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內科 主任醫師 朱翠玲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立冬過後,天明顯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顯得更加重要。

  冬天來了,心血管疾病高發:

  立冬之後,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非常敏感,應當特別注意保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睡前用熱水泡泡腳;颳大風時最好不要迎風行走。

  冬季氣溫逐漸降低,使人體血管收縮,易導致血液流通受阻,血管阻塞,從而誘發心血管病的發作和復發,如心肌梗死,更極端德後果可導致“猝死”。廣大居民,特別是中老年朋友須積極預防。

  冬季之所以成為心血管疾病的“溫床”,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天氣寒冷

  在低溫下,血管會收縮,造成重要的臟器缺血缺氧,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如果補水不足,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引發血栓等病症。晝夜溫差大導致人體對於晝夜冷熱的變化不易適應,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功能容易出現紊亂,可能誘發急性病症。

  第二:氣候乾燥

  口、鼻等部位的乾燥很容易為細菌大舉入侵提供通道,而呼吸道纖毛功能減弱,也使得病菌不易排出,增加了發病機率。

  第三:膽固醇

  高膽固醇血癥離冠心病只有一步之遙,膽固醇水平也呈季節性變化,冬季膽固醇水平最高,夏季最低。冬季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升血壓激素水平上升,導致血壓升高和易波動,老年人更明顯。

  第四:“貓冬”習慣

  這一習慣讓很多人在冬季久坐不動,冬季室內通風不良,房間溼度不易控制,加之南方多數家庭缺少供暖設施,室內溫度低,造成血液迴圈不暢,人體新陳代謝紊亂、容易誘發心血管等病症。

  立冬後,氣溫明顯下降、空氣汙染、感染性疾病以及身體生理功能變化而導致如下心腦血管疾病高發:

  (1)高血壓;

  (2)心肌梗死和心絞痛;

  (3)房顫和室性心律失常等;

  (4)缺血性腦卒中和腦出血;

  (5)主動脈夾層;

  (6)下肢靜脈血栓和肺栓塞。

  其中心肌梗死、肺栓塞、腦卒中及主動脈夾層等危重症所致猝死發生率會大大增加。

  安全過冬,要注意一下幾點:

  1、規範用藥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按時、規範用藥,並要根據氣候變化,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控制各種慢病的復發,尤其要控制好血壓。

  2、注意保暖

  血管尤其是冠狀動脈冬季寒冷時容易收縮、痙攣,發生供血不足,並可能導致栓塞。

  3、適當運動

  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控制好運動量,老人睡醒時不要急於下床,先在床上躺一會。心血管病患者不宜晨練,運動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清晨人體血管應變力最差,是急性心梗發生的高峰時段,冬季要等太陽升起來之後再去鍛鍊,此時,溫度回升,可避免機體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發病。

  4、合理膳食

  低鹽低脂飲食,成人每人每日攝鹽量宜小於6克,多食用含膳食纖維充足的食物。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誘發心血管疾病,因此冬季進補一定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冬季氣候乾燥,早起或臨睡前最好喝杯溫開水,這樣利於稀釋血液,還可以預防便祕。

  5、心態平衡

  情緒激動是心血管病的大忌,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放寬胸懷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