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主治醫師 李東

  正確的煎煮中藥和正確的給寶寶喂藥,是臨床治療的重點,很多家長雖然認可服用中藥效果好,副作用小,但是因為顧慮中藥的煎煮和喂服困難,而捨棄中藥,實際上如果掌握方法,中藥的煎服非常簡單易行。結合筆者的臨床工作經驗,將中藥的煎煮做以下總結,供家長朋友參考。

  一、煎藥所用的器具

  一般選擇專用的煎藥砂鍋,如果沒有,可以選擇搪瓷杯,一定不要選擇鐵鍋、鋁鍋等,沒有用過的或者是很長時間不用的砂鍋,一般要先用清水洗淨,然後加入少許小米,加適量水,煮沸後再用小火煮十分鐘左右,將小米煮熟,放涼後刷淨即可用來煮藥。所用的火源一般以炭火最好,其次選用燒煤的爐子,再次選用煤氣或天然氣,最好不要選用電磁爐或微波爐。

  二、煎藥所用的水和水量

  小兒喂藥相對困難,因此合適的藥量可以儘可能的減少對胃氣的損耗,對療效影響至關緊要。煎藥的水一般選擇自來水或礦泉水,先用自來水浸泡半個到一個小時(按季節不同而已),加水的量以泡完藥後,水剛剛漫過藥來為宜,即泡完藥後,達到“水裡有藥,藥裡有水”的狀態。

  三、煎煮時間

  所有的藥一般煎煮兩遍,然後將兩遍的藥混合在一起,分三次口服,治療感冒、發燒的藥,需要短煎,一般第一遍在煮沸後再熬十分鐘左右就可以,第二遍15-20分鐘即可。火的大小一般以中火或小火為宜,結合鍋中水的量,水的量較多,可以適當大火,水的量較少,可用小火,注意在煎煮的過程中要勤攪拌,避免糊鍋,在煎藥的過程中,儘量避免中間添水。

  四、煎煮的藥量

  煎煮的藥量非常關鍵,量太少,有效成分不能充分煎煮出來,影響藥效,量太多,小兒不能完全服用,並且易損耗小兒的胃氣,也會對療效產生影響,按照年齡,一般煎取藥液的量參照以下的標準:

  三個月以內的小兒,一共煎取30-50毫升,分4-5次服用;

  三到六個月的小兒,一共煎取45-75毫升,分3-4次服用;

  六個月到一歲的小兒,一共煎取60到90毫升,分3-4次服用;

  一歲到二歲的小兒,一共煎取90-120毫升,分3-4次服用;

  二歲到三歲的小兒,一共煎取120-150毫升,分3-4次服用

  三歲到五歲的小兒,一共煎取150-200毫升,分3次服用

  五歲到七歲的小兒,一共煎取189到250毫升,分3次服用

  七歲到十二歲的小兒,一共煎取300毫升,分2-3次服用

  十二歲以上的小兒,一共煎取300-500毫升,分2-3次服用。

  一劑藥應在24小時內服完,秋冬季節,氣溫較低,剩餘的藥液在常溫下儲存,下次服用時用熱水隔著杯子燙熱即可,但是在夏季,氣溫較高,下次的藥液特別是隔夜的藥應在冰箱儲存,下次服用時應再次煮沸,放溫後再服用。所有的藥物應該溫服,一定不要服涼藥。

  五、特殊藥的煎煮方法

  (1)先煎:貝殼、甲殼、化石以及多數礦物藥,如牡蠣、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應先煎30分鐘左右再納入其他藥同煎。另有一些中藥毒性較大,如附子,先煎可減少其毒性,保證用藥安全。

  (2)後下:花、葉類以及部分根莖類等藥,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時容易揮發或破壞二不耐煎煮者,如薄荷、鉤藤等,入藥宜後下,待他藥煎煮完畢再將其放入,再煎煮5-10分鐘即可。

  (3)烊化:膠質藥物如鹿角膠、阿膠等,不宜與其他藥共煎,需要另外燉化,再兌入其他藥同服。

  (4)沖服:不宜煎煮的藥物(如元明粉),液態藥物(如竹瀝、薑汁等),宜用開水沖服或與其他藥液混合即可。

  (5)單包:部分藥物需要用紗布包裹後再跟其他的藥物放在一起煎煮(如車前子、辛夷花等)

  六、喂藥方法

  一般要求飯前或飯後一個小時服用。需要說明的是多數中藥湯藥口感欠佳,有經驗的專業的兒科中醫大夫所開的藥3-4歲以後的寶寶通過鼓勵,大多數可以自己主動服用,但是3歲以前的寶寶,開始服藥時大多數需要灌藥,灌藥需注意方法,一定不要盲目硬灌,引起嗆咳,出現危險。一般的方法是:需要二到三人合作,一人抱住寶寶,雙腿夾住寶寶的腿,雙手抱住寶寶的軀幹和上肢固定,使寶寶的身體與水平面呈45度夾角,第二個人負責固定寶寶的腦袋,注意避免用暴力,防止損傷寶寶的頸部,第三個人用小勺或者是喂藥器或者是醫用5毫升注射器,趁著寶寶張嘴呼吸或者哭鬧時,從嘴角向寶寶嘴裡“滴藥”,一定要少量,開始時就是一滴一滴的讓寶寶適應味道,當他會配合時,慢慢增大每次的藥量。絕對避免捏著寶寶的鼻子硬灌,出現嗆咳,導致危險。

  其他的注意點:

  1、儘量自己煎煮,治病如果有一顆虔誠的心,病才能好更快。

  2、不同的藥味本身即有不同的治療作用,所以一般的藥物如果通過做工作寶寶能自己服藥,儘量不要新增甜味劑,但是部分特別敏感的3-5歲的小兒,為了增加他的適應性,可以適當加一點冰糖,略有甜味即可,注意沒有醫生的要求,不要隨意新增蔗糖、蜂蜜等。

  3、服用中藥時一定要注意按照醫生的要求忌口。一般服藥時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進食過甜、過鹹、過涼、過酸過分油膩以及魚蝦肉蛋奶等高蛋白的食物。

  4、藥後嘔吐:中醫認為“失藥不失性”,服藥後嘔吐並不一定都是壞事,特別是咳嗽痰多的小兒,可以促進排痰,筆者的經驗,咳喘明顯的寶寶,喂藥後寶寶嘔吐的,症狀緩解的會明顯增快,因此不要擔心,注意每次喂多少是一定的,有的寶寶喂藥後嘔吐,不要追加,但是如果寶寶反覆頻繁的嘔吐,伴有精神差,要注意及時複診諮詢醫生。

  5、腹痛腹瀉:部分消化功能弱的寶寶,用藥後特別是應用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時,寶寶出現腹部不適,或者腹瀉的表現,一般適當減少藥量,或者在煎藥時加入幾片生薑、大棗即可,如果腹痛腹瀉明顯,最好及時複診,調整藥方或對症處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