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內科 副主任醫師 朱彬

  資料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性腎臟病(CKD)的患病率高達8%至9%,中國已有100多萬尿毒症病人,且數量正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增長,且CKD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CKD防治逐漸受到廣泛關注,本文簡單介紹飲食營養在CKD預防和治療中的重要作用。
  一、不良飲食習慣——“吃”與腎臟病
  正所謂“病從口入”,多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與腎臟病的發生及發展關係密切。肥胖、高血壓等與生活方式有關的疾病也與腎臟疾病密切相關。
  1、水與腎臟病
  水攝入不足不利於腎臟對水和電解質的調節,易於發生泌尿系感染和結石。大量飲用啤酒會加重腎臟負擔,如果已經患了腎臟方面的疾病,又無限制大量飲用啤酒,會使尿酸沉積導致腎小管阻塞,造成腎臟衰竭。
  經常有人會以飲料代替開水飲用,而汽水、可樂等碳酸飲料或咖啡等飲品中所含的咖啡因,往往會導致血壓上升,而血壓過高正是損傷腎臟的重要因素之一。
  2、鹽(“吃”得太鹹)
  高鹽飲食是腎臟負擔加重的重要元凶。飲食中的鹽95%是由腎臟排洩,攝入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鈉會導致人體水分不易排出,又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從而導致了腎臟功能的減退。吃得太鹹還容易引發高血壓。高鹽飲食會引起尿排鈉量明顯升高,導致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障礙,尿中鈣鹽飽和量增加,促進含鈣腎結石的形成。

  3、脂肪(“吃”得太膩)
  長期高膽固醇飲食易發生高脂血症,引起動脈硬化。血脂增高對腎臟也極為不利:全身動脈硬化嚴重者,其腎臟血管的損傷與腎小球的廢棄較多。高膽固醇飼料餵養試驗小鼠,可引起腎小球硬化;原有腎臟病的大鼠高膽固醇飼料餵養數週後,便會發現尿蛋白的增加,同時又發現血脂高的動物,其體內腎單位的壓力亦增高,壓力增高也會造成腎單位的損害。
  4、肥胖
  吃得太甜、太油不僅會加重腎臟負擔,還會引發肥胖。肥胖會導致腎臟的脂肪含量增加、重量增加、體積增大、腎小球肥大。肥胖患者還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進而引發糖尿病。大約有近40%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糖尿病腎病。
  5、高血壓
  高血壓可導致腎臟小動脈硬化,致使腎小球硬化,腎功能減退。高血壓的產生與飲食關係密切:膩食物者,高血壓發病率8.1%;飲食清淡著僅為2.4%。腎臟病、高血壓的發生與飲食營養關係密切,一旦患了各種腎臟病之後,病情的發展和預後與飲食營養的關係更為密切。
  6、泌尿繫結石與飲食
  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豬肝、雞腎、羊肚之類)在人體內代謝產生尿酸,尿液中尿酸增加,沉澱、沉積,最後成為尿酸結石。高鹽飲食可使尿排鈉量明顯升高,導致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受到抑制,使尿中鈣鹽飽和量增加,促進含鈣腎結石的形成。成人過多食用乳製品可導致鈣吸收過多,使尿鈣增加,也易形成結石。菠菜含有大量草酸,大量食用可增加尿液的草酸含量,易形成草酸鈣結石。消化道潰瘍病人,由於長期過量服用牛奶和口服鹼性藥物,也可產生結石―乳鹼綜合徵。

