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治醫師 焦學龍

  胃腸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類胃腸道間葉來源腫瘤,屬於軟組織肉瘤。根據西方國家統計,GIST年發病率約為1-2/10萬,約佔全部肉瘤的1/5,已經成為最常見的單一肉瘤型別。

  重新認識本病有賴於1998年日本學者對於其發病機制的發現,使這種相對特異性表達KIT蛋白的少見腫瘤從許多胃腸道間葉來源腫瘤中區分出來,到現在已經超過15個年頭。近年來,隨著診治病例的增多和經驗的積累,發現無症狀或手術中偶然發現的小GIST並不少見。

  自2006年開始,多個病理研究證實,直徑小於或等於1 cm的胃GIST在中老年人中常見,發現率可達3%~35%。顯著高於臨床GIST的發病率。這些小體積GIST近年引起了臨床醫生的關注。本文就目前對小GIST的認識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小GIST概念的演變和流行病學

  如何定義小GIST本身就存在爭議。西方學者較早就已經發現,在家族性GIST或與GIST相關的綜合徵包括I型神經纖維瘤病(F-I)及Carney三聯徵等普遍存在Cajal間質細胞(interstitial cell ofcajal,ICC)增生,這些鏡下可見的帶狀連續分佈的ICC增生細胞均為GD117陽性。

  其中的GIST常表現為多發病灶,很可能就來自於部分的增生ICC。而早在1988年,日本學者就通過對胃切除標本連續切片檢查的方法,發現鏡下微小平滑肌瘤(microleiomyomas)的檢出率達到16.4%( 46/286)。受此啟發,2006年,Kawanowa等以每隔5 mm作連續切片的方法,檢查了100例胃癌全胃切除標本,發現35例(35%)共50個鏡下GIST結節。

  該作者稱之為“微小GIST(microscopic GIST)”。這些GIST平均直徑1.5( 0.2-4.0) mm,90%位於胃上部,均由梭形細胞構成,未發現核分裂,CD117陽性。同年,德國病理學家Agaimy等發現下段食管癌標本中CD117陽性的“ICC增生”結節檢出率達9.1% (7/77)。

  2007年,Agaimy等又報道,通過屍檢發現的胃GIST結節更常見,達22.5% (22/98),這些小結節均通過仔細巨檢發現,再經切片染色證實。所有結節都位於胃中上部,同樣為梭形細胞,CD117陽性。該作者為區分這類GIST小結節,把通過鏡檢發現的小結節稱為“ICC增生”,巨檢發現的小結節稱為“GIST微瘤”(GIST tumorlets)。

  這些微瘤KIT突變率為46%,PDGFRA為4%。緊接著,美國梅奧診所聯合匹茲堡大學和MD Anderson癌中心病理科再次對150例食管下段癌和食管胃結合部癌標本重新鏡檢,證實這些標本中GIST小結節常見,達10%(15/150),這部分GIST平均直徑1.3(0.2-3.0) mm,全部為梭形細胞,CD117和CD34染色陽性。

  他們沿用1981年Takubo等對小於7 mm的形似粟粒(millet seeds)的食管平滑肌瘤所稱“seedling”形容這樣的鏡下GIST結節,並等同於Agaimy等所稱之“ICC增生”結節:同時,他們進一步指出,這些散發、孤立的“seedling GIST”區別於與攜帶種系突變的家族性GIST或GIST相關綜合徵中呈帶狀連續的ICC普遍增生。

  為進一步瞭解消化道其他部位小GIST的分佈情況,2008年,Agaimy等再次對近7000例結直腸切除標本的病理切片(平均每例5張蘇木精一伊紅染色玻片帶有固有肌層)重新複檢,其中右半結腸切除的標本包含迴腸組織,結果顯示,來自迴腸遠段和結腸的鏡下GIST發現率僅約0.1%。因此,Agaimy等棄用ICC增生而改用MicroscopicGIST定義這些偶然發現的鏡下GIST。

  2010年,義大利35所病理中心從929例臨床切除的原發GIST中篩選出170例直徑小於2 cm的小GIST,其中胃115例,小腸39例,結直腸10例,中位大小為1.1(0.2-2.0) cm 。該研究是為數不多的、且樣本量較大的回顧性研究,並且比較了小於或等於1 cm與1-2 cm兩類小GIST的臨床病理特點。

