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主任醫師 熊露

  防治原則,是預防疾病發生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在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以辨證論治為診治原則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順應自然《靈樞·邪客》說:“人與天地相應。”即言人體的生理活動與自然界的變化規律是相適應的。人們要了解和掌握自然變化規律,主動地採取養生措施以適應其變化,這樣才能使各種生理活動與自然界的節律相應而協調有序,保持健康,增強正氣,避免邪氣的侵害,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2、養性調神七情太過,不僅可直接傷及臟腑,引起氣機紊亂而發病,也可損傷人體正氣,使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減退。所以,調神養性,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方面。《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即言心的生理特徵是喜寧靜,心靜則神安,神安則體內真氣和順,就不會生病。要做好養性調神,一是要注意避免來自內外環境的不良刺激,二是要提高人體自身心理的調攝能力。

  3、護腎保精中醫歷來強調腎精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性,因精能化氣,氣能生神,神能御氣、御形,故精是形氣神的基礎。體現在養生上,即有護腎保精的主張。夫妻間正常的性生活,是生理所需,若性生活得不到滿足,每易形成氣機鬱滯之證。但性生活要消耗腎精腎氣,而腎精腎氣,關係到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等功能及機體陰陽平衡的調節,性生活過度,必致腎精腎氣虧損而使人易於衰老或患病,故中醫學將房勞過度看作是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4、體魄鍛鍊《呂氏春秋·達鬱》以“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為例,闡釋了“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的道理。中醫學將此理引入養生保健之中,認為鍛鍊形體可以促進氣血流暢,使人體肌肉筋骨強健,臟腑功能旺盛,並可藉形動以濟神靜,從而使身體健康,益壽延年,同時也能預防疾病。傳統的健身術如太極拳、易筋經、八段錦以及一些偏於健身的武術等,即具此特色。

  形體鍛鍊的要點有三:

  1、運動量要適度,要因人而宜,做到“形勞而不倦”;

  2、要循序漸進,運動量由小到大;

  3、要持之以恆,方能收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