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生活中存在著一種有趣而發人深思的現象:如果是肚子痛,哪怕是輕微的小疼痛,足以讓人緊張不已,於是四處求醫。但是換成了腳痛,大多數人都是能忍就忍,覺得腳痛而已,沒什麼關係。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人體的任何一個地方出現疼痛,無論是腹痛,或是腳疼,都不容忽視,我們應該重視腳痛,愛護自己的腳,就像我們重視腹痛,愛護自己的胃腸一樣。
首先,要向大家解釋一下疼痛的定義,“痛”是指病人身體內部的傷害性感覺。現代醫學所謂的疼痛,是一種複雜的生理心理活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它包括傷害性刺激作用於機體所引起的痛感覺,以及機體對傷害性刺激的痛反應。痛覺可作為機體受到傷害的一種警告,引起機體一系列防禦性保護反應。
所以,我想大家都應該瞭解到,疼痛,是一種人體健康出現問題時的警告,疼痛是上帝給予人類最美的禮物之一,我們怎能置上帝的警告不顧而繼續忽視你的“腳痛”呢?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當你的足部發生疾病時,我們的人生又如何能走得更遠、更精彩呢?足踝部的病變有很多類,不可能三言兩語地在此欄目說得清楚,然而,大部分足部的疾病都可表現為足踝部的疼痛。下面,將列舉足踝部的一些常見疾病分類:
1、發育與畸形性疾病:主要為扁平足、高弓足、蠟樣骨病等。
2、炎症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又可分為系統性與區域性性的炎症。系統性的炎症性疾病包括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現、銀屑病性關節炎等;區域性炎症性疾病包括跟腱炎、跖筯膜炎、跟骨後滑囊炎等。
3、神經源性疾病:踝管綜合症、前跗管綜合徵、趾間神經瘤等。
4、腫瘤: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神經纖維瘤等。
5、其他:踝關節撞擊綜合症、足部感染、踇外翻及踇囊炎、雞眼、跖骨頭骨軟骨病等等。
在這裡,我們要強調的是,上述的疾病分類不可能囊括所有的足踝部疾病,但是,以上的疾病都可以表現為足踝部的急性或慢性疼痛。出現了足踝部疼痛時,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過於緊張,胡亂投醫,應該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特別是一些足部惡性腫瘤如足部滑膜肉瘤,如不早期診斷,很可能危及生命。如果當地沒有足夠經驗的足踝外科醫生,也許會出現漏診或治療不到位的情況,此時,大家應諮詢一些專業的足踝外科專家,以免耽誤病情而出現災難性的後果。當然,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足部的惡性疾病,機率極小。
最後,在這裡介紹一種在年輕並且愛穿高跟鞋或尖頭鞋女性中相當常見的一種疾病:踇外翻。
後天因素引起的踇外翻與穿高跟鞋或尖頭鞋有很高的相關性,外翻的原因是因穿了不合適的鞋子所造成的,通常因穿的鞋跟太高、過尖及過窄的鞋,使腳跟不易固定,對腳趾造成擠壓摩擦及壓迫,不但影響腳趾的伸展與活動,造成不適及疼痛,還會破壞了原本三個立足點的功能,而行走時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腳趾會因身體重量壓迫逐漸變形,就會造成踇外翻的現象。踇外翻並非像其名字暗示的那樣是一個單一的病變,而常常是伴有其餘足趾畸形和症狀的足踇趾序列的複合畸形。
在早期,踇外翻可表現為足踇趾關節周圍的紅腫、疼痛,此時大多患者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踇趾關節部位稍稍增大,影響外觀,此時若及早進行手術治療,只需做一些軟組織或簡單的截骨手術就可以解決疼痛與外形的問題。如果忽視了早期的這種程度較輕的疼痛,任由疾病進展,最終可能造成大踇趾關節的脫位、第二足趾關節的騎跨畸形、踇趾疼痛加劇、足底出現疼痛而無法行走等等,當發展成為嚴重的踇外翻時,簡單的截骨手術與軟組織手術已經不能糾正畸形,恢復足趾正常的負重,就要進行關節的融手術,最終會丟失了一個甚至是兩個足趾的關節,到那時,就無法再穿上美麗的高跟鞋了,更重要的是,足趾的運動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降低生活的質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