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副主任醫師 歐少陽

  詢問病史和臨床評估

  1、稀便情況瞭解嬰兒排便次數,大便性狀,每次大便量,排便與進食的關係;大便是否帶有黏液、膿血;如大便帶血,是鮮紅色還是暗紅色。

  2、伴隨症狀嬰兒是否伴有煩躁哭鬧、噁心或嘔吐、發熱,有無面板及呼吸道的過敏症狀和體徵(皮疹、發作性咳嗽等)。必要時進行大便常規及潛血試驗檢查。

  3、餵養情況瞭解其餵養方式、餵養次數、餵養量;近期是否新新增或更換配方奶,近期是否新增新的食物;嬰兒餵養器具的清潔和消毒情況(包括奶瓶、碗、勺、杯等)。

  4、生長髮育瞭解胎齡、出生體質量、稀便發生前的體質量和身長、目前的體質量和身長,評估有無體質量、身長增長不良及生長髮育遲緩。

  5、個人及家族史瞭解近期的患病及藥物治療情況,是否有反覆泌尿道感染史,胃腸道疾病(結腸息肉、炎症性腸病等)以及其他疾病(過敏性疾病,甲狀腺、甲狀旁腺疾病)的家族史等。

  危險訊號

  有以下症狀之一者,應考慮存在病理情況,

  1、胃腸道感染性疾病、牛奶蛋白等食物過敏、炎症性腸病等,需及時轉診或會診;

  2、膿血便、黏液便;

  3、水樣便,且排便量大;

  4、輕度脫水(精神狀態稍差,面板彈性尚可,黏膜稍有乾燥,前囟、眼窩稍有凹陷,肢端尚溫暖,尿量稍少,脈搏和血壓正常);

  5、發熱,持續時間>2周;

  6、頻繁嘔吐;

  7、伴有溼疹、發作性咳嗽等過敏症狀;

  8、生長不良(身長、體質量增長不良)。

  安撫教育

  大便較稀,但每次排便量較少,而且體質量、身長增長速度正常並且不伴有其他嚴重症狀的嬰兒可以繼續觀察,繼續餵養。部分新生嬰兒(尤其是母乳餵養兒)每晝夜大便次數可達6~7次,每次餵養時均會排出少量大便,這可能與嬰兒肛門括約肌發育不完善有關。

  嬰兒大便中摻雜奶塊或其他未消化食物並不少見,與嬰兒腸道發育不成熟、消化和吸收能力不足有關,切忌因稀便或大便帶食物殘渣而限制嬰兒進食。

  護理指導

  細心護理臀部。便後以清水清洗肛周,用柔軟毛巾吸乾臀部,並塗抹護臀膏。指導家長正確清洗和消毒嬰兒餵養器具。

  餵養指導和飲食干預

  提倡母乳餵養,乳母飲食均衡,避免過於油膩。

  對配方奶餵養兒可嘗試使用較低乳糖配方奶或其他特殊配方奶。適當降低乳糖的配方奶可減少嬰兒因乳糖不耐受而導致的產酸、產氣增加,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稀便,但注意無乳糖配方奶或較低乳糖配方奶不適合長期應用。

  在繼續母乳餵養的基礎上適時合理新增輔食,從泥糊狀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切忌因稀便或大便帶食物殘渣而限制嬰兒進食。對於高度懷疑因牛奶蛋白過敏而引起稀便的嬰兒,應轉診至專科,或按照《中國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診治循證建議》(中華兒科雜誌,2013年第51卷第3期)等進行診斷和干預。

  對於高度懷疑急性腹瀉病的嬰兒,應轉診至專科,或按照《兒童腹瀉病診斷治療原則的專家共識》(中華兒科雜誌,2009年47卷第8期)等進行診斷和干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