  作者把小於或等於1 c.m者稱為“micro GIST”,而1-2 cm者稱為“milli GIST”。2011年,瑞士的病理學家使用與Agaimy等近似的方法,對578例屍檢胃標本進行仔細巨檢,發現了17例(2.9%)被其稱為“Minute GIST”的細小GIST。

  這些GIST平均直徑9.8(5-55) mm,除外1例5.5 cm的GIST,其餘“Minute GIST”也都為梭形細胞,呈現無核異形和核分裂的鏡下良性形態特點,並且KIT突變率64%( 11/17),PDGFRA突變率6% (1/17) 。

  NCCN指南在2010年首次出現胃小GIST的處理建議,把小於2 cm的胃GIST稱為“very smallGIST”。而在新修訂的2013版中國專家共識中,則首次明確定義微小GIST(見本期第393-398頁),並提出,直徑小於或等於1cm的GIST稱為微小GIST,通過對上述系列研究的梳理,筆者認為,我國共識以1 cm為界限定義“微小GIST”是合理的。而把小於2 cm的GIST統稱為“小GIST”。

  二、小GIST的生物學行為

  儘管前述各國病理學家對於小GIST的研究方法不盡相同,但無論是來自胃腸癌的標本或是屍檢標本,也無論是通過巨檢、鏡下複檢、又或是全標本連續切片鏡檢,我們發現,幾乎所有來自胃的微小或小GIST均由梭形細胞構成,鏡下未見核異形和核分裂,形態學呈良性。

  並且Agaimy等發現,49%的屍檢胃微小GIST存在中央萎縮鈣化,且在部分病例的胃底組織可見單純的萎縮鈣化小結節,懷疑後者由前者演化而來,故推測絕大部分此類良性的微小GIST將最終退縮緩解。我們已經知道,KIT和PDGFRA突變是GIST發生的關鍵事件。

  但早期檢測的樣本全部來自進展期GIST。Corle ss等在2002年為探討GIST的突變狀態是否與腫瘤發展和分級相關,首次針對微小GIST進行了突變檢測.13例標本來自屍檢或臨床偶然發現,鏡下呈良性形態(無核異形和核分裂);

  結果顯示,84.7% (11/13)都能檢測到KIT基因突變。這些研究提示,KIT或PDGFRA突變是GIST發生的早期關鍵事件,好比APC基因的缺失導致結直腸腺瘤一樣:而從亞臨床的微小GIST發展成為臨床病灶應該還存在其他的未知因素,可能涉及另外的癌基因啟用、抑癌基因失活或表觀遺傳改變。而微小GIST的發生明顯傾向胃中上部,則又可能牽涉到其他的內外未知因素。

  臨床上,關注小GIST的長期隨訪研究並不多。來自美軍病理研究院(Armed Force Institute ofPathology,AFIP)的系列大宗病例隨訪研究顯示,不同部位的原發侷限性GIST,復發風險不同,見表1。Miettinen等回顧分析1765胃GIST,其中116例GIST小於或等於2 cm且核分裂象小於或等於5/50HPF的患者,無一復發或發生GIST相關死亡:8例GIST小於或等於2 cm而核分裂象大於5/50 HPF者,也沒有復發或死亡,但例數較少,難以評價。

  在906例空迴腸GIST回顧研究中,69例小於或等於2 cm且核分裂象小於或等於5/50 HPF的患者無復發或死亡:而2例小於或等於2 cm、核分裂象大於5/50 HPF者,1例死亡;因此,後者歸入高危,但註明病例數少。

  來自義大利的170例小GIST回顧分析發現,微小GIST的核分裂指數都極低,只有0.07_0.18/mm2(約相當於10個高倍視野),而到1 cm以上的小GIST,核分裂指數就增至0.43 -1 .04/mm2,與中位直徑8 cm的一組報道中,核分裂指數接近( 0.56/mm2)。

