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理諮詢科 主任醫師 李舒

  1、精神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是弗洛伊德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創立並發展起來的是研究人類無意識心理的一門學科。它認為精神疾病的的發生是由於無意識的衝突所致,抑鬱症也不例外,發病原因隱藏在無意識裡。精神分析的療法就是首先將無意識裡隱藏的衝突意識化,然後進行治療。抑鬱症是最早被精神分析的理論以精神動力學解釋的臨床綜合徵之一。100多年以來,精神分析理論經歷了從早期的驅力及其釋放理論,到心理結構的形成,自我的出現,至強調客體關係的發展,有關抑鬱症的病因解釋也不斷得以修正。

  (1)驅力理論

  該理論認為人格發展的動力在於本能驅力與攻擊性。人格發展順序分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潛伏期與生殖期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個體心理髮展要完成的任務,如口欲期(出生-1.5歲),嬰兒出生後離開母體子宮,開始與新環境接觸,要忍受產道內的窒息與外界的噪聲,弗洛伊德認為,出生就是一種精神創傷。通過吸吮母親的乳汁滿足口腔慾望,同時母親的撫摸、換洗尿布、洗澡等行為可以通過觸覺運動系統形成對母親的安全依戀,這種依戀逐漸外延形成對他人和社會的基本信任感、安全感,也是個體健康人格的核心。這段時期嬰兒對食物和安全、信任的慾望是否滿足,完全取決於母親的呵護程度。如果在哺乳期內這種口欲期的慾望沒有滿足就會形成“口欲期人格”,這種人格的特徵是:依賴性強,以自我為中心,要求多付出少,在生活習慣上的特徵是喜好菸酒、進食障礙,多幻想。成人後再次遭遇外界刺激會使心理水平退行並固著在這個階段。

  臨床觀察抑鬱症病人往往表現出口欲期的問題,如用矛盾方式解決抑鬱情緒:一方面拒絕進食,另一方面暴飲暴食(尤其是甜食),這象徵抑鬱病人心理固著於口欲期。有些嬰兒在口腔粘模內有更多的神經末梢,因此形成一種易患抑鬱的素質結構,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的口欲期滿足,使他們成年後在遇到應激事件時會非常容易退行到口欲期的行為模式尋求童年滿足,並重新建立安全感。這種個體應該是在嬰幼兒期經歷了高強度的失望體驗,例如:意識到媽媽並不總是愛自己,媽媽也有不滿足自己的時候,因此對愛產生一種病理性的失望。患易感因素的成年人很容易被愛的失望體驗激發而導致抑鬱。

  (2)客體關係理論

  該理論的核心是個體現在的人際關係受過去已形成的關係的影響,即幼年期內射的客體關係(母子關係)會在日後的人際關係中再現。比如個體與母親在早年關係中形成了施虐-受虐關係,母親經常責難批評幼年的個體至哭泣,個體為此自卑認為自己不是好孩子。母親和兒童之間沒有形成積極體驗,這正是抑鬱的起源,這一失敗導致個體的自我中形成了不夠好的客體。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與母親相似的人或相似的情景時,內在早期的客體關係就會被啟用而再現,其結果是使之對他人和外部世界持憤怒和懷疑的態度,並在內部世界形成了廣泛的“壞”感,這就表明了憂鬱患者為什麼會有自我憤恨的症狀。

  (3)自體心理學

  該理論將本我、自我、超我視為一個能量系統,各種能量的變化引起不同的心理現象,而情緒是一種能量的釋放,釋放的同時伴隨著特定的主觀體驗。情緒同時有特定的結構模式:如本我內部的緊張產生性興奮、憤怒;自我內部的緊張引起現實性恐懼、生理痛苦、愛、恨;自我與本我之間的緊張導致對本能的恐懼、焦慮、厭惡、恥感;自我與超我之間的緊張引起罪感、抑鬱。因此,從結構的觀點看,抑鬱是由自我和超我之間的張力所引起的情緒狀態。其中自尊的喪失是抑鬱形成的關鍵問題,超我的道德評判功能使自我產生了消極的情緒而導致抑鬱。不充分的、不成熟的超我導致一個成年人心理器官中留下非常消極(攻擊性)的自我心理代表物,這是個體易於罹患抑鬱的重要因素,屬於心理髮展過程中發育的缺陷。由於這種個體的心理器官中存在的巨大的攻擊能量,因此當他或她面臨喪失和挫折的經歷時,第一反應就是憤怒。如果這種反應不能糾正所面臨的威脅,那麼憤怒就會指向自己,發生一系列的自我否定、自我懲罰、自我憤恨的抑鬱症狀。

