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任醫師 郝迎春

  眩暈是人體空間定向障礙產生的一種運動錯覺,頸源性眩暈就是因為頸源性的因素引起眩暈綜合症。特點是當頭頸部活動時(屈伸、旋轉),突發短暫眩暈,並因頸部紊亂糾正而緩解。常見中老年人。頸源性眩暈是臨床上常見病,一般可以由本體感覺、椎動脈、交感神經等多種因素所導致。

  一、頸性眩暈 :

  頸性眩暈是由於來自於上頸椎本體感受器的不正常衝動傳入前庭核所致。頸椎及有關軟組織(關節囊、韌帶、神經、血管、肌肉等)發生器質性或功能性變化所引起的眩暈,亦稱Barre-Lieon綜合症。 “頸性眩暈”傳統觀念認為是頸段特別是上頸段軟組織由於慢性損傷,內壓高,反射性刺激其中的神經支,因大腦中的神經與頸段軟組織中的神經相交通,所以也就刺激到大腦的前庭神經核和紅核等眩暈中樞而出現的眩暈。

  (1)引起頸性眩暈的病變:

  1、頸椎骨質損害: 如頸椎退行性改變、骨質增生、炎症、外傷等。

  2、頸部軟組織病變 :如頸肌損傷,頸型頸椎病、風溼性頸肌炎、頸部關節囊腫脹、外傷,椎間盤突出、韌帶損害、神經根炎、神經根損害等。

  3、頸椎凝滯 :為頸椎段功能障礙。該處運動受限後傷害感受反射引起的症狀,因頸椎負荷過重或不當所致。

  (2)頸性眩暈的臨床表現:

  1、眩暈 :可為運動錯覺性眩暈,多在頸部運動時發生;有時呈現坐起或躺臥時的變位性眩暈,少數可出現耳蝸症狀。頸性眩暈”臨床症狀一般有頭暈,噁心,嘔吐,耳鳴,視物不清等,最突出的特點為“體位性眩暈”即當改變體位尤以扭轉頭部時眩暈加重,嚴重者可發生猝倒,但一般不伴有意識障礙。

  頸性眩暈患者可以出現平衡障礙。其表現為在窄小基底面上站立、扭轉行走和探身夠物困難;行走或站立時感地不平;周圍環境昏暗感等。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不一定是頸性眩暈的致病因素。

  2、 頸和(或)枕痛 :多在晨起時發生。無頸椎疼痛幾乎可以排除頸性眩暈的可能性。

  3、頸神經根壓迫症狀 :手臂感覺異常、無力、持物不自主的墜落。

  4、可有咽異物感,視覺症狀模糊。

  (3) 頸性眩暈的診斷檢查

  1、檢查時,可發現棘突,棘突間、橫突、棘旁頸肌、枕外粗隆外下方、肩胛上區有壓痛、緊張、堅硬或硬結。甚至隔夜病人在按壓某一部位時可出現眩暈及眼震或捫診頸椎部枕下肌群時眩暈明顯減輕,頭及頸部運動受限情況。

  2、頸扭曲試驗及頸性眼震檢查可呈陽性。

  3、其他激發性眼震電圖檢查可無異常,或出現頭位性眼震、少年可有冷熱試驗增強。

  4、X線/C-T檢查/磁共振(MRI)檢查/脈衝多普勒超聲檢查等多有幫助。

  二、“椎動脈型頸椎病”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

  椎動脈型頸椎病” 傳統觀念的主要症狀為:頭痛、眩暈及視覺障礙等為大腦後動脈缺血所致,其表現為發作性視力減弱、眼前閃光、暗點、視野缺損、以及複視、幻覺等,頭痛為椎基底動供血不足引起以及很多顱腦徵象等。眩暈是本病最常見的症狀,其性質可呈旋轉性、即出現自身或周圍景物沿一定方向旋轉的幻覺,也可呈一般性眩暈,表現為身體搖晃而立行不穩或地面移動、傾斜、下陷等感,往往在體位變換時誘發症狀。