  長時間隨訪發現,僅有1例1.5 cm的直腸GIST(核分裂象大於5/50 HPF)者和1例小腸2 cm GIST(核分裂象0)者術後發生復發轉移。

  我們以往一直認為,所有GIST均屬於潛在惡性或惡性。很可能忽略了這部分亞臨床的小GIST。NCCN指南2013版首次引用AFIP風險評估分類(與表1資料一致),對胃和小腸原發侷限性GIST術後復發風險進行分別評價,並首次提出胃和小腸2 cm以下且核分裂象小於或等於5/50 HPF的小GIST均屬良性GIST。

  而我國2013版GIST共識也緊隨其後,病理部分引用WHO對GIST定義涵蓋的良性至惡性,同時增加了AFIP風險評估作為參考(見本期第393-398頁)。從現有文獻中,我們不難發現,對於偶然發現的胃小GIST報道較多,例數也不少;但其他部位小GIST隨訪資料就較少。

  從有限的資料中,我們可以認為,對於胃的小GIST,若核分裂象小於或等於5/50 HPF可視為良性,無術後復發風險:而核分裂象大於5/50 HPF者由於病例數少,而不足以評價惡性危險度。對於小腸和直腸小GIST,儘管病例數較少,但核分裂象小於或等於5/50 HPF也存在低度復發風險;而核分裂象大於5/50 HPF者,儘管病例數少,但有明確復發的病例記錄,應該視為高度復發風險。

  三、小GIST的臨床處置

  以上Agaimy等的研究印證了我們平常臨床所見,胃的小GIST明顯比腸道更常見。NCCN在2010年就對小於2 cm的胃GIST提出了單獨的處置意見。我國2013版共識也基本與其處置意見相仿:對這些擬診的小GIST應行超聲胃鏡檢查,如合併內鏡超聲的不良因素(邊緣不規則、潰瘍、強回聲和異質性)應考慮手術切除。

  否則,可間隔6-12月複查超聲內鏡,暫不手術(見本期第393-398頁)。結合前述,絕大多數的胃小GIST鏡下呈非侵襲性形態,生物學行為表現為自限性生長。只對出現內鏡超聲的不良因素而提示其生長較為活躍的小GIST進行切除,而其餘多數進行隨訪觀察應該是安全合理的。

  多數胃小GIST可能伴隨終生或自行萎縮退化,並不需要積極地外科干預。而對於小腸或結直腸擬診的小GIST,筆者認為,應該積極手術切除。但我們對這些部位的小GIST的認識仍然有限,除了病例數不多以外,加上許多既往報道的小腸部位小GIST,均為腹部惡性腫瘤手術時偶然發現,患者往往死於其他腫瘤,而無法真正瞭解這些小GIST的惡性風險。

  而且,無論核分裂象多寡,小腸小GIST切除有過復發轉移的記錄。因此,對於這些部位的小GIST,傾向於更積極的早期手術治療。而對於術中偶然發現的可疑小GIST,無論部位,都應儘可能予以切除。

  區域性切除是小GIST的主要手術方式,但具體術式應根據腫瘤部位和生長方式決定。手術原則仍是保證腫瘤的完整切除和陰性切緣。無論是否應用腹腔鏡手術,胃的內生型小GIST可於術前或術中內鏡定位,以便準確切除。近年來,國內關於內鏡下治療胃小GIST的討論十分熱烈。

  理論上,GIST區別於胃癌,其組織起源於固有肌層,一般內鏡下切除很難確保切緣陰性,切除太深又有穿孔之虞。NCCN指南一直沒有內鏡下GIST治療的相關表述。我國姚禮慶等對胃和食管胃結合部GIST予以內鏡和雙鏡切除進行過大量的探索和嘗試。

  但2013年,柳葉刀雜誌的GIST述評仍然提出不能採用內鏡切除食管和胃GIST。無論使用內鏡、腹腔鏡、雙鏡聯合或傳統開放手術,GIST外科治療的基本要求是必須保證手術安全,同時滿足GIST手術切除原則。鑑於缺乏內鏡治療GIST的長期隨訪資料,我國共識建議,此項技術應僅限於在經驗豐富的內鏡中心進行探索性治療和研究,不作常規推薦。

  綜上所述,面對小GIST這一特殊GIST亞類,我們仍然一知半解,臨床處置仍存爭議。相信國內對於小GIST的熱切關注必然帶來新的研究發現,而有助於瞭解我國人群不同部位小GIST的發生情況,並最終解開微小GIST如何發展成為臨床病灶的具體過程之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