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副主任醫師 孟祥龍

  腕管綜合徵是由於正中神經受壓,拇、食、中指產生疼痛和感覺麻木。初期常表現為指端的感覺功能障礙,常常因入睡後數小時出現麻木或燒灼痛而致醒,活動後緩解。那麼,睡後手指出現麻木或燒灼痛而致醒症狀原因是什麼?下面介紹睡後手指出現麻木或燒灼痛而致醒的症狀原因:

  1、區域性因素

  (1)引起腕管容積減小的因素:如Colles骨折、Smith骨折、舟骨骨折及月骨脫位後畸形癒合,以及肢端肥大症等。

  (2)引起腕管內容物增加的因素:如脂肪瘤、纖維瘤、腱鞘囊腫、腕管內肌肉位置異常(指淺屈肌肌腹過低、蚓狀肌肌腹過高)、非特異性滑膜炎、血腫。

  2、全身性因素

  (1)引起神經變性的因素: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感染、痛風等。

  (2)改變體液平衡的因素:如妊娠、口服避孕藥、長期血液透析、甲狀腺功能低下。

  3、姿勢因素用腕過度勞動者,如計算機操作人員、扶柺杖走路的殘疾人,手指及腕關節反覆屈伸。Gellman等人對77例截癱患者調查發現,其中有38例(佔49%)患有腕管綜合徵。

  但需指出的是,有一部分患腕管綜合徵的患者病因不清楚。

  發病機制

  腕管是由腕骨溝和橋架其上的腕橫韌帶共同構成的骨纖維性管道。腕管的橈側為舟骨及大多角骨;尺側為豌豆骨及鉤骨;背側為頭骨、舟骨、月骨及小多角骨;掌側為腕橫韌帶。腕橫韌帶尺側附著於豌豆骨及鉤骨溝,橈側附著於舟骨結節和大多角骨頂。腕橫韌帶很堅韌,近似梯形,大小如一般的小郵票(約2cm×2cm),厚1~2mm,遠端與掌腱膜相延續,近端與腕掌側韌帶(前臂深筋膜)相延續,其位置約在近腕骨與掌骨基底部水平。

  腕管的橫斷面略似橢圓形,其頂點在橈側。在腕管中有9條屈肌腱和1條神經(即正中神經)通過,腕管的面積與9條屈肌腱和1條神經的面積總和之比約為3∶1,因而,腕管的面積為腕管內容物的活動提供了一定的空間。9條肌腱分淺、深兩層排列,淺層為指淺屈肌腱,由小指至食指依次重疊排列,深層為指深屈肌腱,從橈側向尺側重疊排列。它們又被兩個腱滑液鞘所包繞,即橈側滑液囊和尺側滑液囊,拇長屈肌腱位於淺層橈側,其位置較為恆定。

  正中神經在指淺屈肌腱的淺面(多位於中指、環指指淺屈肌腱淺面),位置較為恆定,正中神經總是直接與腕橫韌帶相接觸,這一特定的區域性解剖關係加之腕橫韌帶又是較為堅韌的纖維組織,彈力纖維少,所以任何原因引起的腕橫韌帶變性必將引起對正中神經的摩擦及卡壓,尤其在腕背伸時更為明顯。正中神經絕大多數(約95%)在腕橫韌帶遠側緣分成內、外側兩支,外側支發出返支支配拇短展肌、拇對掌肌及拇短屈肌(淺頭),終末支為第1指掌側總神經,其末端又分為3支指掌側固有神經,分別分佈於手拇指橈、尺側及食指橈側緣面板,且至食指橈側緣的固有神經有分支至第1蚓狀肌;內側支分為第2、3指掌側總神經,至掌指關節近側又各分為2條指掌側固有神經,分佈於食指、中指與中指、環指相對緣的面板,第2指掌側總神經還分支至第2蚓狀肌。因而,正中神經卡壓後出現相應的感覺運動障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