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科 主任醫師 劉海元

  新年伊始,美國“權威訊息”說大部分癌症系壞運氣所致。一時間,媒體給那些好吃懶做的人提供了理論依據。然而,全球最富有的美國、歐洲及日本的癌症發病率都名列榜首。而逐漸走向富裕的中國,癌症發病率卻又比印度高。生活方式到底與癌症的發病有什麼“神祕的關係”。回顧40年前,中國城市居民每月只有半斤肉、半斤油供應。而當時中國癌症的發病率還不到100/10萬,與今天印度的水平相差無幾。進入21世紀後,中國國民生活水平翻了幾番,商品應有盡有。中國癌症的發病率卻又直線上升。如果說是運氣問題,那麼沒有哪個中國人會認為今天的運氣比過去還壞。

  誠然,生活在高速發展中的社會,煩惱總會有的。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常常令人困惑;住房、交通以及薪酬待遇的問題也使人不快。儘管,生活的煩惱也可能影響癌症的發生。但是,畢竟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了癌症是基因突變所導致的。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洩露事故導致當地居民患甲狀腺癌的數目急劇增加,其原因是大劑量射線輻射造成基因突變。中國吸菸者高達3億之眾。中國肺癌發病率從70年代的第四位上升到90年代的第一位。相比之下,同時期美國男性控煙的成功卻使男性肺癌發病率開始下降。除此之外,環境汙染也是肺癌重要致病原因。西藏拉薩的天是蔚藍色的,拉薩肺癌的發病率比中國任何城市都低。當然,消化器官的癌症佔有半數以上,飲食與癌症的關係也逐漸清晰。民以食為天,美味佳餚不僅使人腸肥肚圓,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也已經躥升了幾位。中國70年代乙型肝炎的流行使中國成為全球肝癌第一大國。事實雄辯地證明,運氣不好也許對癌症發病有影響。但沒有根據說癌症就是運氣不好造成的。

  最近,越來越多的癌症專家開始重視生活方式對癌症發病的影響。他們認為吃的太多、體力活動減少與癌症發生相關。西方人習慣於過多的牛排、乳酪和甜食,肥胖者比比皆是。西方國家的癌症發病率至今仍居世界前列。雖說歐美人愛好運動,但過多的蛋白質、脂肪的攝入想通過運動消耗掉實屬不易。相比之下,中國人的飲食結構是合理的。主食以大米、白麵和雜糧為主,輔以蔬菜和魚肉蛋奶。忙時吃幹,閒時半乾半稀。常人食量以滿足身體需求為標準。然而,經濟的騰飛和開放引進的西式習慣,已經使國人開始改變傳統的飲食習慣。雞鴨魚肉越吃越多,體力活動越來越少。這種生活方式是步歐美人後塵“創造癌症”。中國癌症發病率的上升已經形成漸行漸近的威脅!不要再向癌症的懸崖靠近,邁開你的腿,遠離癌症的陰霾;管嚴你的嘴!杜絕癌從口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