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內科 主治醫師 張權

  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日”,今年3月12日是第15個“世界腎臟日”,主題為“人人享有腎臟健康——防治一體、平等關愛”。2020年的冬春之交,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亂了很多慢性病患者的生活節奏。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是慢性病患者中一個龐大的群體,據2020年2月13日剛發表在《柳葉刀》上的最新統計資料:2017年全球CKD患者人數達6.975億,佔世界人口的9.1%,其中,中國罹患人數已達1.323億。在最新的第六版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指出:而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在新冠威脅下,有腎病基礎疾病的患者該如何隨訪和保健呢?我們來聆聽腎病專科醫生的解答。
  CKD患者存在更多新冠肺炎風險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是感染的高發人群,其中最容易發生的感染就是呼吸系統的感染。究其原因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長期大量蛋白尿導致機體免疫球蛋白及補體的丟失,容易形成慢性營養不良;

  2、需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更加重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3、水腫發生,容易造成面板和粘膜等人體屏障的破損,給病原體增加感染機會;

  4、CKD患者普遍存在免疫應答異常:如我國最常見的IgA腎病就與黏膜免疫異常密切相關,臨床上多見IgA腎病患者長期伴隨上呼吸道感染(如:反覆發作的咽喉炎)。

  日前,我國科研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時主要經過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受體侵入細胞,因此表達ACE2的細胞或可作為靶細胞,易被新冠病毒感染,如肺泡二型(AT2)細胞。而腎小管細胞、間質細胞、膀胱尿路上皮細胞和睪丸輸精管細胞中ACE2均有高表達,因此,腎臟、膀胱、睪丸組織均為潛在的高風險器官。另有,臨床研究發現:冠狀病毒感染後引起的急性腎損傷並不少見,主要表現為腎小管損傷。機制根據現有研究,可能是由病毒直接介導,也可能由異常免疫反應釋放的細胞因子和其他因素間接引起。發生的患者主要表現蛋白尿、血尿、少尿、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以及腎臟影像學改變,CT可提示腎臟大小或結構改變,部分患者發展為急性腎衰竭。
  總之,CKD患者是新冠的易感人群,新冠病患也易出現腎損傷,同時腎臟還承擔著治療新冠藥物代謝的重要工作,因此,我們的“腎臟”正面臨著新冠肺炎的嚴峻考驗!
  科學防護中醫保健為腎友保駕護航
  在疫情威脅下,CKD患者更應加強預防,新冠患者也需要及時對腎損傷的監控。如疑似感染,必須及時至定點發熱門診就診,配合醫生流調和治療。那CKD患者如何科學防護,在這裡腎病專科醫生給到您一些建議:
  1、個人防護最關鍵:第六版診療方案中指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新冠肺炎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因此建議所有CKD患者必須做好個人防護: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日常中勤洗手,對工作環境定期消毒,在室內多通風換氣,避免在人群密集和較封閉環境長時間停留。

  2、飲食作息需重視:正確的起居習慣、健康的膳食營養和良好的心態是人體免疫系統正常工作、抵禦疾病風險的重要保障。CKD患者除了做好個人防護,還需要重視飲食起居和情志健康。建議勞逸結合,保證每天8小時充足睡眠休息;膳食多樣化,按時定量,能量分配合理,可以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提升抗病能力(腎衰患者注意血鉀監控),居家期間能量消耗少,更加要注意低脂低熱量飲食;不輕信謠言,減少恐慌,中醫認為“恐傷腎”,CKD患者久居家中可通過增加讀書、聽歌、八段錦等心身愉悅的方式提高起居質量。
  3、必要的隨訪和服藥需堅持:醫院是交叉感染的高危場所,腎病屬於慢性病,如病情平穩,僅有問題需要諮詢可以選擇網路諮詢方式和醫生聯絡,儘量避免出門就醫。如家中藥物空擋,可以委託家屬攜病人醫保卡和醫保本代配藥,切不能隨意亂停藥,比如部分腎病患者在服用激素,如果服用劑量大,忽然停用可能發生腎上腺危象。如病情變化,或者到了複查時間則需要病人在做好防護情況下前往醫院檢查複診。目前疫情期間,醫院多執行全預約制和《線上流行病學調查》,建議患者就診前提前填寫和預約,減少在醫院門口擁堵時間。對於存在免疫低下易反覆感染的CKD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使用胸腺五肽等增強免疫力。
  4、中醫養生強體質:中醫認為,腎病患者多以“脾腎兩虛”為本,而脾、腎二髒和肺關係密切。“肺主氣,司呼吸,腎主納氣”,“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腎虛會影響肺的肅降功能;“培土生金”,根據五行相生的理論,用補脾益氣的方藥可以補益肺氣。因而,中醫常用“補腎健脾”方法來補肺納氣。本次疫情屬於“疫戾”之邪,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體虛年邁、腠理不固者更易感邪。中醫養生,講究天人合一,既要兼顧腎病患者“脾腎兩虛”之體,又要參合當下寒溼的氣候特點。在這裡給CKD患者幾個方便操作的中醫強身抗病的保健方法:
  (1)芡實淮山木耳湯:芡實50克,鐵棍淮山200克,幹黑木耳10克,豬小排250克,薑片3片,鹽少許,少許黃酒。每日1碗。該養生湯有補腎納氣、健脾化溼、潤肺止咳的保健功效。(腎衰竭容易高鉀患者,需減少服用頻次,減少飲食中鉀的攝入)。
  主料:芡實50克,鐵棍淮山200克,幹黑木耳10克,豬小排250克
  輔料:薑片3片,鹽少許,少許黃酒。
  準備工作:芡實、木耳提前一小時浸泡洗浸,淮山去皮切小段放水裡防氧化,薑片切薄片備用
  烹飪步驟:
  第一步:豬小排洗乾淨冷水下鍋,大火煮開一分鐘焯水。
  第二步:撈出用清水洗乾淨雜質,放入有煲湯功能的電飯煲內膽。同時放入準備好的芡實,木耳,加入適量清水,少量黃酒和薑片,做好準備後通電按煲湯功能。
  第三步:待芡實和豬小排煮湯近1小時,加入鐵棍山藥一同煲湯至食材熟爛可口。
  第四步:湯煲好後調入少許鹽即可享用。
  (2)溫灸“脾腧”和“腎腧”穴:腧穴是人身氣血神氣遊行出入轉輸之處,在人體腰背膀胱經上,是保健要穴,溫灸“脾腧”和“腎腧”穴可以起到補腎健脾、溫通化溼的功效。對於怕熱、便祕、舌苔黃膩溼熱體質患者,不能艾灸,以免出現燥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