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下肢痛在小兒外科門診很常見,與此症狀相關的疾患並不少,可以是一時出現的輕微症狀,也可能是比較嚴重的疾病,但均不容忽視,應儘早明確診斷並給予恰當的處理。就診前應詢問患兒疼痛的部位,單側還是雙側,更應注意觀察患兒的步態有無跛行和快搗步。固定在單側的下肢痛伴有跛行的更應當引起重視。小兒下肢痛中需要鑑別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 髖關節急性一過性滑膜炎
髖關節急性一過性滑膜炎(acute transient synovitis of the hip)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有自限性的無菌性非特異性炎症。本病是10歲以下小兒髖部疼痛最常見的原因。
主要症狀為股部或膝部疼痛伴跛行,學齡前兒童發病較多,常有發病前上呼吸道感染或輕微外傷史。臨床特點是發病急、症狀重,而體徵相對較輕。患兒往往突然發病,睡覺前還正常,清晨起床後就因下肢疼痛不肯下地走路,從而引起家長的焦慮;而體格檢查髖關節活動受限程度較輕。有時因髖部疼痛向同側膝部放射,因此可以誤導醫生拍攝膝關節X線片而忽略了髖關節的檢查,導致診斷不及時。髖關節X線檢查一般無明顯異常。治療原則為臥床休息,避免患肢負重,患髖有屈曲畸形應作牽引治療。患兒預後較好,疼痛多在2~3天內緩解,以後髖關節活動如常。為防止復發,恢復髖關節活動後應繼續避免負重7~10天。
值得注意的是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患兒早期表現與本病相似,故應在臨床治癒後2~3個月常規拍髖關節X線片以排除股骨頭病變。
2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Legg-Perthers病)好發於男孩。臨床主要表現為髖關節疼痛、跛行和髖關節多方向活動受限,以內旋受限突出。X線照片可以明確診斷。發病早期不易與髖關節一過性滑膜炎鑑別。治療方案不統一,主要包括對症止痛治療、支具包容治療及手術包容治療。
3 膝外翻
小兒在3歲以前常發現有膝內翻(O形腿),而3歲以後逐漸形成膝外翻(genuvalgum,X形腿)。這是小兒訴說下肢痛的常見原因之一。有的主訴為足尖向內、易跌跤。症狀的輕重與畸形的嚴重程度有關。踝間距在5cm以內的多屬發育性畸形,即股部肌肉尚不足以維持膝部的穩定和正常解剖關係,可隨生長而自行矯正。踝間距在10cm左右的應追查病因如佝僂病等,有時需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輔助以支具矯正。踝間距在10~15cm及以上的應排除全身性疾病如抗D型佝僂病或腎性佝僂病,宜在原發病治癒後行截骨矯形手術。
4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Osgood病)的發病年齡在10~12歲,常有踢球運動史,目前多認為本病病理是髕腱在脛骨結節連結部的積累性損傷所致的異位化骨。本病所致下肢痛部位侷限於脛骨結節部,可單側或雙側發病。治療措施包括暫停運動、佩戴護膝及區域性制動等,一般可自愈,很少需要手術治療。
5 脛骨疲勞性骨折
脛骨疲勞性骨折(fatigue fracture)屬應力性骨折。平時缺少運動而突然長時間過量鍛鍊可致本病。病理為骨彈性正常,肌肉反覆牽拉和踏地動作所致骨折。症狀除小腿痛外,無明顯外觀異常。X線片上可出現細微的創傷性骨折線和修復性新骨相間。下肢制動即可治癒。
6 跟骨後方疼痛
跟骨後方疼痛既往稱之為Sever病或跟骨骨突骨骺炎。本病為跟腱在跟骨附著處的積累性損傷或對平時經常調換厚跟鞋和平底鞋的不適應。X線所見為骨骺密度較高,無特異性影像。墊高鞋跟2~4周多能自愈。
跟骨下方疼痛多由踏地過重的步態引起或足跟落地的受力點不均勻所致。鞋內加軟墊可緩解症狀。
7 生長痛
生長痛(growing pain)亦稱生長性下肢痛,常見於4~8歲的女孩,多在夜間出現下肢疼痛,白天症狀消失,常訴雙下肢痛,症狀不隨病程進展加重,無跛行。應注意的是,診斷生長性下肢痛時,除靠上述病史、體檢、隨診以外,還要依靠排除其它疾病的方法。治療包括口服維生素C和區域性肌肉牽動理療等。
總之,在小兒外科門診中遇到的小兒下肢痛的病因多種多樣。諮詢性質的問答佔了大部分時間,大多采用簡單的保守療法就能給孩子解除病痛。關鍵問題是從較多的可自愈的病種中不漏掉個別嚴重疾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