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科 主治醫師 吳昱

  只要身高低於同地區、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平均身高兩個標準差或低於該人群身高曲線的第三百分位(通俗地講就是一百個這樣的孩子按大小個子排隊的最後三個人)醫學上稱為矮小症。因為這些孩子很多都是存在各種“疾病”才導致身材矮小的,如果找到病因並且給予有效治療,個子是可以長得更高,達到正常人身材標準的。

  我們怎麼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處於身高曲線的第幾個百分位呢?這需要定期準確的測量孩子的身高(3歲以下的孩子測量身長)。把數值標記到生長曲線上,既可以看到孩子目前的身高水平,也可以動態監測孩子的生長速率。如果身高處於第三百分位以下,或每年生長速率過低,需要進一步檢查孩子是否存在矮小症。

  如圖:通過描繪一個小男孩兩年的生長曲線,我們發現這個孩子雖然在5歲時身高處於正常範圍內,但是生長速率過低,每年僅生長3cm左右,所以2年後孩子的身高降到矮小範圍。可見繪製生長曲線是多麼重要啊!

 

  導致孩子矮小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內分泌性矮小:

  如生長素缺乏、甲狀腺素低下等,可通過生長素激發試驗和檢測甲狀腺素確診。應用生長素或甲狀腺素可以獲得很好的療效。性早熟所致成年身高低也屬此類。性早熟者與一般矮小不同,由於發育提前,成長期身高可高於同齡人,但生長停止也早,最終身高常常較矮。應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可讓青春期發育迅速停止,以爭取更多的長高時間,從而提高成年身高。

  二、特發性矮小:

  是一種目前未知原因的嚴重生長紊亂。特徵是兒童期的生長不足導致身材顯著矮小,生長速率正常或偏低。

  三、營養性矮小:

  目前已少見。一般性“挑食”不至於引起身材矮小,僅見於長期慢性病的患者。此類病人不需要進行增高治療,只要有效治療原發病,調整營養就能長高。病程較長者往往不能到達正常身高。

  四、宮內發育遲緩:

  患兒出生時身長、體重低,出生後半年內未能實現有效追趕,成年身高也低。生長素對此類病人有一定的提高成年身高作用。

  五、染色體疾病:

  如特納綜合症、唐氏綜合症等,通過染色體檢查可確診。根據病種不同治療方法與效果不同。

  六、遺傳代謝性疾病:

  如笨丙酮尿症、粘多糖病。此類病人目前增高治療效果差。

  七、體質性青春期延遲:

  即所謂的“晚長”,這一類人群常有家族史,一般不需要治療,最終也能達到正常身高。如疑屬此類,應定期檢查骨齡,並做成年身高預測。

  八、骨骼系統疾病:

  如軟骨發育不良、成骨不全等,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療手段。

  九、精神心理障礙性矮小:

  常發生在父母感情不和,離異家庭或單親家庭,孩子精神心理受挫,影響了內分泌功能。

  診斷了矮小症,該如何治療呢?

  根據不同的病因,需要給予不同的治療。

  如果是甲狀腺功能低下,需要給予甲狀腺素治療;如果是性早熟,需要給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治療;存在慢性營養性疾病,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改善營養狀況;生長激素缺乏、特發性矮小、宮內發育遲緩、特納綜合徵等疾病,需要應用生長激素治療;還有些疾病如軟骨發育不全、一些先天性疾病等,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所以,首先要弄清病因,才能因病施治。

  有的家長會問,我的孩子雖然不算矮小症,但是我希望他能長得更高,有什麼好辦法嗎?

