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放療科 副主任醫師 張紅雲

  卵巢顆粒細胞瘤的診斷和治療研究進展

  卵巢腫瘤種類繁多,而性索間質類腫瘤相對少見,約佔卵巢腫瘤的5%,而顆粒細胞瘤(GCT)是性索間質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GCT呈低度惡性,大多數患者診斷時屬手術病理分期1期,5年生存率高達90%,但是易遠期復發,20年生存率低於50%。近年來,隨著人們對GCT認識地不斷深入,其診斷和治療有了一些新的進展。

  卵巢顆粒細胞瘤(GCT)為功能性腫瘤之一,常產生甾體激素,主要為雌激素,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是絕經後陰道流血或月經紊亂,其它表現如閉經,不育,子宮內膜病變,假性性早熟和腹痛腹脹等。臨床體徵可有盆腔包塊或胸腹水,故能早期發現。

  但由於GCT的診斷主要依據病理學檢查,而其他性索問質腫瘤與它同源,形態上有時難以鑑別;其次,各種低分化的腫瘤結構異型性明顯,正常解剖結構少,故容易造成誤診。雖然Ⅰ期GCT的預後相對良好,但Ⅱ~Ⅲ期的生存率僅10%~33%,具有晚期復發的特點,平均復發時間在5~10年之間,復發者的死亡率高達75%,且部分腫瘤具有侵襲性,故明確診斷和預測預後對有效治療GCT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臨床分期與預後的關係

  臨床分期是預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臨床分期主要是根據周密的探查術所探查到的疾病波及範圍所確立的臨床分期。I期的卵巢顆粒細胞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是90%。而Ⅲ期以上患者的5年生存率則小於20%。

  病理因素與預後的關係

  核異型性和高分裂相被認為是卵巢顆粒細胞瘤中獨立的預後影響因素。一般而言,對於早期復發病例,其腫瘤具有侵襲性腫瘤的特點.而晚期復發病例,其腫瘤具有低度惡性腫瘤潛能。儘管腫瘤的大小或臨床證據無法證明兩種腫瘤存在差異,因此認為晚期復發的卵巢顆粒細胞瘤的增殖模式介於無瘤生存的卵巢顆粒細胞腫瘤和早期復發的卵巢顆粒細胞瘤兩者之間。

  核異型性、細胞核分裂相同是術後復發的或預後不良的因素。所以在判斷疾病的預後問題時.無論是臨床還是病理因素都不能完全準確地判斷預後,而要綜合判斷,

  治療方法的選擇對臨床I期患者預後及復發的影響

  現在大多數作者認為卵巢顆粒細胞瘤很難在術前與其他類卵巢腫瘤區別開來而做到準確的診斷,所以手術治療仍然是顆粒細胞瘤的首選治療方法。但是手術的範圍應達到什麼程度仍無定論。一般認為對於年輕的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來說保守性手術是非常必要的。

  即一側附件切除術,因為此類腫瘤兩側卵巢同時發病率佔3%左右,據Evans報道,首次手術的範圍影響複發率。在其所研究的108例患者中,80例是I期患者,其餘均是Ic或II期以上的患者,1I例患者未分期。其研究結果表明17%的婦女進行了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術後復發.而其他保守性手術即單側附件切除手術的患者的複發率是24%。

  對l期手術後輔助治療仍然在爭議。Smith等報道術後輔助放療能夠改善生存率。Savage認為對於不能耐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而採用放射性治療後可使患者獲得長期緩解。現大多數作者認為放射治療對於復發疾病可減輕症狀或是對於不能行腫瘤細胞減滅術的病人可能有一定療效。現在,化學性治療廣泛應用於卵巢顆粒細胞腫瘤的治療當中。有數例關於化療後可使患者獲得長期緩解的報道,但對於是否能夠影響總生存率及是否復發均不十分明確。

  復發時間遠近的相關因素分析

  顆粒細胞瘤的特點之一即是遠期復發。目前為止,文獻報道復發時間最長的2例均是37年.中位復發時間為4.0~7.3年。一般說來,近期復發者,常為惡性程度較高而核異型性及核分裂相均明顯。而遠期復發者常為惡性程度較低且核異型性及核分裂相較低者,而且近期復發者腫瘤平均尺寸較無瘤生存者的腫瘤要大。通過多因素迴歸分析後,腫瘤分期是唯一的與預後及復發相關的主要因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