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 甄忠廣

                   

  左側門靜脈高壓症(Left-sided of “sinistral” portal hypertension)亦稱侷限性(Limited)或區域性(Segmental)門靜脈高壓症,是各種原因(胰腺疾病為主)引起的單純性脾靜脈受壓、阻塞,致門脈脾胃區(Spleno-gastic compartment)和脾內壓力增高並超過正常,而肝內和門脈主幹無異常者,為一種少見的肝外型門靜脈高壓症(約佔5%)。Leger於1954年首次描述。本症男性較多見,男女比約為2:1,平均年齡44(1~70)歲。儘管本症少見,但可引起致命的靜脈曲張出血,故應引起臨床工作者重視。

  1、病因

  1、1 胰腺疾病 為本症的主要病因,胰腺炎約佔56%~65%,胰腺假性囊腫約為12%~75%,胰腺腫瘤約9%~18%。

  1、2 全身或區域性因素 (1)某些醫源性,如臍靜脈插管、脾切除、Warran’s分流術、胃切除、胰腺移植;(2)腹膜後疾病,如腹膜後纖維化、Hodgkin’s病、脂肪肉瘤、胰周淋巴瘤;(3)其他,如脾動脈瘤或脾A-V瘻、胃潰瘍、腹腔或脾門結核、骨髓增生性疾病、侵蝕性胃癌。

  1、3 特發性(idiopathic) 屬少數。

  2、 病理

  常態下脾靜脈直徑約0、5cm,長約12cm,位於胰腺後上緣、脾動脈之後下方,自脾門、胰尾部行向胰腺頸部,並收集胰腺靜脈,彙集腸繫膜下靜脈,最後以90°角度匯入門靜脈。胰腺或腹膜後疾病,易致胰周組織炎性水腫、纖維組織增生,脾靜脈痙攣、受壓、狹窄,內膜損傷,血流淤滯和血栓形成。因此,脾靜脈部分或完全閉塞、梗阻,脾血引流受阻,靜脈壓和脾內壓增高並超過正常,從而形成本症。隨後,側支靜脈血管建立。脾血必將通過肝門(Hepatoportal)或門門(Portoportal)徑路匯入門靜脈:(1)血流經胃短靜脈逆流入胃,再經冠狀靜脈(或稱胃左靜脈)及胃右靜脈而匯入門靜脈,因而胃體、胃底及賁門部靜脈擴張、迂曲。若冠狀靜脈(約17%)匯入脾靜脈時,由於脾靜脈栓塞使冠狀靜脈阻塞,脾血必經胃短靜脈入食管靜脈叢,最後流入奇靜脈系,因而出現食管靜脈曲張。若胃短靜脈未能有效引流脾血時,也易出現食管或胃食管靜脈曲張;(2)血流經左胃網膜靜脈、網膜靜脈支、右胃網膜靜脈而入腸繫膜上靜脈和門靜脈,因而胃網膜靜脈擴張、迂曲。脾靜脈梗阻後,發生胃靜脈曲張約為49、5%,胃食管靜脈曲張46%,食管靜脈曲張1%。此外,脾血和靜脈血流亦可經離肝性(Hepatofugal)或門體(Portasystemic)徑路引流,從而脾胃區壓力得到降低:(1)經左胃網膜靜脈、左結腸靜脈網膜支流入腸繫膜下靜脈,再入門靜脈。因此,結腸靜脈曲張、出血;(2)經膈靜脈、肋間靜脈入腔靜脈系,但較少見。

  有時,胰腺疾病可致脾靜脈、腸繫膜上靜脈和門靜脈阻塞,腹內臟靜脈壓增高,出現十二指腸、空腸靜脈曲張、出血。

  3、臨床表現

  主要有:(1)消化道出血(約為45%~73%),Moossa(1985)收集51例孤立性脾靜脈阻塞並胃腸道出血中,25例(49%)為胃靜脈曲張,4例(8%)為食管靜脈曲張,22例(43%)為胃食管靜脈曲張。患者有貧血、反覆嘔血、黑便和血便,少數結腸靜脈瘤破裂可排出大量鮮血便;(2)脾大(約佔32%~60%)、脾亢(約為34%);(3)腹痛反覆發作(約26%);(4)肝功能正常,各型肝炎標誌物無異常。

  4、影像學檢查

  4、1 X線鋇劑造影 陽性率約為50%。可見胃黏膜皺襞增厚、扭曲、充填缺損或變形,自胃大彎行向賁門部,但需與胃腫瘤區別。

  4、2 內鏡 檢出率約0~40%。胃鏡下觀察胃靜脈曲張較困難,且不可靠。若看到淺藍或紫藍色葡萄狀“黏膜”或紅色徵,可診斷靜脈曲張。但需與正常胃黏膜皺襞、胃炎、胃腫瘤或血管擴張疾病區別。

  4、3 B-US、Doppler 顯示肝臟及門靜脈正常、胰腺疾病及血流情況,但脾靜脈情況較難顯示。

  4、4 CT 加強片顯示胰腺疾病及側支迴圈情況。

  4、5 內臟血管造影(Visceral angiography) 確診率100%。通過腹腔動脈及腸繫膜上動脈造影能顯示門脈分支(脾靜脈)阻塞的部位、程度,脾腫大,胃或胃食管靜脈曲張,以及胃網膜靜脈、胃短靜脈、冠狀靜脈擴張情況。由於動脈性門脈造影的發展,目前經皮脾門造影較少應用。經皮經肝門脈造影是最為直接的門脈造影。

  5、診斷

  根據患者原發疾病病史或醫源性損傷史,消化道反覆出血,脾大、脾亢,肝功能及肝活檢正常,以及影像學檢查(血管造影)資料,綜合分析,術前可明確診斷。再結合手術所見:(1)肝臟正常;(2)脾腫大;(3)胰腺或腹膜後病變;(4)胃短靜脈、冠狀靜脈及胃網膜靜脈顯著擴張、迂曲,壓力升高,而門靜脈壓正常;(5)小腸繫膜靜脈系無曲張。據此,本症診斷成立。但需與肝內型(肝硬化)或其他肝外型門靜脈高壓症鑑別。消化道出血者,應與胃潰瘍、胃炎等區別。

  6、 治療

  6、1 脾切除 為治療本症首選手術,療效達92%,術後再出血很少。目的是減少側支血流、降低脾胃區靜脈壓並防止靜脈曲張出血。根據情況,術中可附加手術,如胰腺體尾部或全切除、胰腺囊腫引流或胃次全切除等。若區域性炎性粘連顯著,手術難度大、出血多,此時可在控制脾臟血流後做逆行性包膜下脾切除。

  6、2 急症止血 遇有致命性靜脈曲張出血:(1)內鏡下結紮曲張靜脈或注入硬化劑(再出血率較高);(2)切開胃前壁縫扎曲張血管;(3)胃血管斷流術。

  6、3 脾動脈栓塞 急症高危而不適宜手術者,可經管脾動脈栓塞,以減少脾臟血流和制止胃食管靜脈曲張出血,但療效不甚確切,且有併發脾膿腫可能。

  6、4 經肝門脈置管 少數消化道大出血,可經肝門脈置管達到止血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