  2、行為主義心理學

  與精神分析強調個體潛意識活動的研究不同,行為主義主張忽略意識,注重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直接聯絡,研究“外部可觀察的行為”,該理論與抑鬱有關的理論觀點有以下幾點:

  (1)習得性無助

  可解釋為人類的消極被動行為是“經過某事後學習得來的”,個體在面對外界應激時,若經過若干次努力依然不能避免失敗,則會產生一種習慣性的無助感,使個體不願意再嘗試任何行為,聽天由命,冷漠麻木,失去信心,默默承受。

  (2)強化模型

  強化是指個體在出現某一行為後,行為的後果使個體得到某種好處或避免某種壞處,則個體傾向於再次做出該行為。因此研究者認為抑鬱行為之所以多次出現,就是由於其抑鬱行為被“正強化”了,比如一旦個體出現抑鬱,就會得到親人朋友的關注,稱為“繼發性獲益”,因此在無意識水平上抑鬱症狀成為控制周圍人際關係、獲得自身需要他人注意的手段,往往持有此種內在動機的患者缺少主動擺脫抑鬱的意志,往往病情持久、抑鬱程度重。從另一個角度講,當個人在其社會行為中收到較少的肯定性強化時,比如人際交往得不到他人積極響應,缺少“正強化”,會導致社交行為減少,由此社會技能缺乏,如此又導致肯定強化的減少,如此迴圈易誘發抑鬱。所以便容易產生消沉、沮喪和抑鬱,這種情緒又可誘發低自尊、悲觀與罪惡感。

  (3)懲罰模型

  懲罰與強化相反,當個體出現某一行為後立即給予一種負性刺激如厭惡、斥責、嘲笑等,個體再次出現這種行為的機率就會大大減少。比如個性內向拘謹的女大學生對愛慕的男同學表達好感,但被婉轉的拒絕,這次“失敗”成為一個懲罰,讓她自尊心嚴重受損,感覺到人人都在嘲笑自己,從此再不敢主動接近異性,甚至“泛化”到所有的人際關係。懲罰的模型導致抑鬱的機制,在於個體在負性刺激下應對方式為退縮行為,由最初的還能與外界交流逐漸變得退縮,由減少外出社交,發展到不敢見周圍所有的人,出現社會功能的嚴重障礙。

  3、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是以資訊加工觀點研究認知過程的心理學流派[22],可以說認知心理學相當於資訊加工心理學。它將人看作是一個資訊加工的系統,認為認知就是資訊加工,分解為感覺輸入的變換、簡約、加工、儲存和使用一系列階段。每個階段是一個對輸入的資訊進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單元,操作單元的產物即是反應。資訊加工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都以某種方式相互聯絡著。比較有代表性的兩個理論為ABC合理情緒理論與貝克的認知行為理論。

  (1)ABC理論

  該理論的代表人物是艾利斯,他的基本觀點是:人的心理問題的根源是存在非理性的信念、評論、解釋。指激發事件,B(belief)指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指個體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艾利斯認為,激發事件A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C的間接原因,而個體的信念B才是直接原因。對於有抑鬱傾向的人,在既往經歷中形成了許多不合理的信念,對應激事件容易產生消極的解釋和評價,進而導致不良情緒與行為,而不良情緒和行為,又成為新的刺激,產生新一輪的A-B-C反應。如此往復,個體會反覆陷入自卑與退縮,最終導致抑鬱。

  (2)認知歪曲模式

  以貝克為代表的認知理論認為,個體的功能失調性觀念是抑鬱產生的關鍵因素。功能失調性觀念是人們關於自我和世界的過於僵化的觀念。抑鬱與人們的自我評價有關。抑鬱的人傾向於消極地看待自我、世界和未來。看待自我、世界和未來的時候,他們使用一個穩定的否定性的圖式。這一否定性的認知圖示使其歪曲地看待現實,在認知自我、世界和未來時傾向於高估否定性的行為,低估自己肯定性的行為。

  4、人本主義心理學

  用依賴和獨立來解析抑鬱症。當人們失去朋友、工作或健康之後,抑鬱症就可能發生,因此這些“喪失”迫使個體必須獨立,而這種獨立於患者來說是難以處理的。失去的人或環境幫助患者支援起一個虛假的自我想象, 它們一旦消失,破裂的自我就會崩潰,剩下的只有絕望。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把抑鬱症視為個體面臨其最終的無能為力的結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