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疼痛科 主任醫師 文清泉

   

  姑息治療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腫瘤防治的四大重點工作之一。它的定義是“對經治療無效的患者的積極全面的醫療照顧,對疼痛、其他症狀、心理、精神和社會問題的控制,其目的是使患者和家屬獲得最佳生存質量”。

  惡性腫瘤晚期疼痛使患者身心處於極度痛苦之中,是導致患者要求安樂死的首要原因,也是現代醫學中的重要課題。根據WHO公佈的資料看,晚期癌症病人中約80%發生疼痛,其中30%為難以忍受的劇痛。因此,對惡性腫瘤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療主要是控制疼痛。

  疼痛原因治療

  放療及化療 是具有特異性鎮痛效果的良法,但不能單純為治療疼痛而決定放療或化療,而應在減輕疼痛與不良反應之間的尋求平衡,在明顯有利於病人的前提下采用為宜。

  外科手術 能緩解腸梗阻、不穩定的骨骼結構和神經受壓等所致的疼痛,但必須正確評價手術有利方面與危險性以及估計的受益期限等。

  併發症治療 如及時發現並控制感染,對骨轉移患者及時補鈣等。

  藥物止痛治療

  痛症三階梯止痛治療

  ①第一階梯――非阿片類藥物:輕度癌痛一般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擾的患者應使用非阿片類止痛藥。最常用的是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NSAIDs包括:阿司匹林、雙氯芬酸、尼美舒利、塞來昔布等。對骨轉移性癌痛、骨膜受腫瘤機械性牽拉、肌肉或皮下等軟組織受壓或胸膜/腹膜受壓產生的疼痛有效。在運用時應熟知其不良反應,包括血小板功能障礙、消化道潰瘍、腎臟損害等。不良反應的發生與劑量密切相關,因此對於需長期止痛治療的患者,應充分考慮使用NSAIDs的不良反應、封頂效應以及限制性用藥劑量等。不可盲目加量,如疼痛緩解不理想則及時進入第二階梯。

  ②第二階梯――弱阿片類藥物:當非阿片類藥物不能滿意止痛、睡眠已受到干擾、食慾有所減退時應用弱阿片類止痛藥。此類藥物包括可待因、羥考酮等。在用藥上應採取逐步向第二階梯過渡的原則,即在給予NSAIDs的同時,逐步給予弱阿片類鎮痛藥。

  ③第三階梯――強阿片類藥物;對非阿片類與弱阿片類藥反應差的中~重度癌痛選用強阿片類止痛藥。用此類藥後大多數病人止痛滿意,但易產生藥物依賴性和耐藥性,重複用藥的效果逐漸降低,需不斷增加劑量才能維持止痛作用。強阿片類止痛藥的藥效有很大的個體差異,通常由小劑量開始,根據臨床經驗增加到恰當的劑量。阿片類藥物的鎮痛作用不具有上限作用,隨著劑量的增加,鎮痛效果也增強。

  即釋嗎啡用量:5~200mg,每4小時口服1次。一般從5mg開始,個別的可從1Omg或更多些開始。如果首次用藥量口服後,病人止痛良好且嗜睡,則第2次可減量,反之第2次可增加劑量或縮短服藥間隔時間。嗎啡控釋片可每12小時口服1次。

  芬太尼緩釋透皮貼劑(多瑞吉)貼於面板後,首先在表皮層儲存,逐漸經迴圈達到全身。貼後8~16小時出現最充分的效果,有效濃度一般可維持72小時。連續應用15天后96.8%的患者可達中度以上緩解。其臨床效果滿意,且不良反應較輕,病人有較好的警覺性和睡眠質量。

  強阿片類藥物臨床應用注意事項;①及時應用,用足劑量,經常根據病情調整劑量;②疼痛加劇時要增加單次藥物劑量,而不要增加給藥次數;③接受即釋嗎啡治療者可於睡前將劑量加倍,以防痛醒;④控釋片不可碾碎應用;⑤應記錄疼痛強度及劑量調整過程;⑥重視對藥物不良反應的防治。

  三階梯治療中的輔助藥 針對癌痛病人的全方位疼痛還可選用輔助藥物進行治療。這種藥物本身不是止痛藥,但可輔助治療某種癌痛或不良反應。

  ①皮質類固醇激素;可減輕癌症病灶周圍組織的炎性水腫,從而減輕癌痛。在與NSAIDs合用時要注意不良反應的疊加問題。②抗驚厥藥:對神經損傷造成的撕裂痛、燒灼痛及化療藥外溢所致疼痛有效。常用的有卡馬西平和加巴噴丁。③抗抑鬱藥;能增強嗎啡的鎮痛效果,或者有直接的鎮痛作用。可以改善心情、促進睡眠,對神經病理性疼痛效果較好。阿米替林初始劑量是25mg睡前服,每隔3天可逐漸加量,最高日限量為150mg。④NMDA受體拮抗劑:抑制中樞興奮,提高嗎啡療效,對難治性神經病理性疼痛也有效。⑤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可樂定可以口服或經硬膜外途徑給藥,對神經病理性疼痛尤其有效。癌痛的藥物治療總原則

