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脊柱外科 主任醫師 王巖鬆

  頸椎小關節綜合徵是一組症狀的總稱,包括頸部、頭部、肩部以及臨近上肢的疼痛,疼痛的區域並不符合神經皮節分佈。這種疼痛表現為鈍痛並且不是那麼清晰。疼痛可以是單側或雙側,認為是因為小關節的病變造成的。  

  頸椎小關節綜合徵的疼痛可以因為頸椎的屈、伸、側屈加劇。患者常常在早晨活動後疼痛加重。每個小關節接受兩個節段的神經支配;接受對應節段和上一節段背支纖維的支配。

  症狀和體徵

  大部分頸椎小關節綜合徵患者會有頸椎旁肌肉的深部壓痛,還會有肌肉痙攣。患者常表現為頸椎活動範圍受限,並且會在頸椎前屈、後伸、側屈、旋轉時感到疼痛。頸椎小關節綜合徵一般不會有運動或者感覺的障礙。  

  C1-2的小關節受累,疼痛會放射到耳後部和枕部。

  C2-3小關節受累,疼痛會放散到前額和眼部。

  C3-4小關節引起的疼痛會向上放散到枕部下方,向下放散到頸部後外側。

  C4-5小關節引起的疼痛會放散到頸根部。

  C5-6小關節引起的疼痛可以放散到肩部和肩胛間區域。

  C6-7引起的疼痛可以放散到岡上窩和岡下窩區域。

  輔助檢查

  在五十歲左右的人群中,幾乎所有的人在頸椎X線平片上都會表現出小關節的異常。對於所有懷疑頸椎小關節綜合徵的患者都應該行MRI檢查。但是,所有影像檢查只能做一個可疑的診斷,如果要進一步確定是哪個小關節引起的疼痛,做診斷性注射治療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頸椎小關節綜合徵的診斷存在疑慮,需要行實驗室化驗檢查來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包括血常規、血沉、抗核抗體、HLA-B27抗原以及生化等。

  鑑別診斷

  頸椎小關節綜合徵是一個排除性診斷,需要結合病史、查體、影像學檢查以及診斷性注射等。和頸椎小關節綜合徵症狀相似的疾病包括頸部軟組織疼痛、頸部滑囊炎、頸部纖維肌炎、關節炎、頸部神經功能紊亂等。

  治療方法

  頸椎小關節綜合徵的治療最好將多種方式結合起來。熱敷、按摩、結合非甾體類抗炎藥的肌肉放鬆等物理治療是合理的起始治療方法。  

  下一步合理的治療是頸椎小關節阻滯。內側支的背支以及小關節內的局麻藥物加激素的注射治療對於緩解症狀非常有效。頸椎小關節阻滯常常和寰枕阻滯聯合應用治療疼痛。儘管寰枕關節在解剖上來看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小關節,但是操作技術與小關節阻滯類似。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