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新生兒常見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兒死亡的重要病因。據統計,圍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約為5%-20%。可發生在宮內、分娩過程中或生後,由細菌、病毒、黴菌等不同的病原體引起。
一、病因
1、宮內感染性肺炎(又稱先天性肺炎)
主要的病原體為病毒,如風疹病毒、鉅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常由母親妊娠期間原發感染或潛伏感染復燃,病原體經血行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孕母細菌(大腸桿菌、克雷白菌、李斯特菌)、原蟲(弓形蟲)或支原體等感染也可經胎盤感染胎兒,但較少見。
2、分娩過程中感染性肺炎
(1)胎膜早破24小時以上或孕母產道內病原體上行感染羊膜,引起羊膜絨毛膜炎,胎兒吸人汙染的羊水,發生感染性肺炎;
(2)胎兒分娩時通過產道吸入汙染的羊水或母親的宮頸分泌物。常見病原體為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克雷伯菌、李斯特菌和B組溶血性鏈球菌等,也有病毒、支原體。早產、滯產、產道檢查過多更易誘發感染。
3、出生後感染性肺炎
(1)呼吸道途徑:與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觸;
(2)血行感染:常為敗血症的一部分;
(3)醫源性途徑:由於醫用器械如吸痰器、霧化器、供氧面罩、氣管插管等消毒不嚴,或呼吸機使用時間過長,或通過醫務人員手傳播等引起感染性肺炎。病原體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多見。近年來機會致病菌如克雷伯菌、假單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枸櫞酸桿菌等感染增多。病毒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多見;沙眼衣原體、解脲脲支原體等亦應引起重視。廣譜抗生素使用過久易發生念珠菌肺炎。
二、臨床表現
1、宮內感染性肺炎:臨床表現差異很大。多在生後24小時內發病,出生時常有窒息史,復甦後可有氣促、呻吟、呼吸困難,體溫不穩定,反應差。肺部聽診呼吸音可為粗糙、減低或聞及溼羅音。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DIC、休克或持續肺動脈高壓。血行感染者常缺乏肺部體徵,而表現為黃疸、肝脾大和腦膜炎等多系統受累。也有生後數月進展為慢性肺炎。周圍血象白細胞大多正常,也可減少或增加。臍血IgM>200mg/L或特異性IgM增高者對產前感染有診斷意義。X線胸片常顯示為間質性肺炎改變,細菌性肺炎則為支氣管肺炎表現。
2、分娩過程中感染性肺炎:發病時間因不同病原體而異,一般在出生數日至數週後發病,細菌性感染在生後3-5天發病,II型皰疹病毒感染多在生後5-10天,而衣原體感染潛伏期則長達3-12周。生後立即進行胃液塗片找白細胞和病原體,或取血標本、氣管分泌物等進行塗片、培養和對流免疫電泳等檢測有助於病原學診斷。
3、產後感染性肺炎:表現為發熱或體溫不升、氣促、鼻翼扇動、發紺、吐沫、三凹徵象;肺部體徵早期常不明顯,病程中可出現雙肺細溼羅音。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表現為喘息,肺部聽診可聞哮鳴音。鼻咽部分泌物細菌培養、病毒分離和熒光抗體,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查有助於病原學診斷。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易合併膿氣胸,X線檢查可見肺大泡。
三、治療
1、呼吸道管理:霧化吸人,體位引流,定期翻身、拍背,及時吸淨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2、供氧:有低氧血癥時可用鼻導管、面罩、頭罩或鼻塞CPAP給氧,呼吸衰竭時可行機械通氣,使動脈血PaO2維持在6.65-10.7kPa(50-80mmHg)。
3、抗病原體治療:細菌性肺炎者可參照敗血症選用抗生素。李斯特菌肺炎可用氨苄西林;衣原體肺炎首選紅黴素;單純皰疹病毒性肺炎可用無環鳥苷;鉅細胞病毒肺炎可用更昔洛韋。
4、支援療法:糾正迴圈障礙和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每日輸液總量60-100ml/kg,輸液速率應慢,以免發生心力衰竭及肺水腫;保證充足的能量和營養供給,酌情靜脈輸注血漿、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