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管外科 主治醫師 趙豔平

  一、作用機制
  華法林(coumadin)通過抑制肝臟環氧化還原酶,使無活性的氧化型(環氧化物型)維生素K無法還原為有活性的還原型(氫醌型)維生素K,阻止維生素K的迴圈應用,干擾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化,使這些凝血因子無法活化,僅停留在前體階段(有抗原,無活性),而達到抗凝的目的。
  二、藥效學和藥代動力學
  華法林口服生物利用度好,起效和作用時間可以預測,在健康個體,口服90分鐘後血濃度達到高峰。消旋體的華法林半衰期為36―42小時,在血漿中主要與白蛋白結合。    胎兒血藥濃度接近母體值,但人乳汁中未發現有華法林存在。
  華法林幾乎完全通過代謝清除,代謝產物具有微弱的抗凝作用。主要通過腎臟排洩,很少進入膽汁,只有極少量的華法林以原型從尿排出,因此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必調整華法林的劑量。    華法林的劑量反應關係變異很大,受許多因素影響,因此需要嚴密監測。    抗凝作用一般發生在給藥後24小時以內,但抗凝作用的峰值可能延長至72―96小時,因此華法林不宜單獨用於急性抗栓的情況。    急性抗栓應首先使用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兩者交叉至少4日後才可停用肝素類(維持INR於治療範圍兩日以上),以便停肝素後華法林能達到有效抗栓水平。

  三、華法林的監測
  使用華法林必須監測國際標準化比值(INR)來調整用藥劑量。INR=PTRISI,其中ISI為國際敏感指數,代表凝血活酶的促凝活性(敏感性);PTR為受試者PT與正常血漿PT的比值。   華法林的抗栓作用有賴於凝血酶原(Ⅱ)的下降,其半衰期約為72小時。由於因子Ⅶ和蛋白C的半衰期短(6―8小時),應用華法林後,因子Ⅶ和蛋白C的水平很快下降,用藥後早期測定的PT(INR)主要反映血漿因子Ⅶ的水平,此時的INR不能反映體內真實的抗栓水平。換言之,即便INR達到目標範圍,由於因子Ⅱ的水平尚未降低到有效水平,此時華法林的抗栓效果還未達標。
  (一)、華法林的用藥和劑量調整
  中國人華法林的初始劑量建議為3mg;大於75歲的老年人和出血的高危患者應從2mg開始,每天一次口服,目標INR依病情而定,一般為2.O一3.0。不推薦使用初始衝擊量,否則可使起抗凝作用的蛋白C活性迅速明顯下降,造成一過性高凝狀態,甚至導致血栓合併症。 用藥前常規測定INR,第3天必須測定INR,如果此時INR在1.5以下,應該增加0.5mg/d;如果INR在1.5以上,可以暫時不增加劑量,等待7天后INR測定的結果;如果INR與基礎水平比較變化不大,可以增加1mg/d。我們的觀察證明,起始劑量2mg過小,會增加達標需要的時間和增加測定INR的次數。根據INR值確定下次服用華法林的劑量,第1周至少查3次INR,1周後改為每週1次,直到第4周。INR達到目標值並穩定後(連續兩次在治療的目標範圍),每4周查一次INR。

       如遇INR過高或過低,或由於某種原因改變了華法林的劑量,應根據INR值和劑量調整情況確定下次觀察INR的時間。劑量調整應依據INR值,每次增減的量為O.5―1mg/d。每次調整劑量之前,應仔細尋找INR發生變化的原因,並且應該參考先前一段時間測定的INR數值。如果以往INR一直很穩定,偶爾出現INR增高的情況,只要INR不超過3.5~4.0,可以暫時不調整劑量,3―7天后再查INR。INR測定也不宜過勤。
  許多因素,包括旅行、膳食、環境、身體狀況、患其他疾病和用藥,都會使INR發生變化。當有影響用藥反應的因素存在時,如感冒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因故停用藥物或者服藥不規則時,應額外多做幾次INR,以便及時調整藥物劑量,維持INR在治療的目標範圍以內。
  (二)、影響INR的部分因素   

