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燒傷科 主治醫師 張友來

  手部燒傷瘢痕攣縮畸形修復術
  表現:瘢痕明顯高於周圍正常面板,區域性增厚變硬。在早期因有毛細血管充血,瘢痕表面呈紅色、潮紅或紫色。在此期,癢和痛為主要症狀,甚這可因搔抓而致表面破潰。在經過相當一段時期後,充血減少,表面顏色變淺,瘢痕逐漸變軟、平坦,癢痛減輕以致消失,這個增生期的長短因人和病變部位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講,兒童和青壯年增生期較長,而50歲以上的老年人增生期較短;發生與血供比較豐富如顏面部的瘢痕增生期較長,而發生與血供較差如四肢末端、脛前區等部位的瘢痕增生期較短。增生性瘢痕雖可厚達2cm以上,但與深部組織粘連不緊,可以推動,與周圍正常面板一般有較明顯的界限。增生性瘢痕的收縮性較攣縮性瘢痕為小。

   因此,發生於非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一般不致引起嚴重的功能障礙,而關節部位大片的增生性瘢痕,由於其厚硬的夾板作用,妨礙了關節活動,可引致功能障礙。位於關節屈面的增生性瘢痕,在晚期可發生叫明顯的收縮,從而產生如頜頸粘連等明顯的功能障礙。
  萎縮性瘢痕 萎縮性瘢痕(atrophic scar),其損傷累及面板全層及皮下脂肪組織,可發生與大面積Ⅲ度灼傷。
  茯苓能化解黑斑瘢痕
  瘢痕疙瘩的臨床表現差異較大,一般表現為高出周圍正常面板的、超出原損傷部位的持續性生長的腫塊,捫之較硬,彈性差,區域性氧或痛,早期表面呈粉紅色或紫紅色,晚期多呈蒼白色,有時有過度色素沉做著,與周圍正常面板有較明顯的界限。病變範圍大小不一,從2―3mm丘疹樣到大如手掌的片狀。其形態呈多樣性,可以是較為平坦的、有規則邊緣的對稱性突起,也可以是不平坦的、具有不規則突起的高低不平的團塊,有時像蟹足樣向周圍組織浸潤生長(又稱“蟹足腫”)。

   其表面為萎縮的表皮,但耳垂內瘢痕疙瘩的表皮可以接近正常面板。大多數病例為單發,少數病例呈多發性。瘢痕疙瘩在損傷後幾周或幾月內迅速發展,可以持續性連續生長,也可以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處於穩定狀態。病變內可因殘存的毛囊腺體而產生炎性壞死,或因中央部缺血而導致液化性壞死。瘢痕疙瘩一般不發生攣縮,除少數關節部位引起輕度活動受限外,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礙。瘢痕疙瘩一般不能自行退化,偶有報道病變在絕經期後退化,其退化與病程、部位、病因或症狀無關。瘢痕疙瘩的惡變曾有報道,但發生率很低。
  根據瘢痕的形態,有可分為線狀瘢痕、蹼狀瘢痕、凹陷性瘢痕、橋狀瘢痕等數種。
  瘢痕的病因  對於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形成的生物學機制,人們進行了一個多世紀的探討。近二十年來,隨著對傷口癒合生物化學機制的不斷認識和研究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清楚地闡釋了瘢痕增生,特別是瘢痕疙瘩的某些特點和規律,這為最終揭開瘢痕增生的奧祕、尋求瘢痕增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鋪平了道路。
  瘢痕增生易發生於張力高的部位。臨床上常可見到張力高的部位患有瘢痕疙瘩的患 者,在無張力部位存在著正常瘢痕。另外,如果將瘢痕疙瘩切除後移植到張力較小的部位(如腰部、股內側等),瘢痕疙瘩常常萎縮。
  Snssman研究了傷口方向與張力關係,證明垂直於面板鬆弛線切口的張力,是平行於面板鬆弛線切口張力的3倍,張力大,可刺激纖維組織形成。因此,手術切口選擇不當而產生較大張力,是促使瘢痕增生形成的因素之一。

  瘢痕疙瘩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於上背部、肩部、胸前部、上臂三角肌區,較少發生於下肢、面部和頸部。
  面板厚的部位較面板薄的部位更易發生。
  在眼瞼、生殖器、手掌、足底、角膜和粘膜則極為罕見。
  Crockett根據大量的統計資料,提出了一個瘢痕疙瘩發生部位的敏感順序:
  第一順序:胸骨前、上背部和上臂三角肌區。這些部位的所有瘢痕幾乎都可能發展為瘢痕疙瘩。
  第二順序:有鬍鬚的部位、耳朵、上肢前側、胸前、頭皮和前額。這些部位形成瘢痕疙瘩的傾向,與損傷的性質有關。
  第三順序:下背部、腹部、下肢、面中部、生殖器。這些部位的瘢痕疙瘩不常見。
  瘢痕疙瘩具有家族傾向。
  常染色體的隱性遺傳和常染色體的顯性遺傳均有報道。特別是在多發的、嚴重的瘢痕疙瘩,其陽性家族史更為明顯。
  Laurentacl和Dloguardl在對東方人的研究中提出,HLA-B14和HLA-B16的人有形成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更大危險性。但是Cohen等(1979)所作的研究(對美國黑色人種)卻發現,在HLA分型中,HLA-A或HLA-B在瘢痕疙瘩患者和對照組之間其抗原無明顯不同,因而認為,任何特殊HLA表現型和瘢痕疙瘩之間無明顯關係。
  瘢痕的預防  