  ①口服原則:口服不需要別人的幫助,較方便、安全、經濟。若患者有吞嚥困難、嚴重嘔吐或胃腸道梗阻,可以選用芬太尼透皮貼劑或其他直腸栓劑等,必要時才選擇輸液泵連續皮下輸注給藥。②階梯原則:對三階梯的規範化疼痛處理原則要像放、化療及手術的常規一樣去嚴格執行。③按時原則:止痛藥應有規律地按計劃間隔給予,而不是等患者要求時才給。下一次給藥應在前一劑藥效消失之前,這樣可以保證疼痛連續緩解。突發劇痛者可臨時按需給予止痛藥。④個體化原則:鎮痛藥用量因人而異,不同病人的有效止痛劑量有很大差別。對每一個體具體選定符合該個體的劑量。合適的鎮痛藥劑量應保證鎮痛效果能維持4小時以上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強阿片類藥劑量可不受限度地增加。⑤細節原則:醫生必須詳細檢查並辨別是腫瘤本身引起的疼痛,或其他治療引起的疼痛,還是合併症引起的疼痛,或其他與癌症無關的疼痛。另外,還要鑑別區域性疼痛和牽涉痛,是外周神經還是神經叢與脊髓受累的疼痛,以及加重疼痛和緩解疼痛是為什麼。這是選擇合理止痛措施的基礎。

  非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晚期癌症病人存在負性心理,悲觀失望、情緒低落,有被遺棄感和失落感,因此,要加強心理治療和護理,對其進行安撫,使其正視現實,珍惜有限的生命。社會需求也是臨終病人需求的一部分,諸如一些未盡的心願、治療疾病的經濟問題以及自己身後的事情等等,對於這些需求,都要儘量給病人一個圓滿且切實可行的答覆。

  物理治療。按摩、熱敷、鍼灸、超聲波等方法均有助於輔助緩解疼痛。韓氏穴位神經刺激儀(HANS)能啟用機體內源性阿片系統,釋放出三種嗎啡類物質(內啡肽、腦啡肽、強啡肽),代替外源性嗎啡的功能,發揮全身性的鎮痛作用。此外,刺激疼痛部位的粗神經纖維也可產生區域性止痛效果。

  神經阻滯療法

  部分癌痛患者在嚴格應用三階梯藥物治療方案後仍有劇烈疼痛,或因有藥物禁忌證等原因,無法充分接受三階梯方案,稱為頑固性癌痛。神經阻滯療法為控制頑固性癌痛提供了一條極好的途徑。

  硬膜外或蛛網膜下腔內給予阿片類藥物,小劑量阿片類藥物脊髓給藥,有保持感覺、運動和交感神經功能的優點,此法可在門診進行。在插入永久性導管以前,先做脊髓阿片類藥物的治療以評價有效性。之後置入導管並銜接病人的自控泵或緩釋泵,嚮導管內注入嗎啡等藥物,可取得滿意迅速的鎮痛效果。技術的關鍵在於將導管經皮下固定在體側,導管的外端選用肝素帽連線,以便其給藥和避免感染。患者和家屬很快能學會其用法而自己給藥,也不妨礙病人活動。

  神經毀損性阻滯,這些神經阻滯的治療最好在影像裝置引導下進行。①周圍神經毀損性阻滯:癌症疼痛較侷限,應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使用不同濃度的酚、乙醇或阿黴素溶液阻滯周圍神經,或用射頻毀損神經,常可獲得滿意的療效。②硬膜外腔神經毀損性阻滯:與末梢神經阻滯相比,硬膜外腔阻滯可同時阻斷軀體和自主神經,阻滯範圍較大且效果確切;與蛛網膜下腔阻滯相比則可避免腦膜刺激與脊髓或脊神經損傷,但其效果卻不如蛛網膜下腔阻滯。③蛛網膜下腔神經毀損性阻滯:此種方法控制癌痛效果確切,大多數報道的疼痛緩解時間為2周~3個月,少數患者可持續4~12個月。④腹腔神經叢毀損性阻滯:能很好地緩解腸源性惡性腫瘤引起的上腹痛和背部牽涉痛。這種方法最常用於胰腺癌,60%~85%的患者可獲得完全止痛;對遠端食管、胃、肝、膽管、小腸、近端結腸、腎上腺和腎的腫瘤性疼痛也有效。⑤此外還有交感神經節毀損性阻滯和腦垂體毀損性阻滯等。

  惡性腫瘤晚期疼痛的控制是全社會的問題,應像關心弱勢群體一樣還患者以無痛的權力。在我國,許多惡性腫瘤晚期疼痛的患者並未能得到充分的止痛治療。我們臨床醫師應義不容辭地提高知識和有關技能,使惡性腫瘤患者能體面且有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