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玻璃體視網膜與眼外傷科 副主任醫師 韓金棟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中最嚴重的病變之一,也是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目前我國糖尿病確診患者超過9000萬,隱性患者近1、5億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必然發生的嚴重眼部併發症,研究發現糖尿病病程超過15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將高達75%。目前有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也就沒有確切有效的治癒方法,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延緩其進展至關重要,可使絕大多數患者儲存有用的視力。

  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症狀:

  多數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在病變初期,一般無自覺症狀。但隨著病變發展,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若當病變累及到視網膜最重要的部位黃斑區時,視力會嚴重下降,甚至伴有視物變形等情況。病情進一步發展時,新生血管破裂少量出血進入玻璃體腔時,患者可感覺眼前有黑影飄動。當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體腔,患者視力可重喪失。病情繼續發展,可發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會出現眼痛、眼脹、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理改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微血管病變,血糖升高使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喪失,導致毛細血管閉塞,從而出現無灌注區。毛細血管閉塞導致視網膜缺血缺氧,機體代償,視網膜產生新生血管。新生血管不健康,很容易發生破裂出血,導致玻璃體積血,最終發展為牽拉性視網膜脫離。

  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分期

  1985年第三屆眼底病學組討論,建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為6期,1期眼底可見微血管瘤、出血斑,2期眼底除可見微血管瘤、出血外,還可見到硬性滲出,3期眼底除可見到微血管瘤、出血及硬性滲出外,還可見到棉絨斑,1-3期為非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4期眼底出現新生血管或發生玻璃體積血,5期出現視網膜或玻璃體內纖維增生,6期出現牽拉性視網膜脫離,4-6期為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2003年國際提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新的分期,分為5期,

  1期無明顯的視網膜病變,眼底無異常

  2期輕度非增殖性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僅有微血管瘤

  3期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只比微血管瘤多一些病變,但不如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4期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具有下列任何一種表現:4個象限中每一象限視網膜內出血數目超過20,2個象限內出現視網膜靜脈串珠樣改變,1個象限出現視網膜內微血管異常

  5期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出現下列1或多種表現,如新生血管、玻璃體或視網膜前出血

  四、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眼部檢查

  1.裂隙燈檢查:主要判斷有無白內障或發現虹膜表面的新生血管。

  2.眼底檢查:最常用的檢查手段,可以檢查視網膜有無出血、滲出等眼底改變。

  3、 彩色眼底照相:是一種客觀記錄眼底病變程度最好的手段,患者自己也可以通過眼底照相進行前後對比,瞭解病情有無進展。

  4.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熒光素鈉是一種造影劑,在藍光的激發下可以發出綠光,將熒光素鈉注入血管,經血管迴圈,熒光素鈉進入視網膜血管。正常血管熒光素鈉不能從正常血管漏出,而新生血管不健康,熒光素鈉可以從中漏出,進入視網膜組織,被藍光激發後發出綠光,從而被採集到。它是明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最確切的手段。眼底鏡檢查有時並不能發現一些周邊部的視網膜病變或者是微血管閉塞導致的無灌注區或新生血管,而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對於發現無灌注區和新生血管極其敏感,從而可以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病情進展。同時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也是指導視網膜光凝的重要手段。

  5.眼部B超:幫助瞭解玻璃體、視網膜狀況。

  6.眼壓:明確有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五、影響DR發展的相關因素

  DR的發生、發展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主要與糖尿病病程、血糖的控制情況、血壓、血脂、腎病、等因素相關。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玻璃體視網膜與眼外傷科韓金棟

  1、病程:病程長短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的影響最大,是決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發展的關鍵因素。糖尿病病程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呈正相關。即隨著病程的延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率越來越高。5年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機率為25%,5~15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機率為50%,超過15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機率則高達75%。

  2、 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血糖波動小,可明顯減少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風險及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進展。

  3、     血壓:高血壓使動脈血管內皮增生、硬化、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引起視網膜缺血、缺氧,新生血管形成,血壓增高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成正相關。

  4、     血脂:糖尿病患者常常合併高血脂,脂代謝異常可增加血液黏滯度導致微迴圈異常,加重視網膜的滲出和水腫,嚴重影響患者的黃斑功能。

  5、     微量元素鎂:近幾年的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量的改變影響DR的發展,目前普遍認為血清鎂的減低是影響DR發展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於飲食控制和滲透性利尿導致不同程度的鎂缺乏,導致低鎂血癥。

