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江寶柱

  一、神經介入概述

  介入治療方法作為一項新的、發展迅速的臨床治療方法已經成為當前三大醫學治療方法(即內科療法、外科療法和介入療法,從醫學技術來講又稱三大醫學技術)之一。介入療法可簡單分為神經介入療法、心臟介入療法和周圍介入療法,而神經介入療法雖然相對發展較晚、學習掌握較困難和臨床治療風險較高,但近年來卻發展較快、臨床應用普及日趨迅速和治療效果越來越好。

  從學科的角度來概括,作為一門邊緣學科,通常將神經介入稱為介入神經放射學或神經介入放射學(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治療性神經放射學(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血管內神經外科學(endovascular neurosurgery)或介入神經外科學(interventional neurosurgery)等;

  通常將其簡單地描述為,一般是在X線的監視下,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疾病進行直接或輔助治療;通常神經介入治療的疾病為血管性疾病,包括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腦供血不足、腦靜脈竇血栓形成和視網膜中央動脈或靜脈血栓或栓塞等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動脈內或靜脈竇內溶栓和狹窄的擴張和支架置入治療,顱內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腦硬膜動靜脈瘻、頸動脈海綿竇瘻和脊髓血管畸形等出血性腦與脊髓血管病的栓塞治療,以及顱面部血管畸形和顱面、腦、脊髓和脊柱等處腫瘤的栓塞和動脈內化療等等。

  從神經介入治療的疾病可以看出,上述有關神經介入學科的名稱不夠全面準確,似應稱之為介入神經病學(interventional neurology)更妥。神經介入治療的基本特點是創傷微小、療效肯定和適應症寬。

  二、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

  根據國內的流調資料,我國腦血管病的發病率為109.7/10萬、患病率為245.6/10萬、死亡率為77.2/10萬,其中缺血性腦血管病佔70~80%左右;根據國內較大宗病例報道,腦梗死的病殘率為84%(其中中度和重殘廢為67%)、複發率為60%;TIA,根據王新德對72例患者35年的隨訪,65.7%發生完全性卒中,死亡病例當中59.6%死於完全性卒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更高,分別為1325.7/10萬和886.1/10萬,有作者認為我國腦血栓形成的高峰年齡在65歲左右。

  1、血管內擴張和支架置入術治療顱內外動脈狹窄:顱內外動脈狹窄是腦血管病的重要發病和患病因素之一,約有70%以上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有顱內外動脈的狹窄。顱內外動脈狹窄,一則狹窄可直接導致腦缺血,二則狹窄處可繼發血栓形成造成腦缺血,三則狹窄處的粥樣斑塊或附壁血栓脫落阻塞下游腦血管造成腦缺血。

  由於動脈狹窄的血管內擴張併發症和再狹窄率相對較高,目前一般多采用擴張加支架置入術。頸動脈和椎動脈顱外段狹窄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術治療已有較大宗病例報告,手術成功率可達97%以上,併發症約4-11%,再狹窄(或復發)率約4-8%,並可重複施行。該種手術的主要併發症是在使用球囊擴張狹窄血管和放置支架時,血管內壁的粥樣斑塊或附壁血栓的脫落性栓塞。

  近年來,國外陸續有采用腦保護裝置進行頸動脈狹窄的擴張和支架置入術報道,治療併發症僅為0-2%。2002年3月,北京醫院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引進FilterWire(暫譯為“濾網導絲”,一種血管內擴張和支架置入治療時的腦保護裝置)和Andioguard(暫譯為“血管保護傘”,也是一種血管內擴張和支架置入治療時的腦保護裝置),並經過相關培訓取得使用資格證書,在國內首先採用腦保護裝置進行頸動脈和椎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的擴張和支架置入治療,初步效果良好,尚無併發症發生。2002年6月腦保護裝置將在國內逐步開始使用。

  雖然血管內擴張加支架置入術報道的初步效果優於頸動脈內膜剝脫術,但尚缺乏令人信服的長期隨訪結果,與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隨機對照研究的最後結果亦尚未得出。目前頸動脈和椎動脈狹窄的血管內擴張和支架置入治療在國內方興未艾,相信只要正規實施,將有助於降低此類疾病的發病率和複發率,減少殘廢和死亡,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儘管採用血管內球囊擴張治療顱內動脈狹窄可以追溯到1980年,但由於入顱和顱內動脈走行比較迂曲和支架的柔軟性等使向顱內輸送支架比較困難,加之擔心顱內動脈的重要分支被閉塞,因而到1996年才開始試行在顱內動脈內放置支架。2001年2月,北京醫院在國內首先採用支架置入術治療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

