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化的成因
甲狀腺惡性腫瘤由於癌細胞生長迅速,腫瘤中血管及纖維組織增生,容易出現鈣鹽沉積而導致鈣化。此外,鈣化也可是腫瘤本身分泌一些物質,如糖蛋白和粘多糖所致。
鈣化的機率
甲狀腺鈣化既可發生於惡性結節,也可以發生於良性結節,惡性結節發生鈣化機率更高,前者為26%~54%,後者為8%~32% 。
B超的鈣化分型
① 微鈣化:多個強回聲光點(小於2 m m ),呈簇狀或散在分佈,伴或不伴聲影。當微鈣化與粗鈣化同時存在於結節內時,則結節被劃人微鈣化型。
② 粗鈣化:為結節內部大於2 mm的強回聲光斑,伴聲影。
③ 周邊鈣化:為環繞結節周圍的粗鈣化,呈環形或弧形。
④ 孤立鈣化斑:是單個粗鈣化,周圍未見環繞的甲狀腺結節。
鈣化與良惡性結節的關係
微鈣化通常被認為是診斷甲狀腺癌最可靠的指標,基本上可反映病理學中的“砂粒體”。砂粒體是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特徵性表現,砂粒體也可出現於甲狀腺濾泡狀癌、結節性甲狀腺腫、濾泡狀腺瘤、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等。超聲顯示微鈣化對甲狀腺癌診斷的特異性、陽性預測值、敏感性分別為85%~94%、69%~71%、36%~59%。
周邊鈣化、粗鈣化、孤立鈣化,通常被認為是診斷甲狀腺良性腫瘤的指標, 多見於甲狀腺腺瘤、 結節性甲狀腺腫等良性疾病中,但是,上述三者也可發生於惡性結節。
總之, B超聲像圖中的鈣化是診斷甲狀腺癌的一個特異性指標,從篩查甲狀腺癌的角度來講,每一種鈣化都有惡性的風險,不僅微鈣化,其他型別的鈣化都應仔細檢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