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為何會導致視網膜病變?
就是因為血糖升高導致視網膜的微血管發生了病變,所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會對視力會造成損害。但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會有所不同。如果病變發生在視網膜的周邊區域,患者就不會有明顯的視力損害,往往在體檢時才會發現病變。但是有一部分患者的病變發生在視網膜最重要的部位,比如視神經或者黃斑區還有後極部,病變發生在這三個部位時,患者會出現嚴重的視力下降。患者會出現哪些症狀?
糖網患者會有視力下降,看東西變形等表現。還有患者眼前會出現一些飄浮物,感覺到一些黑影隨著眼球轉動等症狀,這其實是玻璃體的飄浮物,可能是出現了早期少量的眼底出血。糖網患者出現這些症狀並沒有先後順序,有些人先出現得是眼前有飄浮物,有些人先出現的是看東西變形。
糖網患者的視網膜發生了哪些變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眼底的表現有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滲出、棉絮斑以及微血管病變,還會出現視網膜血管的病變,會出現眼底動靜脈的改變造成大片無血液灌注的區域,而新生血管的出現是眼底災難性的病變。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會出現眼底的纖維增殖,導致視網膜脫離。而視網膜黃斑區的病變,主要表現為黃斑的水腫。新生血管繼續發展就會發生出血,如果出血量小就是視網膜前部或者深層出血,如果出血嚴重就會出現玻璃體出血,那麼患者就會看不見,甚至連手指頭都看不見。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新生血管膜會收縮牽拉視網膜,視網膜就會出現脫離。一般發展到纖維增生階段的時候,就需要進行玻璃體切割手術。如果患者此時還是沒有得到救治,再發展下去就會出現眼球萎縮,眼球就慢慢癟掉了。
打鐳射治療糖網靠譜嗎?
很多患者說:“大夫,我不想打鐳射。”因為是聽說很多病友打了鐳射以後,視力還不如之前,所以堅決不打鐳射,也不做手術。這裡要強調一點,當糖網進入增殖前期時,也就是視網膜已經有大片的無血液灌注區域,已經為新生血管的生長提供了條件,新生血管馬上要長出來了,就需要立即進行鐳射治療了。通俗來講,鐳射治療的原理就是“捨車保帥”。給視網膜周邊的無灌注區打上鐳射,減少能量消耗,使有限的能量全部供應給視網膜的中央部位,這時視神經和黃斑區就得到有效的保護。有患者在打鐳射之後會出現視力下降。那麼患者就感到很恐慌,疑惑是不是鐳射治療導致的?確實,這是鐳射治療的併發症,因為視網膜周邊打完鐳射以後,周邊的視神經全部死掉了,會導致患者視力下降,對比度、敏感度也會下降。但是,在這關鍵時刻,就需要捨車保帥,犧牲周邊視力保住中央視力。因為我們90%的視力是來自於中央視力,所以病變到了這一步就要做鐳射治療。打鐳射不是為了提高你的視力,而是為了保住現有視力。
黃斑水腫能進行鐳射治療嗎?
黃斑水腫也是可以打鐳射的,不過和全視網膜光凝的鐳射是不一樣的。黃斑區是眼底最關鍵的部位,出現水腫以後要打格柵樣鐳射。
打鐳射治糖網,這幾件事要注意!
打鐳射之前,血糖和血壓是否要控制穩定?
這個是必須的。鐳射治療之前要儘量使患者血糖和血壓控制穩定。
打鐳射疼不疼?
這是患者比較關心的問題。我們給患者進行全視網膜光凝治療之前,要用眼球表面的麻醉藥,就是點眼藥水。打鐳射一般在門診進行,點完麻醉藥之後,患者再進行治療就不會太痛苦,雖然會有針扎樣的感覺,但一般是可以耐受的。
打鐳射需要多長時間?一般打幾次?
視網膜薄如蟬翼,這樣的組織結構決定了在打鐳射的時候不能一次打完全部病變區域,而是要分次打,這是經過非常科學嚴謹的試驗得出的經驗。如果一次打完,往往炎症反應很重,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一般打鐳射分成四次進行,間隔7~10天打一次,一次鐳射治療的時間長短跟大夫的熟練度有關。
打鐳射後患者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鐳射治療之後,患者要避免劇烈運動、劇烈咳嗽、打噴嚏和便祕,也不要有劇烈的頭位變化,包括重體力勞動都應該儘量避免。另外,整個療程的鐳射治療結束以後一個月,一定要回來複查必要時做眼底熒光造影檢查。一個月複查時發現病情非常穩定,兩到三個月時再檢查一次。絕對不能打完鐳射以後不再檢查了。因為有些患者的血糖控制得不好,忽高忽低,就會給新生血管的滋生帶來條件。這些患者如果沒有及時複查,新生血管很容易乘虛而入。所以,打完鐳射之後依然要提防新生血管的再次出現,一定要定期散瞳查眼底,做眼底熒光造影的檢查。
治療糖網,還有其他方法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還可以選擇藥物治療,一般Ⅰ期和Ⅱ期的患者可以用一些改善微迴圈的藥物,來改善血管的結構和功能。另外,現在出現了抗新生血管藥物,這是新的治療方法。新生血管對於眼底病來說是災難性的表現,抗新生血管藥物可以直接讓新生血管萎縮,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治療方法。當病情到了最後一步,發生了玻璃體出血和視網膜脫離,就要進行玻璃體切割手術了。
糖網患者在生活中該注意什麼?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第一要控制好血糖、血壓和血脂,這“三高”一定要得到有效控制,否則即便治療效果很好,糖網依然會出現。第二,就是我上面反覆強調的定期複查。此外,不要劇烈運動,減少眼部震盪,注意休息。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