘發,有時也可由過度疲勞或精神過分緊張而導致;

  3、有家族或本人過敏史;

  4、有比較明顯的季節性,春、秋季發作頻繁;

  5、用一般的止咳化痰藥或抗生素治療無效;

  6、哮喘的特異檢查氣道反應性測定陽性。咳嗽變異型哮喘的治療與典型支氣管哮喘相同,最有效方法是聯合應用糖皮質激素和吸入β2受體激動劑,大多數患者需吸入小劑量糖皮質激素。中醫治療該病有較好療效。根據臨床特點,中醫辨證屬肝之陰血虧虛,血燥生風,陰虛風動,內風上擾,搖鍾而鳴。

  治宜柔肝熄風,肅肺降逆,方選過敏煎加味,藥如烏梅、白芍、柴胡、防風、五味子、鉤藤、地龍、桑白皮、杏仁、炙甘草等。有些CVA患者咳嗽發作或加劇常與情志波動有關,女性患者又與月經週期關係密切。症見嗆咳少痰,陣陣加劇,胸脅脹滿,煩躁不安,口苦咽乾,苔薄白或薄黃,脈弦。證屬肝鬱氣逆,木叩金鳴。治宜疏肝理氣,降逆止咳。

  方選小柴胡湯合逍遙散化裁,藥如柴胡、黃芩、清半夏、當歸、白芍、薄荷、香附、枳殼、桑白皮、炙甘草等。肝鬱化火,木火邢金者,守上方加丹皮、梔子、黛蛤散清肝瀉火化痰;化火傷陰明顯者,守上方加知母、貝母、沙蔘養陰潤肺止咳。

  二、鼻後滴流綜合徵指因過敏性或非過敏性鼻腔炎,引起分泌物倒流到鼻後和後咽部,甚至反流到聲門或氣管,從而產生慢性咳嗽、咽異物感等一系列症狀。佔慢性咳嗽發病率的近20%。這類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有:

  1、陣發性或持續性咳嗽,以白天咳嗽為主,入睡後較少咳嗽;

  2、多數患者伴有鼻內分泌物後流、口腔黏液附著、咽部發癢、有異物感或“漿糊黏著咽喉”的感覺,並頻繁清喉,通俗的說,就是由於鼻涕的倒流引起咽部的不適感,人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一種反射性的咳嗽;

  3、有鼻癢、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

  4、有的患者還會聲音嘶啞,甚至講話也會誘發咳嗽;

  5、有鼻炎、鼻竇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鼻後滴流綜合徵的原因主要有季節變應性鼻炎、常年性非變應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感染性鼻炎、真菌性鼻炎、普通感冒和副鼻竇炎等。伴有大量痰液者多為慢性鼻竇炎所致;血管舒縮性鼻炎的特徵是隨氣溫改變,鼻腔有時會產生大量稀薄水樣分泌物。

  對非過敏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和普通感冒等病因導致的咳嗽,可用第一代抗組胺藥(馬來酸氯苯那敏)和減充血劑(鹽酸偽麻黃鹼)治療;對於過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則應選用第二代抗組胺藥(氯雷他定、阿斯咪唑等),同時鼻腔內噴入糖皮質激素,此類鼻噴劑有丙酸倍氯米鬆、布地奈德和糠酸莫米鬆等。

  中醫辨證多屬氣虛不固,營衛失和,清竅不利。治宜益氣固表,調和營衛,清咽利竅。方選玉屏風散合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加減,藥如黃芪、白朮、防風、桂枝、白芍、厚朴、杏仁、蟬衣、辛夷、蒼耳子等。若患者鼻塞、頭痛明顯者,守上方加蘇葉、白芷、細辛辛溫通絡;若咳痰稀薄量多者,可酌加蒼朮、半夏、陳皮燥溼化痰;若伴有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者,可守上方酌加黨蔘、仙茅、仙靈脾益氣溫陽。若患者鼻竇炎反覆發作,流黃稠濁涕明顯者,守上方加黃芩、魚腥草、敗醬草清熱利溼解毒。

  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通常因胃酸和其他胃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而導致咳嗽。佔慢性咳嗽發病率的10%―20%。這類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有:

  1、胸骨後有燒灼感,就是通常說的燒心症狀,伴有反酸、噯氣、胸悶,出現一些不典型症狀,如慢性咳嗽、哮喘、聲音嘶啞等;

  2、咳嗽大多發生在白天和直立位;

  3、咳嗽多以乾咳為主,且持續很長時間;

  4、輕者咳少量白色黏痰,重者出現呼吸困難、膿痰、咳血、胸痛等症狀,或無明確原因夜間發熱和盜汗;

     5、咳嗽常與進食相關,在食用高脂肪類食物、咖啡後加重。

  這類患者的治療應從調整生活方式入手,肥胖者最好減肥,平時避免吃得過飽,做到少食多餐,避免睡前飲食,少吃酸性、油膩食物,少喝咖啡等飲料,還要戒菸,睡覺時可以把床頭升高,或把枕頭墊高些。從中醫角度分析,究其病因病機,蓋因胃病日久,土壅木鬱,木氣生酸,肝胃失和,氣機升降失調,肺氣上逆而作咳;析其病變部位及傳變規律,乃原發於胃,累及於肝,後傳於肺。

  證屬肝胃不和,肺失清肅。故本病論治,當以肺為標,肝胃為本;止咳為標,降逆為本。法宜疏肝和胃制酸,肅肺降逆止咳。方選加味左金丸合旋覆代赭湯加減,藥如柴胡、白芍、黃連、吳茱萸、旋覆花、代赭石、厚朴、鬱金、枳殼、蘇子、炙杷葉等。

  除上述型別的咳嗽外,咳嗽還有很多病因,如感染後咳嗽、變應性咳嗽、藥物性咳嗽等等。

  病因診斷是慢性咳嗽診治的關鍵,其診斷應重視病史,根據病史選擇有關檢查,檢查由簡單到複雜,先常見病,後少見病,降低患者的診斷成本。診斷和治療兩者應同步或順序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是慢性咳嗽患者的最佳選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