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範圍內肺癌的發病率和致死率逐年上升,肺癌的治療成為一大關注焦點,而作為治療基礎的診斷研究極為關鍵,早期診斷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一、肺癌的發病情況
1、美國肺癌發病情況
在美國,1930年到1990年肺癌的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呈上升趨勢,並且均成為第一位。
2、我國肺癌流行病學回顧
比較我國2000年和2005年的肺癌患者人數,我們發現五年之間男性和女性患者數目都有大幅增長,男性增長率為26.9%,女性更高為38%,男女總增長為30%。
二、肺癌的診斷
1、主要診斷方法
(1)影像學診斷:胸片、胸部CT、核磁共振MRI
胸片最為常用,其劣勢在於:病灶比較小時,胸片不能顯示;組織重疊還會造成漏診。胸部CT解析度更高,還能克服胸片的不足,故在肺癌的早期治療中利用價值高。而核磁共振在肺癌的早期診斷中不比胸部CT有更多優勢,其對縱隔、肺門的淋巴結腫大、血管的改變顯示更為清楚,但是肺門淋巴結腫大的病人已經不是早期了。綜合比較而言,在肺癌的早期診斷中,胸部CT起到了關鍵作用。
(2)細胞學組織學診斷
痰脫落細胞、胸水脫落細胞
纖支鏡:活檢(TBB、TBLB)、刷檢、灌洗、TBNA
經皮病灶穿刺
縱隔鏡、胸腔鏡、開胸肺活檢
(3)血清癌標誌物
包括CEA、NSE、SCC等的異常蛋白可以指示癌變,但是這些診斷指標的靈敏度比較低。
(4)較新的診斷方法:包括FDG-PET、熒光纖支鏡、基因診斷等。
2、怎樣才能早期診斷?
如何利用上述方法進行早期診斷呢?能否利用普查手段呢?即在正常人例行體檢的過程中通過胸部X線檢查和痰脫落細胞兩種方法進行。
3、肺癌高危人群
肺癌的高危人群指40歲以上的男性菸民(吸菸支數達400支/年),以及其他被動吸菸人群和特殊職業人員,如接觸放射性氣體和石棉、錫礦的人。在高危人群中進行普查更容易發現肺癌患者。
4、痰細胞學檢查
痰的細胞學檢查的特異性高達98%,即若在病人的痰細胞中發現癌變細胞,那麼有98%
得可能效能夠確診為肺癌,也就是說其可靠性達到98%。但敏感性低(65%),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病人會被漏診。健康人群可以利用痰脫落細胞檢查和胸片進行普查。
5、陰性結果,怎麼辦?
世界上曾經進行過3次大規模的普查,但遺憾的是結果為陰性。這樣一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的干預措施並不能對肺癌的確診和治療產生療好效益,只有個別患者受益。那麼臨床應該如何正確對待。臨床的重點在於對因症就診的患者進行診治。
三、主要臨床表現
這裡對臨床表現進行簡要描述。肺癌的臨床表現不太具有特徵性,但結合各種特點可以進行診治,主要有以下幾點:
咳嗽;
咯血;
喘鳴;
胸痛;
阻塞性肺炎;
體重下降。
四、CT和PET
既然通過痰脫落細胞和胸片的結合進行的普查效用不大,那麼是否可以嘗試採用CT的方法呢?因為一些小的病灶(4-5mm),CT就可以發現了。這是一個有前途的診斷方法。
1、低劑量螺旋CT
掃描速度快,解析度高容易發現小病灶。為健康群體作普查,降低放射線的劑量對人體是有利的,並且在臨床上是可行的,國際上也曾作過大量的臨床試驗。
2、CT普查的應用
通過低劑量螺旋CT的普查可以發現肺癌患者,再通過高解析度CT對篩查出來的患者進行進一步診斷和鑑別。採用CT病灶的發現率從過去的50%以下升至現在的80%以上。
隨著科技的發展,PET在肺癌的診斷中的作用得到更多的認可。PET即正電子發射掃描,腫瘤細胞的代謝旺盛,無氧酵解也旺盛,以此可以進行癌細胞的鑑別。PET可以檢測小於6-7mm的病灶,但是準確性會下降。有報道稱PET對一些孤立性結節鑑別的敏感性達到96%,特異性84%,在影像學診斷後中這些資料已經相當高了
PET在肺癌診斷中也存在一些侷限。如支氣管肺泡細胞癌、類癌(準確率約為50%)等代謝低的腫瘤已造成假陰性的診斷。而炎症病變,尤其是活動性肉芽腫炎症。活動結核、活動組織細胞漿菌病、活動的其它肉芽腫會造成假陽性診斷。
在新型支氣管鏡發展迅速,熒光纖支鏡應用日益廣泛,世界上多家公司開發了相應產品。其作用原理:細胞層數增多時對光的反射發生改變,熒光的顏色不再是正常時的綠色,而是紅色。這樣就提高了檢測的準確性。
另外共聚焦顯微纖支鏡也發展較快。
綜上所述,怎樣才能達到早期診斷呢?前面提到了通過痰脫落細胞和胸片的結合進行的普查效用不大,CT尤其是低劑量CT與痰脫落細胞組合有一定的價值,但是其前瞻性的結果仍沒有最後結論。對於臨床,我們的重點還是要放在因症治療上面。事實上,肺癌的早期診斷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並不理想,其發展還需要我們臨床醫生在實踐過程中總結經驗、提出創新意見。完善肺癌早期診斷的任務是任重而道遠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