  那我們說說身高的影響因素吧。

  所謂生長,既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又有一定的階段性。也就是說一個孩子是逐漸的不斷的長高的,但是不同的時期生長的快慢有所不同。人生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生長高峰:第1個生長高峰:身長和體重在生後第1年增長很快,第2個高峰:進入青春期,出現身高和體重的快速增長。

  兒童生長髮育雖有一定規律,但在一定範圍內受遺傳和環境的影響,存在相當大的個體差異。每個兒童有其自己的生長“軌道”,不會完全相同。當無顯著外環境條件改變時每個兒童生長的實測值在各個時期都相對穩定於同一發育等級中,一般不超越上下一個等級。動態追蹤觀察6月以上,才能確切評判生長速度是否正常。如連續追蹤1年以上,生長速率低於第3百分位,次年生長速率能恢復至第50百分位的機率僅為3%。也就是說,發現孩子長得慢,一定要到醫院就診,不要盲目的寄希望於以後會長高。通過生長曲線來看就是,一個孩子的生長過程多為一個曲線所示平緩的變化,而不會象第二個曲線那樣大幅度變化。  

  影響兒童生長髮育的因素有:

  一、環境因素

  經濟發展水平: 城市兒童發育水平明顯優於農村。

  社會制度:我國規定對兒童進行對9年義務教育制度,對促進兒童的發育有積極作用。

  文化:不同文化水平的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各異,並對兒童學業和性格發育有影響。

  環境衛生:地處北方或沿海者較南方或山區者身材為高;春夏季較秋冬季身高增長快,與光照充裕有關;環境汙染造成染色體突變影響胎兒發育。

  家庭小環境:社會經濟條件、家庭人員結構、家庭氛圍等。

  二、遺傳因素

  種族:高加索人的平均身高高於中國人。

  父母身高與子代身高具有密切相關性。

  父母近親結婚者影響子代智慧發育。

  外界環境改變染色體結構,影響子代。

  三、營養因素

  孕期宮內營養不良影響胎兒的體格及神經系統發育。

  出生後蛋白質-熱量不足,影響體重、身高和智慧發育。

  營養過剩可致肥胖,從而影響生長和心理。

  微量元素缺乏對身心發育的影響。

  缺鐵: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及性格改變

  缺鋅:影響小兒智慧

  缺碘:甲狀腺功能低下,造成體格和神經心理髮育落後

  四、疾病因素

  孕期疾病:風疹、帶狀皰疹、鉅細胞病毒及弓形體感染可影響胎兒發育;糖尿病患者子代畸形的發生率比正常高出2~6倍;患苯丙酮尿症而未經治療,胎兒智慧發育差;甲亢孕婦的子代,小頭畸形比正常高13倍。

  圍生期疾病:嚴重的產傷可致腦、脊髓、臂叢神經等損傷導致GHD。

  出生後疾病:胃腸道功能差、先心病、腎臟慢性疾病、垂體瘤、甲功低下等影響生長髮育。

  藥物:母親妊娠期用藥和兒童出生後用藥影響兒童體格發育。

  五、教育因素

  早期母嬰接觸促進嬰兒食慾、體重增加,同小兒今後良好的性格、情感密切相關。

  母親育兒的動力、能力與教育孩子的積極性與子女發育有明顯關係。

  父母良好的言行,對孩子心理過程的發育起到積極的影響。

  根據上面的影響因素,我們該如何促進兒童健康自然生長呢?

  1、合理營養:食物選擇多樣化,葷素搭配、主副食搭配;宜粗不宜細,不追求“名貴”“精細”,而應追求天然綠色。避免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暴飲暴食、偏食挑食、進食過快、缺乏飲食規律、不吃早餐、愛吃零食等。

  2、充分睡眠:睡眠可促進兒童生長激素的分泌。因為生長激素每天均會釋放,但80%生長激素在睡眠時分泌(“能睡的孩子長大個”),生長激素在前半夜分泌量多(睡眠黃金期),睡眠受到干擾,或睡眠質量不高,生長激素分泌會減少。

  兒童每天正常睡眠時間

  新生兒

  不低於16~18小時

  1~3個月

  不低於15小時

  3~12月

  不低於13~14小時

  1~3歲

  不低於12小時

  3歲以上

  不低於10小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