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放療科 副主任醫師 張小濤

  肺癌的預防早期診斷

  一、肺癌發病率為何呈上升趨勢?致病因素?

  肺癌已成為人類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國,肺癌是第一大癌症,佔癌症死因的20%,且發病率及死亡率增長迅速。第五屆國際肺癌會議上預測本世紀初肺癌和艾滋病是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的、危害人類健康的、最嚴重的兩種疾病。我國許多地區肺癌發病也呈增長趨勢,大城市已佔惡性腫瘤的首位。

  目前公認下列危險因素與肺癌有密切關係:

  (一)吸菸  肺癌發病率的增長與紙菸銷售量增多呈平行關係。紙菸中含有苯並芘等多種致癌物質。我國吸菸的情況非常嚴重,近3億人口有吸菸習慣。大城市男性成年人吸菸率近50%,女性近5%,如不採取必要措施,控制、勸阻吸菸,則今後10~30年我國肺癌發病率必將進一步增長。有日本學者統計,如果吸菸指數(吸菸年齡×每日吸菸支數)超過600者,肺癌的發病率為72%,故提出3個“20”論點:即每日吸菸20支,連續吸菸20年,其肺癌發病機會比不吸菸者多20倍。因此認為50歲以上男性,吸菸指數600以上者稱之為高危險組。

  (二)大氣汙染 工業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高,城市比農村高,廠礦區比居住區高。

  (三)職業因素  已公認長期接觸鈾、鐳等放射性物質及其衍化物、致癌性碳氫化合物、重金屬、煤焦油、瀝青、石油、石棉、芥子氣等物質。廚房條件通風差及烹飪習慣亦與肺癌有關。

  (四)肺部慢性疾病 如肺結核、矽肺、塵肺等可與肺癌並存。

  (五)人體內在因素 如家族遺傳,以及免疫機能降低,代謝活動、內分泌功能失調等也可能對肺癌的發病起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如何預防?

  從危險因素來看,肺癌是可以預防的!

  預防肺癌的主要措施有:

  (1) 不吸菸和戒菸

  (2) 改善飲食結構:多吃蔬果,少吃鹹魚鹹肉

  (3) 改善廚房通風

  (4) 經常運動和鍛鍊

  (5) 重視結核病和COPD的防治

  (6) 40歲以上,長期吸菸人群,應注意定期查體。

  三、如何早期發現(診斷)?

  肺癌的療效與診斷髮現的早晚有關,早期肺癌患者術後的5年生存率可達60%―90%,而中晚期病人總的5年生存率則從40%下降到5%。因此,爭取“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一)常見肺癌的症狀是什麼?

  大多數肺癌患者具有以下一項或者多項症狀:持續性咳嗽以及咳痰帶血絲;氣喘和氣短;呼吸時自覺不適;胸痛;肺炎綜合徵,例如發熱和氣道黏膜所致之咳嗽;吞嚥時自覺不適;聲音嘶啞;體重下降食慾差;

  凡有上述症狀的患者應及時去醫院做必要的檢查,如纖維支氣管鏡、胸部CT或核磁共振掃描、經皮肺穿刺等。另外,還可以做血液化驗,包括癌胚抗原、唾液酸試驗、血澱粉酶等。有時一次查不清,要反覆檢查,直到查清楚為止。有條件的患者推薦進行PET-CT檢查,以防止早期肺癌被漏診。

  (二)常用檢查手段

  1、胸部X線檢查

  2、胸部CT,檢出肺內小結節的能力是X線胸片的10倍

  3、PET-CT,青島市第一臺2007-06-17在中心醫院啟用。

  4、MRI(核磁共振)

  5、經皮細針針吸活檢(FNAB)

  6、痰細胞病理學檢查

  7、支氣管內鏡檢查

  8、全身骨掃描,可以發現有無骨骼轉移

  9、腫瘤標誌物檢查(組織、細胞、血液或體液),血清細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 21-1);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SCC-Ag);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組織多肽抗原(TPA);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癌胚抗原(CEA)

  10、分子病理學檢查

  四、規範化、合理的和個體化的肺癌治療是保證療效的關鍵

  原則是治療要規範、合理適度和個體化。早期手術為主,中晚期以放化療結合為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