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大小孔區出現壓痛是坐骨疝的臨床表現之一,腹腔臟器或組織經坐骨大孔、小孔脫出的,稱坐骨疝(sciatichernia)。引起坐骨大小孔區出現壓痛的原因有哪些?
骨盆是由後方的骶骨尾骨和兩側髖骨借骨連結而構成的堅強骨環。骨盆的骶結節韌帶、骶棘韌帶與坐骨大切跡圍成坐骨大孔(greatersciaticforamen),而與坐骨小切跡圍成坐骨小孔(1essersciaticforamen)。坐骨大孔的上界及前面是髖骨,後面為骶結節韌帶,下界為骶棘韌帶通過此孔,有梨狀肌,在其上方有臀上神經和血管通過,在其下方有坐骨神經、臀下神經、陰部神經和血管穿出。坐骨小孔前面為坐骨結節上界是坐骨棘和骶棘韌帶,後面是骶結節韌帶,通過此孔的有陰部神經和血管,以及閉孔內肌腱。
坐骨大孔或小孔周圍肌肉因麻痺或損傷出現薄弱區時,在腹內壓增高情況下下腹部及盆腔中的臟器即可由此疝出。
經腹入路手術病人取仰臥頭低位,下腹部正中或旁正中切口進腹。用鹽水墊將盆腔腸管推向頭側,尋找疝囊。疝囊內口通常在闊韌帶的後方,男性也在相當的位置。還納疝內容物,翻轉疝囊,然後貫穿縫扎囊頸部,切除疝囊,或把多餘的疝囊填塞在坐骨孔中。絞窄性疝可用手指輕柔地擴張疝環口,或避開神經、血管,小心用刀將狹窄環口稍稍切開後,牽拉腸管復位。必要時由助手在臀部加壓協助。復位後,檢查腸管活力,進行相應的處理和引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