  解剖上因為椎動脈和交感神經並行。所以,椎動脈型頸椎病常伴有一些交感神經症狀:如假性心絞痛,心肌缺血,汗腺分泌障礙,區域性肢體或半側身體多汗或少汗,消化功能障礙等症。

  頸椎病眩暈的產生有兩種情況,一是椎動脈受骨刺的機械性壓迫,發生狹窄或閉塞,當推動脈本身有病變的時候,這種壓迫更易於發生;二是頸交感神經受刺激,引起推動脈痙攣。這兩種情況的發生都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頭頸部必須轉到某一位置,讓推動脈受壓或讓交感神經受刺激。簡言之,眩暈發作與頭部位置明顯相關,稱為“位置性眩暈”。

  有些病人可以有猝倒病史,多數是在行走中聽到背後呼喊,回頭一看時突然下肢無力而倒地,倒地後頭部位置回覆,症狀消失,馬上就可以爬起來,整個過程病人神志清楚。椎動脈性眩暈以頭頸部位置性眩暈為特點,頭頸部轉動或側屈到特定位置時發作,位置回覆後症狀消失。

  病人經2-3次發作後,對此有清醒的認識,非常警惕地迴避這一特定的位置。 但是,當椎動脈型頸椎病有椎動脈交感神經叢的作用參與其中,或與交感型頸椎病混合發生時,眩暈症狀可以變得不典型,異常複雜而難以鑑別。

  三、頸源性眩暈多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頸源性眩暈主要因素則為頸枕部的軟組織損害。它可通過多個環節對前庭眩暈中樞的間接性刺激而產生眩暈症狀。同時也可以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形成大腦缺血性損傷。概而言之,頸源性眩暈就是“體位性眩暈”(頸性眩暈)、“位置性眩暈”(椎動脈性眩暈)、“漫無邊際”眩暈(交感神經性眩暈)。它們可能各領風騷,也可能互有穿插。

  所以,非手術治療的關鍵在於兩點:增強並積極鍛鍊頸部軟組織(關節囊、韌帶、神經、血管、肌肉等)功能;運用其他手段增加大腦血液供應,緩解缺血性損傷。

  1、頸部軟組織的損傷包括外傷性損傷,老年退行性改變,軟組織炎症痙攣病變等等,但是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病變,都需要積極鍛鍊並增強頸部軟組織功能,來減輕對增生,痙攣腫脹等軟組織變化對前庭中樞神經的刺激。

  2、椎動脈病供血不足患者,早期由於椎節失穩後鉤椎關節鬆動、變位,刺激或壓迫椎動脈引起血管痙攣、狹窄、扭曲或曲折等改變;中晚期由於鉤椎骨質增生、髓核脫出等直接壓迫椎動脈,從而影響大腦前庭中樞,產生眩暈症狀。

  四、頸源性眩暈的治療:

  1、定時休息/適度活動:由於長期伏案工作者及長時間持續低頭手工操作者,其長時間低頭將破壞頸椎生理曲度,導致頸椎生理曲度反張(反向彎曲),故工作中宜定時休息並進行適度抬頭訓練。從事電腦操作等人員,頸部長時間固定於一個姿勢,也容易導致頸部肌肉韌帶的勞損,工作中也應定時休息並適當活動,以增強頸部肌肉韌帶的血液供應、增強彈性,避免積累性勞損。

  2、強化頸部肌肉和韌帶:積極鍛鍊頸部肌肉可以有效增強頸椎生物力學結構的穩定性、強化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促進血液和淋巴迴圈,能有效預防並減輕頸椎病。據調查:頸部肌肉發達的人群中,頸椎病發作的機率下降80%。但是,並非所有的鍛鍊都是有益的,盲目、錯誤的鍛鍊甚至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致命的後果,特別是已經出現頸椎生物力學結構失穩的患者,不應進行激烈的如搖頭、頸前伸、左右晃動、低頭等鍛鍊。

