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理諮詢科 主任醫師 李舒

  中國傳統心理治療思想和理論是隨著中醫理論體系的確立而初步形成的。中醫心理學把精神活動分成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型別,稱之為七情。精神活動定位在心,而“心主神明”是通過心對五臟系統的調控作用而實現的,五臟的氣血和調是精神活動得以維持的基礎,氣血和調則七情和諧,五臟功能異常,則可出現過度過久的七情變化,即因病而鬱。反之七情的異常還可影響臟腑的功能:“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即因鬱而病,由此可見精神活動和臟腑功能聯絡之密切。

  1、情志相勝理論的基本雛形

  情志可以致病,而調情志又能治病,從《內經》開始,醫家就運用這樣的方法至臨床。《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記載:“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 闡述了情志相勝心理療法治癒疾病的的基本原理。

  鬱證之“鬱”有鬱悶、憂鬱的含意,屬於精神活動的一種。可以採用情志相勝的方法加以調理。

  《醫方考》指出:“情志過極,非藥可愈,須以情勝”隋代名醫楊上善在《黃帝內經太素》中出:“病有生於風寒暑溼、飲食男女,非心病者可以鍼砭湯藥去之;喜怒憂思傷神為病者。先須以理清神明性,去喜怒憂思,然後以針藥裨而助之”中醫用情志相勝法治療情志疾病由來已久。

  2、金元時期情志相勝心理療法發展迅速

  朱丹溪在治療情志疾病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對鬱證論治尤有見地,他在《脈因證治・七情證》中說:“怒為嘔血飧洩,煎厥薄厥,胸滿脅痛,食則氣逆而不下......筋緩,怒傷肝,為氣逆,悲治怒。喜為笑,毛革焦傷,氣不收,甚則狂,喜傷心,氣為緩,......思為不眠,好臥昏瞀,三焦痞塞,咽喉不利,嘔苦筋痿,自淫,不嗜飲食,思傷脾,為氣結,怒治思。恐傷腎,為氣不行,思治恐。”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朱丹溪首先繼承了《內經》關於情志致病機理的基本觀點,進而結合臨床實踐詳細描述了情志異常導致臟腑病變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症狀。受五行制勝原理的啟迪,朱丹溪在“悲勝怒”,“恐勝喜”,“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基礎上創立了多種情志相勝的以情勝情方法,治療情志之偏致病。

  在臨床實踐中朱丹溪亦善於運用心理療法。他曾治一人因憂患病,咳吐血,面色黧黑,藥之十日不效,謂其兄陳狀元曰:“此病得之失志而傷腎,必用喜藥乃可愈。”,即求一足衣食地處之,於是大喜,即時色退,不藥而癒。在此案中,朱丹溪採用情志相勝的治療方法,以喜治悲,火克金而治癒。又治一女子因思病不食,面北臥者且半載,因事大怒而病反漸愈。《丹溪翁傳》曰:“前者為喜勝悲,後者為怒治思,則諸鬱得解。”,認為“人身諸病多生於鬱”,自定行氣開鬱的“越鞠丸”流傳沿用至今,仍然是臨床調治鬱證的有效方劑。

  張子和是一位傑出的中醫心理治療大師,他注意到臨床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情志有關。其心理治療醫案記載於《儒門事親》並流傳至今,從傳統中醫理論分析和現代心理治療方法評論來看,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情志之鬱,治則涉及疏肝理氣、苦辛通降、乎肝熄風、清心瀉火、健脾和胃、活血通絡、化痰滌飲、益氣養陰等法,用藥清新靈活,頗多啟發,並且充分注意到精神治療對鬱病具有重要的意義,認為“鬱證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3、情志相勝心理療法在明清時代成熟

  臨床各科醫家對七情病因病機更加重視,現存文獻中對情志疾病都有論述。張景嶽在《類經・會通類》中專設“情志病”一節,《景嶽全書》中也對情志病的病因病機及其診治均有論述,並指出“以情病者,非情不解”,“若思鬱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願遂,多難去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