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整形美容外科 副主任醫師 盧丙侖

  三叉神經痛屬於面部的疼痛,一般是單側疼痛,偶有雙側疼痛,為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痛之一。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上升。
  三叉神經痛導致面頰、下面部或眼周出現銳性刺痛。這種疼痛可持續數秒至數分鐘。典型的三叉神經痛有如下特點:
  1、疼痛侷限於三叉神經分佈區(一側面部),一般以單側上頜支(額頭)、下頜支(口周鼻翼旁)多見,眼支少見。
  2、疼痛呈現突發突止的特點,間歇期時間長短不定,發作時較劇烈,如刀割、電擊樣、刺痛。
  3、往往存在扳擊點,輕觸扳擊點可誘發疼痛,扳機點一般位於鼻翼旁、口周等中線附近。另外咀嚼、講話、刷牙、面部接觸冷空氣、微笑、皺眉、扮鬼臉等因素可誘導疼痛發作。
  4、除少數有同側面部感覺減退外,一般無異常體徵。三叉神經痛呈現病程愈長,發作愈頻繁的特點,很少自愈,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影響較大。
  三叉神經痛需要檢查嗎?
  可能需要。通過了解症狀和體格檢查,醫師應該能夠告知是否存在三叉神經痛。他們會進行一些其他檢查來獲取關於病因的資訊。這些檢查包括腦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或CT掃描。這些影像學檢查能顯示腦部的影象。
  三叉神經痛根據病因的不同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生三叉神經痛是指臨床上無神經系統體徵,同時不存在器質性病變,約佔全部三神經痛的80%。目前認為,三叉神經被血管壓迫是三叉神經痛的主要原因。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多有明確的病因,如皰疹病毒感染後、外傷、多發性硬化、顱內腫瘤、血管畸形等。頭顱核磁共振成像(MRI)和三叉神經反射測試是鑑別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重要檢查手段。

  三叉神經如何治療?
  一般通過藥物來治療。醫師可使用不同型別的藥物來治療三叉神經痛。大多數情況下,醫師會開具一種通常用於預防癲癇發作的藥物,這些藥物能抑制引起疼痛的神經訊號。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主要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在美國神經病學會與歐洲神經病學聯盟共同提出的《三叉神經痛治療指南》中提到,藥物卡馬西平、奧卡西平仍作為一線治療藥物。其他藥物如拉莫三嗪、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抗癲癇藥物及巴氯芬、替扎尼定等非抗癲癇藥物可作為二、三線治療藥物。但是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較多,且長期使用藥物,療效會逐漸下降。可能會出現較多的藥物不良反應,如噁心、頭暈、共濟失調、肝功能損害、血細胞減少等,嚴重時影響患者的生活。
  對於大多數患者,藥物能幫助減少患者的三叉神經痛的發作次數並減輕疼痛程度。然而,如果藥物治療幫助不大或引起過多副作用,醫師會討論選擇其他治療方法。這些選擇包括不同型別的手術操作,如選擇微血管減壓術、伽馬刀放射治療、半月神經節射頻熱凝術等有創治療,以抑制神經和減少神經放電的可能性。這些手術治療可能有助於緩解症狀,但有時會出現副作用,包括面部麻木或疼痛。
  不能耐受手術,無法耐受藥物治療副作用的患者怎麼辦?有資料支援肉毒毒素注射可能對難治性三叉神經痛有效。

  2014年的文獻綜述鑑定了2項評估肉毒毒素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小型隨機對照試驗。最大型的試驗將42例藥物治療三叉神經痛失敗的患者隨機分配22人到接受A型肉毒毒素組,20人到安慰劑組(生理鹽水),將藥物注射至疼痛部位的面板或黏膜內。在12周時,同安慰劑組相比,分配至肉毒毒素注射組的患者表現出平均疼痛評分和疼痛發作頻率均顯著下降。
  此外,肉毒毒素注射組的有效患者數量(定義為疼痛評分減少50%及以上)顯著多於安慰劑注射組(68%與15%)。這是一個雙盲對照臨床研究,屬於一級研究。卡洛斯(Carlos)對12例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的疼痛區域及扳機點注射了A型肉毒毒素,劑量從20U~50U,結果發現有10例患者在注射後數分鐘疼痛就得到了緩解。此前這12例患者中有11例在服用抗癲癇藥,有4例進行過手術治療,均不能有效緩解疼痛,屬於難治性三叉神經痛的病例。因此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以嘗試用於治療難治性三叉神經痛。
  A型肉毒毒素治療三叉神經痛總體是安全的,副作用輕微且可逆。副作用包括肉毒毒素注射治療後患者出現面部不對稱、面部肌肉發僵感,注射部位瘀血、水腫等。副作用一般均為自限性,通常1~3周內自行緩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