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主治醫師 王明春

  很多人認為,“咕嘟咕嘟”小火慢燉的各種湯,燉得越久營養越豐富。先喝湯佔了胃的空間,也能讓人有飽腹感,吃正餐的時候能少吃點兒,就順便減肥了。面對這流傳甚久、影響甚廣的所謂“俗話”。對嗎?喝肉湯可以“補營養”其實是人們長久以來的一個大誤區。

  大量研究表明,肉湯裡面的營養價值不足肉本身的一成。湯的營養全部來自原料,原料中有水溶性的營養素和非水溶性營養素,水溶性維生素C、礦物質會少部分進入湯內,非水溶性的蛋白質90%—93%仍留在肉裡,湯裡僅有一些氨基酸碎片,湯裡的營養素含量不足總量的10%。

  另外,肉湯中嘌呤含量高,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偏高的人都應慎食。

  很多人迷戀乳白色、濃稠的湯汁,其實,“奶湯”實為乳化脂肪。比如,在熬製魚湯的過程中,烹調油中的脂肪及魚肉中所含的脂肪組織被粉碎成了細小的微粒,而卵磷脂、明膠分子和一些蛋白質起到了乳化劑的作用,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這樣就使得湯汁濃白,最終成了“奶湯”。所以,“奶湯”就是乳化脂肪,常喝無益。

  那麼,怎麼喝湯才能既吸收營養又避免體重增加呢?

  老百姓家中常見的湯一般有5種,其營養也有所不同,肉湯包括排骨湯、豬蹄湯等,是國人比較喜歡的湯,這類湯中的營養素豐富,比如蛋白質、維生素等,但肉湯中的脂肪含量很高,尤其對心血管有害的飽和脂肪含量更高,因此這類湯不要經常喝;魚湯,比如鯽魚湯等,本身脂肪含量少,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高,容易被人體吸收,營養成分高;蘑菇湯,各種營養素含量都很豐富,尤其還含有菌類多糖,對提升免疫力很有幫助;養生湯,比如花旗參烏雞湯等,這類湯對身體有一定的滋補作用,但由於個人的體質不同,其原材料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食用;蔬菜湯,如紫菜蛋花湯等,這類湯的烹調時間短,其營養與烹調材料的種類和數量有關。

  餐前喝湯可以讓水在胃裡充個“水飽”,使人用餐時不那麼急迫。國外研究發現,餐前喝湯可以讓一餐中的食量降低15%,有利於預防肥胖。如果想飯後喝湯也未嘗不可,但是之前不能吃太飽。但無論什麼時候喝湯,湯裡一定要少油少鹽。

  不同人群在喝湯上也有所側重,胖人可在餐前20—30分鐘喝一小碗清淡、少油的蔬菜湯,能增加飽腹感;高血壓患者喝湯要限鹽;痛風患者不適合多喝肉湯、魚湯、海鮮湯等動物性食品的湯,因為其中的嘌呤含量較高;胃腸不好、食慾不振的人通常脂肪消化能力也比較弱,如果要喝肉湯等,應該先去掉湯裡的大部分浮油。

  健康喝湯,做法也很重要。不少人對熬湯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覺得煮得越久,食材裡的營養物質就越容易溶解到湯裡。其實,在食材允許的情況下,熬湯的時間一定要儘可能短。在湯中加入蔬菜應隨放隨吃,以減少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的損失,且水面要沒過蔬菜,以和空氣隔離,從而減少營養損失。此外,煲湯前別急著調味,喝之前再加少許鹽和生抽醬油,這樣做有利於限制鹽的攝入。此外,濃湯寶中也含有大量的鹽,熬湯時儘量不要使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