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脊柱外科 主任醫師 陳賓

  腰椎管狹窄症,是椎管各徑線縮短,壓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經根,從而導致相應神經功能障礙的一類疾病,常見於老年人。以往的開放手術治療,手術創傷大、術後恢復慢。椎間孔鏡下單側入路雙側減壓開啟了腰椎管狹窄症治療的新時代!

  腰椎管狹窄症起病多隱匿,病程緩慢,常見於老年患者。引起狹窄的病因十分複雜,依據其臨床狹窄部位的不同,患者典型的症狀可包括:長期腰骶部痛、腿痛,雙下肢漸進性無力、麻木,間歇性跛性,行走困難。其中麻木可由腳部逐漸向上發展到小腿、大腿及腰骶部,腹部出現束帶感,腰椎管狹窄症起病多隱匿,病程緩慢,常見於老年患者。引起狹窄的病因十分複雜,依據其臨床狹窄部位的不同,患者典型的症狀可包括:長期腰骶部疼痛、雙下肢放射痛、漸進性無力、麻木,間歇性跛性,行走困難。其中麻木可由足逐漸向上發展到小腿、大腿及腰骶部,腹部出現束帶感,嚴重時出現大小便異常,截癱等。

  以往的開放手術治療腰椎管狹窄症對患者腰背部肌肉剝離嚴重,術後往往遺留慢性腰痛,術後恢復慢。隨著脊柱微創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實現了腰椎管狹窄症MED(椎間盤鏡)下的單側入路雙側減壓,對於不穩定型的腰椎管狹窄症可採用可擴張通道下的單側入路雙側減壓。然而,患有腰椎管狹窄症的老年患者往往合併多種內科疾病,難以耐受全身麻醉。因此,近年人們逐漸探索使用椎間孔鏡技術來治療穩定型腰椎管狹窄症。

  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微創脊柱外科陳賓主任認為:椎間孔鏡技術適應症的拓展關鍵在手術入路的選擇。獨特的手術入路可以擴大鏡下視野。以往的椎間孔鏡技術暴露椎管內結構有限,僅僅可以顯露部分神經根和硬膜囊。“椎間孔鏡下神經根周圍減壓鬆解術”採用特殊的手術入路可實現鏡下顯露下位神經根約2cm、出口神經根、硬膜囊、後縱韌帶、突出髓核組織、纖維環、黃韌帶,甚至可以顯露對側神經根。由於該技術特殊的入路,可進行椎間孔擴大成形、側隱窩擴大成形、硬膜囊腹側減壓等操作,完成了椎管狹窄症的椎管擴大減壓。

  典型病例:患者女,60歲,腰部疼痛伴雙下肢放散痛10年,加重2年,入院。患者雙側臀部、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至足背放散痛,左側較右側重。MRI示L4-5椎間盤突出,壓迫硬膜囊,黃韌帶增厚,相應椎間孔及側隱窩狹窄。

  經科內病例討論後,對該患者實施椎間孔鏡下神經根周圍鬆解減壓術。術中對突出髓核組織進行摘除,對側隱窩進行擴大成型,經硬膜囊腹側逐漸實現對側神經根的腹側減壓。

  手術結束後,患者當即感雙下肢疼痛、麻木感消失。平臥位後直腿抬高試驗陰性。術後2小時患者在腰部支具保護下下地活動。

  椎間孔鏡下單側入路雙側減壓術治療穩定型腰椎管狹窄症具有明顯的優勢。該術式手術創傷小、術中出血少、區域性麻醉、費用低、術後恢復快、適應症廣等優點。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腰椎管狹窄症的老年患者會不斷增多,該技術的應用使得廣大腰椎管狹窄症患者的治療簡單、有效,為更多的老年患者祛除腰腿不適,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