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叫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由於維生素D缺乏,致使體內鈣磷代謝異常,骨骼生長障礙,嚴重者發生骨骼畸形,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二、體內鈣的含量及分佈
成年人體內總鈣量為700~1400克,其中99.7%以上以骨鹽的形式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只有少量存在於血液、組織液和細胞內。血液中鈣的正常值為9~11毫克%,儘管血液中鈣的含量少,但所起的作用非常關鍵。如果血鈣低於正常值,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高,從而發生抽風、喉頭痙攣,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三、鈣的吸收和排洩
鈣主要來自食物,食入後食物中的鈣僅有小部分由腸道吸收,大部分隨糞便排出,吸收的鈣小部分由尿排出。
鈣在腸道中的吸收受下列因素的影響:
1、食物中的含鈣量:食物中含鈣多,即腸道中鈣的濃度高,鈣的吸收也越多。
2、食物中鈣和磷的比例:當食物中鈣和磷的比例在1:2左右時,對腸道吸收鈣、磷最有利。
3、維生素D:維生素D可促進鈣在小腸的吸收,這是用維生素D治療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道理之一。
四、血鈣及其濃度的調節
血鈣的正常濃度為9~11毫克%.小腸從食物中吸收的鈣首先進入血中,然後再沉積在骨骼中或進入細胞內。但是,在正常情況下,骨骼中也有少量的鈣釋放入血。因此,實際上血鈣是處於一種動態平衡之中,以維持人體生理功能的正常。
當血鈣降低時,骨骼中的鈣釋放入血增多,骨骼中鈣沉積不足,從而引起骨骼生長髮育障礙。
五、小兒為什麼會得佝僂病
小兒所患的佝僂病絕大部分是由維生素D缺乏所致,當維生素D缺乏時,由腸道吸收的鈣減少,血鈣便會降低,骨鈣於是釋放入血,骨骼不能被鈣化,從而引起骨骼生長髮育障礙。
由此可以看出,小兒患佝僂病的根源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
六、小兒為什麼會發生維生素D缺乏
正常情況下,維生素D的來源有兩種途徑:一為食物,二是自身合成。食物中的維生素D來源於植物(維生素D2)或動物(維生素D3);人類面板中也含有維生素D3前身物質,叫維生素D3原,經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變為維生素D3.這是人類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小兒,尤其是嬰兒,由於所進食物種類少,從食物中獲得維生素D的量不足;小兒生長髮育快,所需維生素D相對較多;此外,小兒年齡越小,在戶外接觸紫外線的機會越少,故身體本身合成的維生素D不足,因此小兒容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
七、佝僂病有哪些表現
早期的表現主要是睡眠不穩,易驚醒,夜間哭鬧,多汗(與溫度無關),枕禿;以後逐漸出現方顱,肋骨下緣外翻,雞胸,嚴重者出現腿的彎曲變形。出牙、坐立、走路、說話均晚於正常小兒。
八、如何預防佝僂病
孕婦要注意孕期保健,避免早產;
對早產兒、雙胎兒、人工餵養兒或冬季出生的新生兒,可於生後1~2周開始給予維生素D口服,每日500~1000單位,連續服用。對不能堅持口服者,可給維生素D210萬~20萬單位或維生素D315萬~30萬單位,肌肉注射一次即可。可維持2~3個月。
只要條件及氣候允許,儘量多進行戶外活動及日光浴(炎熱的夏季可在樹蔭下)。
關於鈣劑的補充:奶量充足者,可不必另服鈣劑,如食物中含鈣量不足,或早產、體弱者,可給鈣劑每日1克。
九、如何治療佝僂病
初期時,小兒常表現為脾氣急,多汗,睡眠少,夜哭等,此時可每日口服維生素D5000 ~10000單位,連用1個月後改為預防量。不能口服者,可肌肉注射維生素D240萬單位或維生素D330萬單位,用1 ~2次即可,每次間隔1個月。
極期時,小兒多出現骨骼改變,此時可每日口服維生素D1000 ~20000單位,連用1個月後改為預防量。不能口服者,可肌肉注射維生素D240萬單位或維生素D330萬單位,連用2 ~3次,每次間隔1個月。
鈣劑的應用:在維生素D治療的同時,口服葡萄糖酸鈣每日1 ~3克,也可用其他鈣劑。
十、預防維生素D中毒
長期大劑量使用維生素D會發生中毒,表現為食慾不振、煩躁、精神不振、低熱、蒼白、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祕、多飲、多尿,嚴重者可發生體內多部位鈣化,如心臟、腎臟、關節等處。因此,預防和治療佝僂病不能自行濫用維生素D,需要專業醫師的指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