  正確的鍛鍊方法是(圖示):坐位或俯臥位,雙上肢伸直並置於身後,雙手十指交叉(交叉困難者亦可不交叉),雙臂努力後伸,同時盡最大努力抬頭(宜緩慢),將後頸部肌肉及雙肩胛骨間肌肉盡力繃緊,持續10秒鐘後停止並恢復正常體位,盡力放鬆繃緊的肌肉;

  休息10秒鐘後再次進行上述鍛鍊,反覆鍛鍊至感覺疲勞或微出汗時即可停止,不宜一次鍛鍊過度,每天可進行3-5次鍛鍊,此鍛鍊不應在站立位進行,以免萬一因頭暈而跌倒,經常進行此鍛鍊將有效促進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並強化相關肌肉強度,增強頸椎穩定性。頸椎骨結核、骨腫瘤、骨折患者等特殊疾病者禁止進行頸部鍛鍊。

  另外,蛙泳時必須保持抬頭位,這也有利於保持頸椎生理曲度,故常被臨床醫生推薦,不過,頸椎病人也應該注意避免受寒,故進入泳池前應做好充分準備運動,進入泳池後,立即進行蛙泳。停止蛙泳後應立即上岸穿衣,避免長時間呆在泳池中而感到寒冷。

  3、頸椎短期牽引有效:對於頸椎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維持正常的、穩定的生物力學結構,而頸椎正常生物力學結構的基礎就是生理曲度(又稱生理前屈、前凸),而牽引將導致頸椎生理曲度變直而不是恢復,故頸椎牽引要慎重,不宜經常牽引。短期牽引時頸椎要求前屈15°-20°(圖示),牽引重量2.0---2.5kg。

  4、交感神經節或椎動脈封閉有效:病因不清,部位不定,星狀神經節封閉可立竿見影;如病因清楚,部位明確,受刺激的椎動脈和伴行交感神經區域性封閉有效。協助診斷的方法可選X線/C-T檢查/磁共振(MRI)檢查/脈衝多普勒超聲檢查等。

  5、推拿按摩:對急性眩暈者,推拿和按摩沒有幫助。急性期過後,可適當應用。

  6、理療:對改善區域性血流、緩解肌肉痙攣、改善臨床症狀有效。

  7、針對內耳血供障礙,改善內耳微迴圈 :常用藥有地巴唑、煙酸、培他定、氟桂利嗪、複方川芎嗪、複方丹蔘片,都可喜等,降低血液粘滯度,可用雙嘧達英、阿司匹林等。

  8、前庭鎮靜劑: 常用地西泮、異丙嗪、苯海拉明等。

  9、頸部凝滯者: 可用理療、普魯卡因椎旁註射,服用非甾體類解熱鎮痛,首發治療應慎重。

  10、改變不良臥位 :枕頭不能過高或過低,睡眠時,除頭部著枕外,應使肩部上部也著枕,頸部常操練。

  11、防止外傷與落枕 :外傷(如車禍造成的“揮鞭傷”)可能損傷頸部肌肉和韌帶,並進一步破壞頸椎的穩定性,進而誘發或加重頸椎病。落枕也是一種損傷,因用枕不當造成,故總是在睡後發病。

  12、避免受寒 :受寒將導致肌肉壓力增高、失去彈性,從而易於損傷,張力增高也會增加椎間盤壓力、壓縮椎間隙而惡化神經根壓迫症狀,受寒還可能導致神經根周圍的炎症加重。

  13、頸託日夜固定3個月:

  頸源性眩暈有一個共同點是頭顱運動較快特別轉動時會誘發眩暈,若能限制頭顱運動,就能減少或避免眩暈,故頭顱制動是有效的。眩暈患者要日夜固定3個月(既是診斷/又是治療/更是遺忘)。從(100%)限制頸椎正常運動來講:(100%)石膏頸託>(70%)支具頸託>(30%)支具圍領。但頸託坐、臥比較合適,效果好。

  14、頸椎外科治療為主:常規頸椎前、後路手術,寰椎溝環切除術,寰樞椎後路融合術,枕頸融合術及寰椎後弓切除術,鉤椎關節切除術及橫突孔切開術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