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關節科 副主任醫師 鄭永智

  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慢性、炎性、系統性、以關節病變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以周圍關節發病為常見,常為對稱性,呈慢性過程,發作與緩解交替進行,晨僵時間較長,常有皮下結節和關節侵蝕性改變。早期手、足、腕小關節遊走性疼痛、腫脹、運動障礙;晚期則關節畸形、僵直、功能喪失、關節周圍肌肉萎縮。

  全世界RA病人約佔總人口的1.4%,中國的患病率為0.3%左右,無明顯區域及種族差異,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發病高峰為40~60歲、女性發病為男性的2~3倍。

  (一)病因

  本病病因至今仍不清楚,與本病發生可能有關的因素有:感染、過敏、內分泌失調、家族遺傳、免疫病理等。

  (二)病理變化過程

  1、關節病變

  基本病理改變是滑膜炎,通常在肢體周圍關節,其病變在滑膜組織和透明軟骨呈進行性破壞,逐漸發生關節軟骨面的破壞,軟骨下骨質的破壞,關節脫位或畸形的發生。

  2、 關節外病變

  會發生皮下結節、血管炎等病變。

  (三)診斷

  1、 臨床表現

  (1)病情發展RA發病一般較緩慢,在數週或數月內逐漸出現症狀。少數病人可急性起病。起病時表現為全身不適、乏力、低熱,隨後出現關節的紅腫熱痛。手、腕、膝、足關節最易受累,肘、肩、髖及上部頸椎關節也可發病。受累關節常為對稱性,但也可先後出現不同關節病變。遠側指間關節很少受累。早期系統治療症狀可以緩解。隨著病情的發展,症狀轉為持續性,但可以表現相對緩和症狀加交替出現。

  (2)晨僵病人晨起或長時間坐位後開始活動時關節僵硬,不靈活,猶如凝膠樣的感覺。關節活動後晨僵會暫時緩解。晨僵現象伴隨病人的整個病程,直至關節功能完全消失。晨僵持續時間隨病情變化而變化。病情緩解時晨僵持續時間縮短,病情加重時晨僵持續時間延長。晨僵現象已成為評價病情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的一個簡潔、明確的客觀指標。

  (3) 疼痛:關節腫痛是RA的主要表現。疼痛為持續性,一般程度較重,影響睡眠和日常活動。疼痛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關節功能障礙,同時有關節發熱感。

  (4) 腫脹:多因關節腔內積液或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症引起,病程長者可因慢性滑膜炎增生肥厚而致關節腫脹。凡受累關節均可腫脹,多呈對稱性。

  (5)畸形:是中、晚期病人的主要表現關節,逐漸出現屈曲彎縮,可伴有內或外翻畸形。由於肌肉萎縮,膝關節顯得更為突出。

  (6)功能障礙:關節腫痛和結構破壞均可引起關節活動障礙。美國風溼病學院將因本病而影響生活的程度分為四級:

  Ⅰ級:能照常從事日常生活和各項工作;

  Ⅱ級:可進行一般的日常生活和某種職業工作,但參加其他專案活動受限;

  Ⅲ級:可進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但參加某種職業工作或其他專案活動受限;

  Ⅳ級:日常生活自理和參加工作的能力均受限。

  總之,本病有以下特點:主要累及手足小關節的對稱性多關節炎;病情多呈慢性進行及反覆發作;個體與個體間病情發展和轉歸差異甚大;如不能早治理治療致畸形率較高,嚴重影響病人生命質量。

  2、X線檢查

  對本病的診斷、關節病變的分期、監測病變的演變均很重要,其中以手關節片最有價值。RA的X線改變通常可分為四期:

  骨質疏鬆期(Ⅰ期):主要在RA初期,其特徵為關節周圍腫脹,關節端骨質疏鬆;

  破壞期(Ⅱ期):因軟骨破壞,關節間隙輕度狹窄,軟骨下骨皮質尚完整,若關節面侵蝕明顯者,可見粗糙或凸凹不平,囊狀透亮區明顯或呈空泡狀,骨質明顯疏鬆;

  嚴重破壞期(Ⅲ期):關節間隙明顯狹窄,骨質廣泛疏鬆,軟骨下骨質多處破壞,甚至出現關節脫位或變形;

  強直期(Ⅳ期):除關節明顯破壞外,可有區域性纖維化,顯示關節面融合,關節間隙消失,關節呈纖維性強直或骨性強直,關節脫位或半脫位,尚可見骨刺、骨贅等異常改變。

  3、實驗室檢查

  (1)血象:可有輕中度貧血,白細胞及分類多正常,活動期血小板多增高。

  (2)血沉:多增速,是觀察滑膜炎活動性與嚴重性的指標,但無特異性。

  (3)抗“O”、ASO、類風溼因子:典型的類風溼病人可以出現抗“O”試驗陽性及ASO高於正常,類風溼因子多為陽性。

  4、診斷標準

  1987年美國風溼病協會RA診斷標準:符合下述7條標準中4條或4條以上者,可確診為RA:

  (1)關節內及周圍的晨僵時間至少一小時,≥6周;

  (2)至少三個關節部位的關節炎,三個或三個以上關節同時軟組織腫脹或積液,,≥6周;

  (3)腕、掌指、近端指間關節至少有一個關節腫脹,≥6周;

  (4)對稱性關節炎,≥6周;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趾關節受累不要求絕對對稱;

  (5)類風溼結節 可以觀察到的骨突起部位,伸肌表面或近關節區域的皮下結節;

  (6)血清類風溼因子陽性;

  (7)後前位手、腕關節X線示骨侵蝕或明確骨質脫鈣的典型類風溼關節炎改變。

  (四)治療

  RA的診斷一旦確立就意味著漫長的治療過程開始。因此,病人增強信心是很重要的。目前,由於對類風溼研究的研究的深入,經過系統正規治療多數病人都能夠很好的控制症狀。同時,由於外科技術的提高,即使是晚期病人,經手術後也能恢復行走,有效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

  RA的治療目的是:控制症狀,延緩病情發展,防止畸形,恢復關節功能。

  RA的治療原則是:健康教育,休息與功能鍛鍊結合,聯合藥物治療,輔以手術治療。

  1、藥物治療

  (1)非甾體類抗炎藥;

  (2)慢性抗風溼藥物;

  (3)免疫抑制劑。

  2、手術治療

  RA的手術治療意義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承認。尤其是膝關節RA,因其滑膜組織豐富,手術治療意義更大,常用手術有:

  (1)滑膜切除術:早期滑膜切除能有效地減輕疼痛,延緩RA的程序,阻止關節軟骨破壞,保護關節功能;

  (2)關節鏡滑膜切除術:手術損傷小,術後功能恢復快;

  (3)關節清理術:適用於關節破壞較嚴重的病人;

  (4)關節置換術:適用於病變晚期,關節嚴重破壞的病人。關節置換術後能有效恢復關節功能,明顯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