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後區域性門靜脈高壓症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在我國,這類患者的發病人數就更不是少數。遺憾的是,這一臨床病症至今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那麼,重症胰腺炎痊癒後2年了,為什麼還會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呢?機理是這樣的,重症胰腺炎時,胰腺發生較重的出血和壞死,大量的胰酶等強腐蝕性的液體滲出並積聚在胰腺周圍,對胰腺周圍的組織造成嚴重的破壞。我們知道,脾靜脈走行於胰腺背部上緣,胰腺炎受胰液中胰酶的侵蝕,會發生靜脈炎等病理改變。重症胰腺炎雖然治癒了,但脾靜脈的炎性改變將持續存在,容易引起血栓,發生靜脈閉塞。脾動脈雖然與脾靜脈結伴而行,但由於動脈壁較厚,且血流速度快,不容易發生動脈炎,引起栓塞甚至閉塞者更是少見。脾靜脈狹窄甚至閉塞後,脾動脈進入脾臟的血液則沒有了通暢的出路,脾臟內血管的壓力會明顯升高,使脾臟發生充血性腫大,再者,這些沒有了出路的血必須要找一個出路才行,脾臟和胃之間的血管就成了必然的選擇。正常情況下,脾臟和胃之間的血管很細,只有少量的血液通過,當脾靜脈的迴流發生障礙時,脾臟中的血液就必然會繞經這些潛在的血管通道迴流入肝臟,這樣,就使胃周圍的血管明顯增粗,壓力明顯升高,導致胃粘膜下靜脈發生曲張,重者引起破裂出血。
重症胰腺炎後發生的門靜脈高壓症與我們常見的肝硬化引起的門靜脈高壓症有明顯的不同。首先是病因方面的不同,前者是由於胰腺炎併發的脾靜脈栓塞或閉塞,後者則是由於肝臟的病變引起的肝硬化。第二點是病情的特點有很大的不同,胰腺炎後門靜脈高壓症往往沒有肝臟的基礎病變,肝臟和胃腸道的血液迴流正常,靜脈曲張以胃底靜脈曲張為主,食管的靜脈曲張常不明顯;而肝硬化後門靜脈高壓症由於肝臟的血液迴流受阻,脾、胃腸的血需要“繞道”食管周圍迴流入心臟,食管靜脈曲張常常更為嚴重。第三點,危險性不同。胰腺炎後門靜脈高壓症患者的病情隱匿,病情的發展常被忽略,只有當靜脈曲張嚴重了,破裂了,才得以治療,只能是亡羊補牢;而肝硬化後門靜脈高壓症則有肝功能的明顯異常,患者是醫院的“常客”,食管靜脈曲張常能在早期發現,防患於未然。
總之,重症胰腺炎患者痊癒後,也應定期檢查,以早期診治可能併發的區域性門靜脈高壓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