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住院醫師 張開亮

   膠質母細胞瘤(GBM)的復發,有原位區域性復發,也可遠隔部位復發,但對兩種不同復發模式的研究較少,更難談論治療策略問題。韓國首爾大學Samsung生物醫學中心Kim J等在2015年9月《Cancer Cell》雜誌上發表對原發性膠質母細胞瘤在復發過程中發生的基因組學時空變化研究的結果,發現在遠隔部位復發的GBM,其特點完全不同於原發性腫瘤。
  該項研究收集23例GBM患者的原發和復發配對腫瘤標本,進行基因組學分析。隨後通過生物資訊學方法分析遠隔部位復發和原位區域性復發GBM的基因組變化,發現遠隔部位復發GBM具有全新的驅動基因改變。而原位區域性復發的GBM與原發性腫瘤的基因組學相似,可以依據原發性腫瘤的基因組學特徵選擇適當的靶向治療。
 復發膠質瘤的基因組差異。 A.復發部位和突變率的關係;B. 復發腫瘤和原發性腫瘤間的共同突變與特殊突變的比例。
  為進一步研究GBM復發的時空演化,作者分析4例患者的原發和復發配對腫瘤標本基因組學的微觀演變特點。通過進化樹圖可以看出,遠隔部位復發腫瘤比原位區域性復發腫瘤具有更多的驅動基因異常改變。同時,與IDH1突變型GBM相比,IDH1野生型原發性GBM較少發生TMZ治療後超突變。
  病例2和病例9患者的原發和復發腫瘤的時空演化圖,影像學動態變化與驅動基因改變相關。

  該研究提示,IDH1野生型原發性GBM在標準化治療後出現超突變的概率不高,此結果對原位區域性復發的IDH1野生型GBM的臨床治療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此外,遠隔部位復發GBM具有不同於原發性腫瘤的驅動基因改變,因此,強調對遠隔部位復發的GBM作再次活檢的重要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