      瘢痕的治療是非常棘手的,很難獲得非常滿意的成果。從理論上講,瘢痕一旦形成,即使採用最精細的手術方法,也只能使其得到部分改善,而不能徹底根除。
  因為每一次整形手術,都是一次新的創傷,因此,採取各種措施,最大限度地預防瘢痕形成,與瘢痕的治療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預防瘢痕的根本點在於儘可能地減少創口的第二次創傷,促使創口早期一期癒合。這包括創面的處理、擇期手術患者的病例選擇、精細的手術操作技術和妥善的術後處理。
  (一)、 創面處理
  對早期的新鮮創口,應徹底的清除血塊、異物和碎片,對確定已失去活力的組織,也應徹底清除。儘可能早地閉合創口,如果任有創口自愈,則常常形成瘢痕增生、瘢痕攣縮和與深部組織的粘連。對晚期汙染創口,如存在感染的可能性,應徹底清創,閉合創口是放置引流。如已確定存在感染,則應區域性或全身應用抗生素,待感染控制後,再二期閉合創口。
  對存在較大組織缺損的創口,應儘早採用組織移植的方法來覆蓋創面,以減少肉芽組織和瘢痕組織形成。可採用推進皮瓣、旋轉皮瓣、遠位皮瓣或遊離面板移植。有時,最簡單的手術方法往往是最明智的。儘可能避免作不必要的附加切口,特別是對有瘢痕疙瘩傾向的患者。
  (二) 、病例選擇
  對於一個惡性病變或有惡性變傾向的患者,或者存在嚴重功能障礙或潰瘍的患者,除了手術治療外別無選擇。但對有些病例特別是要求美容或一般瘢痕治療的患者,整形外科醫師應慎重選擇手術適應證,在手術前應確定手術治療能否對原有瘢痕有較大程度的改善。對兒童、年輕人、膚色較黑的患者尤應慎重,特別是當患者瘢痕不明顯或位於隱蔽部位或無功能障礙時。因為如果手術處理不當,可能會使原有的瘢痕更加明顯。
  對於瘢痕增生和瘢痕疙瘩的好發部位,如胸前、肩部等處,存在張力和運動的部位,如胸前上部、肩胛部,四肢屈側等處,存在乳房重力和胸部呼吸運動的部位,如胸骨部等,術後瘢痕容易增生,這些部位的較小病損,如囊腫、痔等手術切除應格外慎重。
  嬰兒和兒童因代謝旺盛,術後瘢痕也容易增生,同時嬰兒面板較薄,縫合時創緣難以準確對合,因而可影響術後效果。
  對於嚴重油性面板、汗毛孔粗大和存在粉刺的患者,應該考慮到術後有瘢痕增生的可能性。對此類患者,尤應注意術前手術部位的區域性清潔。如粉刺發作,應使用抗生素。閉合創口時,應避免皮脂腺對創口的汙染。
  (三)、 手術操作
  1、 設計切口時,在滿足手術需要的前提下,應儘量遵循下述原則。
  ⑴、選擇在隱蔽部位,如乳房下、毛髮區等。
  ⑵、沿輪廓線切口。
  ⑶、順皮紋切口,如在額部、眼瞼等處。
  ⑷、在自然結合部,如耳頸部等。
  ⑸、四肢切口選擇在屈曲皺褶線或平行於面板張力線處,避免作環狀圓形切口或跨越關節切口。
  ⑹、顳部或頸側手術可選擇在髮際區。
  ⑺、面部避免作弧形、半圓形或大的“Z”形、“S”形切口。
  ⑻、體腔外口周圍避免作環形切口。
  ⑼、如切口必須橫過輪廓線、皮紋時,應設計“Z”改形切口。
  2、 行無菌操作。
  3、 刀片垂直於面板切開,動作要輕柔,器械要銳利,避免不必要的創傷。
  4、 徹底止血。
  5、 無死腔形成。
  無張力縫合,創緣對合準確;縫合時以創緣對攏為準,不可過緊,以避免造成縫線周圍組織壞死。
  瘢痕的非手術治療
  1、化學療法;
  2、放射療法;
  3、壓力療法。
  編輯本段簡易的去疤痕方法  當創面已經癒合,什麼時間,該做些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最難講清楚,因為疤痕的治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只能把一些常用的方法,做個簡單的歸納,還是建議大家儘量找整形醫生有針對性地治療最好。
  抗疤痕的藥物 待痂皮脫落後,可以使用抗疤痕的藥物,有很多種類,但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藥膏,而不是有些患者拿給我看的一些只有誇張效果的廣告產品。外用藥膏塗在疤痕處,可以達到保溼軟化、止癢、消炎褪紅、淡化色素的輕微療效,並不能真正除疤,而且對陳舊性的疤痕無效。
  磨疤手術 磨疤手術,原理是將凹凸疤痕的表皮磨平,再經過傷口癒合的過程,重新長出新的表皮,令疤痕變得模糊而改善其外觀。磨疤手術分深淺,淺層磨疤傷口復原快,副作用小,要多次治療才有效果。深層磨疤適用於改善較深的疤痕,採用高速轉動的金屬刷或鑽石磨,將疤痕磨平,但傷口復原需要很長時間,可能會有數個月的疤痕泛紅和色素沉著,所以進行之前要有心理準備。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經過半年以上的上述治療,經過專業整形醫生的會診,有的疤痕需要再次手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