        某些藥物可通過抑制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的合成、增加代謝清除和干擾其他止血途徑影響華法林的藥代動力學。食物中維生素K攝人和吸收的波動影響華法林的療效。肝功能不全使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合成障礙,對華法林的反應增強。高代謝狀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增加凝血因子的代謝,增強華法林的療效。    維生素K能夠拮抗華法林的抗凝藥效,從而降低抗凝作用。為了維持華法林穩定的抗凝強度,病人有必要保持飲食的相對平衡,尤其是保持富含維生素K的綠色蔬菜的攝入量相對平衡。    1.疾病因素疾病等內源性因素直接導致血液的高凝或低凝狀態,進而與華法林產生可能的拮抗或協同性作用。表l列出了增強和減弱華法林抗凝作用的部分疾病。前者需考慮減少華法林劑量,後者需考慮增加華法林劑量
  (三)對出血不良反應的預防應做到:
  1、仔細詢問病史,全面查體和進行相應的物理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尋找和注意引起出血的高危因素;      

       2、按要求監測INR,根據INR調整用藥劑量;

       3、加強對醫務人員用藥和監測知識的培訓,加強醫護人員的責任心和服務水平,登記和定期隨訪每一個服藥治療的病人,抗栓治療最好在抗栓的專業門診,由專門的醫生統一治療、管理和隨訪病人;  

       4、為病人提供有關用藥和監測的手冊,提供出血等不良反應的初步處理意見和病人與負責醫生的通訊聯絡。   

       5、加強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宣傳教育,提高病人用藥的依從性,避免服錯藥、誤服和漏服;   

       6、詳細告知病人用藥的注意事項,在飲食或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生病、服藥或停用某種藥物、旅行、出現意外傷害等情況下,應及時通知或諮詢負責醫生,並遵醫囑及時就診和安排診治;  

       7、教育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外傷和其他引起出血的因素,如剃鬚引起的面板切口;   

       8、如出現嚴重的出血併發症或者出血不易止住,應及時與自己的醫生聯絡或者到醫院及時就診。    在血栓高危病人,應綜合評估服藥後獲益(減少栓塞)和風險(嚴重出血)的比例,應當清楚的是,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腦出血除外)的重要性並不相同,輕、中度出血對病人造成的傷害總體上應小於血栓栓塞。    並不是所有出血都應減少華法林的劑量或者停用,停用的時間應該權衡獲益和風險。
  四、長期口服抗凝藥物病人的手術
  如病人遇擇期或急診手術,應儘可能在手術時將INR降至1.0~1.5水平。    Dearon等發現,停用華法林至INR為1.5約需要4天,恢復用藥3天后INR可達到2.0。如果在術前4天停用抗凝藥物,術後當日恢復,那麼圍術期將至少有4天為血栓高風險期。    手術前有4種處理方法可供選擇:第一,術前停華法林4―5日,術後恢復,並加用低劑量肝素(5000U皮下注射);第二,術前停華法林4―5日,代之以術前使用低劑量肝素5000U皮下注射或預防劑量的低分子肝素,術後使用低劑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和華法林;第三,術前停華法林4―5日,代之以全劑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如為靜脈肝素,則於術前5小時停用;第四,術前4―5日開始降低華法林劑量至INR 1.3―1.5,術後恢復華法林,並可輔以低劑量肝素。  

        如何處理術前後的抗凝問題主要依據病人發生血栓栓塞的危險性。慢性房顫病人血栓栓塞的風險較低,術前停用一段時間的華法林可以接受;如果是機械瓣換瓣的病人,又合併房顫,病人是不允許出現抗凝的“真空”狀態的,必須輔以低分子肝素(肝素)。    在機械瓣換瓣病人擇期非心臟手術時,華法林於術前5日停止應用,用低分子肝素至手術當日的凌晨,手術日晚開始恢復應用低分子肝素,同時口服華法林,達到目標INR後,停用低分子肝素。    正在接受華法林治療的患者急診手術麻醉爭議很大,有人報告了950例正在口服抗凝藥物治療的患者,區域阻滯達1000人次,結果未發生問題;Wu報道180例正在口服抗凝藥物的患者,接受硬膜外或腰麻,同樣沒有發生任何併發症,但多數學者持保留態度,因一旦發生後果將對患者非常不利。  

       預期麻醉和手術的病人,可以考慮給予華法林拮抗劑維生素K1靜脈注射。維生素K1靜脈用藥後,凝血酶原時間或INR在6~8小時內明顯下降,直到12―24小時才可得到糾正,因此麻醉前霈再次監測INR或凝血酶原時間。在使用維生素K1拮抗華法林作用的同時,血栓高群患者應當配合應用低分子肝素。    除非椎管內麻醉對某一患者較全麻確有無可爭議的明顯優點,否則為安全起見,應儘量避免醫源性椎管內出血的可能性,選用全麻。    手術後恢復華法林用藥時,應同時加用低劑量靜脈或皮下肝素至少4―5天,因為華法林口服後需經3~7天才出現抗凝作用,通過監測INR,調整好口服抗凝藥的劑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