  迄今,全世界已正式報道到顱內支架病例約200例左右。因此,顱內支架尚處於探索階段,其臨床療效有待觀察,既要積極探索,又應嚴格掌握治療適應症。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性顱內動脈狹窄的支架置入治療,目前我們僅在以下情況進行:

  ⑴狹窄大於60%,特別是側枝迴圈差的病例;

  ⑵反覆TIA或卒中的責任狹窄動脈,並且內科藥物治療無效或效果差的病例;

  ⑶患者或家屬充分了解病情並選擇支架置入術治療。進行支架置入術時,應注意術前、術中和術後的內科藥物配合治療,以及治療結果的長期隨訪。

  2、急性腦梗死的動脈內溶栓:儘管動脈內溶栓成為常規性治療在大面積實際操作上或可行性上尚有許多問題,但從已有的報道來看,其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效果優於靜脈內溶栓,或至少與靜脈內溶栓有同樣的效果。從國家“九五”攻關課題“急性腦梗塞早期(6小時以內)治療臨床對照研究”動脈組(北京醫院為動脈組負責單位)的實際操作看,只要具備強有力的領導和規範的管理,做到相關科室的密切合作,熟練掌握神經介入插管技術,嚴格掌握動脈內溶栓的時間窗和溶栓藥物的使用劑量,就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三、出血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

  1、經血管內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老年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見的出血性腦血管病。自發性SAH的年發病率為5~20/10萬,國內6省市的調查為4/10萬,其患病率為31/10萬。自發性SAH 的原因據認為60~70%為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所致,第一次破裂出血的早期死亡率高達36~40%,並且以後再次出血的死亡率更高。

  因此,對於自發性SAH,不尋找其出血原因一般是不能被接受的,而且多認為應儘早進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檢查;如果發現動脈瘤,多主張應儘早栓塞之(如不適合栓塞,可手術夾閉)。如此,目的在於儘早地消除再出血的危險,也有利於進行腰穿或以其它方式來引流蛛網膜下腔的血,處理可能發生的血管痙攣和腦積水等一系列SAH後的臨床問題。

  採用電解可脫式鉑金彈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來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在國外已有12年的歷史,在國內也有5年的時間,療效肯定可靠,創傷微小,治療安全性好,已成為與外科手術夾閉動脈瘤相媲美的臨床主要治療方法之一。相比較而言,經血管內栓塞治療動脈瘤更適合於一般條件差,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國內近3年多來三維腦血管造影機的使用,可以從空間任意角度觀察動脈瘤,使動脈瘤栓塞治療更加徹底和安全。

  目前,在國外採用液態栓塞劑栓塞動脈瘤開始進入臨床;在國內採用瘤頸重塑技術和支架+GDC栓塞治療寬頸動脈瘤逐漸開展;新的改進的彈簧圈也在研究和使用。相信,這些有助於難治型別動脈瘤的治療,降低治療費用,進一步提高療效。最近,動脈瘤栓塞和手術治療的國際大宗病例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的初步報告顯示,栓塞病例組患者的生存質量高於外科手術組。

  2、介入療法治療其它出血性腦血管病:頸動脈海綿竇瘻首選經血管內栓塞治療療效顯著,已是公認的事實;腦硬膜動靜脈瘻手術複雜困難,栓塞治療則有著獨特的功效和良好的效果。腦動靜脈畸形的栓塞治療也是其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需要考慮的是,如果患者不是以出血起病,血管畸形團較大難以徹底栓塞,其內部中沒有導致出血的危險結構(如動脈瘤、大的高流量的動靜脈瘻等),則不一定要將畸形團完全祛除,只要做到能緩解症狀(如頭痛、癲癇等),繼續觀察也是一種治療選擇。此外,介入栓塞治療在各型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療當中,也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小結

  與內科藥物治療相比,介入療法能夠直接到達病變部位進行治療,使病變顯現的清楚可及,治療結果明瞭易於判定;與外科手術相比,介入療法創傷微小,使許多過去由於高齡和伴有其它臟器或系統異常的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得以治療,也使一些過去不能手術的或手術十分危險的病變得以治療。介入療法是一項比較年輕而又極具發展潛力的臨床治療方法,需要其它相關學科的支援配合,也許要大批醫務人員為之奮鬥獻身。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