  尿液的酸鹼度有助於某些結石的治療。除藥物治療外,可通過食物來改變尿液的酸鹼性,我們應掌握膳食的成酸性及成鹼性:有些食物代謝產物為成酸性(如肉、魚、蛋、穀類),又有些為成鹼性(如牛奶、蔬菜、水果)。
  7、食用來路不明的藥食
  不良飲食習慣還包括不當的“藥食”,蛇膽或草魚膽等引發急性腎衰竭的情況屢見不鮮。很多中藥裡都含有馬兜鈴酸等腎毒性的成分,不僅會給腎臟帶來巨大的傷害,有的甚至會對全身造成危害。
  二、慢性腎臟病進展與飲食營養關係密切
  影響腎臟GFR下降進展的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均與飲食、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對CKD治療效果不佳的因素如持續蛋白尿、血脂高、尿毒症毒素蓄積、代謝性酸中毒、營養不良等也與飲食營養有關。
  已經有腎功能不全或腎功能失代償的患者如果仍然進食大量蛋白飲食會加重腎臟的負擔,最後會導致腎臟疾病的進展。大量的蛋白尿可以加重、促進腎小球的硬化,導致腎小管間質的病變,加重腎功能的惡化,蛋白尿在任何腎小球疾病或其他疾病的過程中都是腎衰進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高甘油三酯血癥或高膽固醇血癥等疾病都可以造成腎臟疾病的進展。
  慢性腎臟病的營養治療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積極有效的營養治療對緩解尿毒症症狀、延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至關重要,要根據腎功能的病變程度,隨時調整飲食方案。由於糖尿病腎病的進展速度更快,飲食治療更加重要。
  三、慢性腎臟病飲食營養治療
  CKD營養治療的目的是延緩腎衰的進展,推遲開始透析的時間;減少體內毒素,減輕病人症狀,改善生活質量;糾正各種代謝紊亂,減少併發症;改善營養狀況,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在營養治療的過程中,應避免進入治療的誤區,而影響了治療效果。比如慢性腎衰的患者為了減輕腎臟的負擔需要減少蛋白的攝入量,那是不是蛋白越低越好呢?
  正常的蛋白飲食應該是每天每公斤體重1克左右,低蛋白飲食是每天每公斤體重0.6克,極低蛋白飲食則是每天每公斤體重0.3~0.4克。低蛋白飲食和極低蛋白飲食必須要補充必需氨基酸或酮酸製劑,才能充分維持營養,保證蛋白質的代謝。低蛋白飲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根據腎功能情況來安排。在保證低蛋白飲食的情況下必須保證熱量的供應,只用給予充分的熱量供應,蛋白質才能夠充分利用。另外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製劑,會對殘存的腎臟功能產生危害,引起腎小球高濾過,加速腎單位的毀損,使腎臟病的進展加速。
  慢性腎臟病營養不良發生率在CKD3期、4期約10~40%,腹膜透析患者約18-56%,血液透析患者約70%。造成CKD患者營養不良的原因包括非透析原因(飲食攝入減少、代謝性酸中毒、高分解代解、內分泌功能紊亂、尿毒症毒素、慢性炎症等)和透析原因(透析不充分、生物不相容反應、透析併發症等)。
  營養不良可使腎臟GFR下降和腎血流量下降,進而影響殘餘腎功能,晚期營養不良可出現低蛋白血癥,進而出現血容量及心輸出量下降,腎功能下降或透析不充分又可加重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增加住院率,血清白蛋白每降低1g死亡相對危險性增加0.4,伴隨營養不良的患者進入透析後,死亡率比營養狀況良好的患者會明顯增高,因此,CKD患者的合理飲食至關重要。
  CKD患者低蛋白飲食應在限制總蛋白的基礎上儘量提高優質蛋白質的比例(佔50-70%),而限制主食中植物蛋白質的入量。可採用麥澱粉代替部分普通麵粉、大米。優質蛋白質食品包括雞蛋、牛奶、瘦肉類(豆製品、硬果類也含有植物蛋白,但其含必需氨基酸也較多,也屬於優質蛋白質)。可選擇含熱能高而含蛋白質相對低的食品:土豆、白薯、山藥、芋頭、藕、南瓜、藕粉、菱角粉等。進食量減少時,可適當增加一些食糖或植物油以增加熱能,滿足身體基本需要。
  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因限制進食導致攝入不足及腎病功能受損導致代謝改變等原因易出現多種水溶性維生素缺乏及鋅、鐵、銅、硒、鎂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應適當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慢性腎臟疾病患者普遍存在鈣磷代謝異常,常有高磷血癥,宜低磷飲食,減少食用紫菜、蛋黃、香菇、蟹、花生等含磷高的食物,控制磷的入量在800mg/天以下。若病人血磷仍升高時臨床常給服用磷結合劑,使磷與之結合從腸道排出可降低血磷。
  應根據血鉀高低調整鉀供給量,高鉀血癥病人飲食中可使用用水預煮棄去湯汁等去鉀方法,不宜飲用茶與咖啡。晚期病人有出血傾向和貧血,膳食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
  四、治療性飲食控制
  最佳的治療手段是預防。如前文所述,腎臟病防治關注鹽、脂、蛋白等的攝入,並且腎臟病防治與高血壓、糖尿病防治息息相關。腎臟病、 高血壓、糖尿病的飲食調節有很多共同之處。當前的“治療性飲食控制”觀點對腎臟病防治也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治療性飲食控制”包括DASH(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趨於終止高血壓的飲食),TLC(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Weight Control Diet(控制體重飲食)等。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合理飲食、控制體重、體育鍛煉、限酒、戒菸等)可以預防高血壓和腎臟損害。
  由美國NIH資助的DASH研究中,459例(平均年齡44.6歲)中等程度高血壓病人 (收縮壓低於160mmHg,舒張壓80-95mmHg)觀察11周,改善其飲食結構(每天增加1次蔬菜、1-2次水果、包含4-5種穀物、低脂奶製品、低飽和脂肪飲食、低鹽飲食),結果顯示:DASH 飲食可降低收縮壓11.4 mmHg,舒張壓降低5.5 mmHg,從而推測可減少15%的心臟疾病死亡和27%的中風導致的死亡。該研究還發現DASH飲食可顯著降低血清半胱氨酸水平、膽固醇水平。
  TLC(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包括控制每日總熱卡攝入來源於飽和脂肪食物要低於7%、25-35%熱卡來自脂肪、每日膽固醇攝入量低於200mg、鹽攝入量2400mg/d,多穀物、蔬菜、水果等。
  總之,腎臟病與飲食營養有著密切的關係,合理飲食對防治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加重腎臟疾患的因素有重要意義,我們應充分了解合理的飲食營養方案對預防和控制腎臟疾病進展的重要作用並指導病人合理飲食,改善病人營養狀況和長期預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