  6、     腎病:糖尿病腎病與DR發病機制有許多相似的基礎和特徵,且兩者常相互並存,嚴重程度也呈平行關係。因此患者一旦發現糖尿病腎病,應及時行眼部檢查,此時幾乎全部患者均有眼部損害。

  7、     其他:關於DR的影響因素還有很多,諸如炎症、肥胖、吸菸、酗酒等多方面因素,但其對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的影響作用還不確定,機制也有待進一步研究。

  六、影響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眼部因素

  眼部手術:有研究顯示已存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如果尚未進行的視網膜鐳射治療,在行白內障手術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會加速進展。當然不是說糖尿病患者不能行白內障手術,只是提醒這些患者術後應及時檢查眼底並行相應治療,防止病情進展。

  七、DR治療:強化控制血糖是延緩DR 發展的關鍵因素。

  1、藥物治療:對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及治療藥物,只是根據病變的程度給予相應的對症治療。早期患者可給予改善微迴圈藥物(如羥苯磺酸鈣)、營養神經藥物(如維生素B1、甲鈷胺等)等藥物口服。隨病變發展,患者出現玻璃體積血,可給予應給予止血、活血化淤、促進血吸收類藥物治療(如雲南白藥、三七粉等)。同時應該控制好血壓、血脂等加速病情發展的危險因素。

  2、鐳射治療 :

  自從1959年應該鐳射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來,鐳射光凝已成為目前治療DR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儘管是破壞性治療,但國內及國際的相關研究已經證實,有效的鐳射治療可減少50%嚴重患者的視力喪失,特別對於II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彌散性光凝對於減輕視力的喪失是目前非常有效的方法。

  1)作用機制

  (1) 鐳射破壞代謝旺盛、耗氧量大的感光細胞,減少視網膜外層的需氧,促使氧向視網膜內層彌散,改善視網膜內層缺氧狀態,阻止血管生成因子的表達。(2)使異常的毛細血管及新生血管閉塞,減少發生玻璃體積血的機會。

  2)適應證

  3期及部分4期患者需行全視網膜光凝治療。如果患者經檢查發現虹膜出現新生血管,即使未發現視網膜新生血管,也應立即行光凝預防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3) 全視網膜光凝治療後的隨訪治療和補充光凝

  全視網膜光凝術後長期隨診十分必要,是保證術後療效穩定、併發症得到及時治療的最好辦法。補充光凝指徵:復發或出現新的視網膜新生血管;出現黃斑水腫和可治療的滲漏。全視網膜光凝術後第一年內至少於3個月、半年和一年隨診3次,第2~3年可半年一次,以後應每年或每1~2年隨診一次,而且最好每年要作FFA。

  3、手術治療

  對於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應考慮及時行玻璃體切除手術治療。其實玻璃體切除術也主要是為了術中及術後的鐳射治療提供機會。玻璃體手術的適應證包括:嚴重的玻璃體積血引起屈光間質混濁,藥物保守治療1月不能吸收;緻密的黃斑前出血;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八、隨訪

  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和美國眼科學會(AAO)推薦的糖尿患者隨訪時間:

  (1)未出現視網膜病變或僅有微血管瘤,每12個月散瞳檢查眼底。

  (2)輕度/中度NPDR,若無DME每6~12個月散瞳檢查眼底;若有DME但未出現CSME每4~6個月散瞳檢查眼底;出現CSME每3~4個月散瞳檢查眼底。

  (3)嚴重NPDR,每3~4個月散瞳檢查眼底。

  (4)PDR通常需行PRP,則按照鐳射術後隨訪原則。必要時做FFA檢查。

  我國目前情況並不適宜以上覆查時間,主要原因如下:1、多數患者不夠重視,血糖控制也不理想,並且不會主動進行眼科常規檢查。2、多數患者無相關醫學常識,即使出現視力下降,也以為會是老化因素。3、經濟能力有限,許多患者直到完全才會到醫院檢查,此時往往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我們建議根據糖尿病的發病的發病機制,糖尿病患者可分為兩種型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建議患者確診糖尿病後1年就需做眼部檢查。而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建議患者確診當時就需做眼部檢查。如果發現眼部已有早期病變的患者(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期1和2期),建議患者每3月復出一次。對於3期及部分仍可以考慮行鐳射治療的患者,建議儘快完成視網膜光凝治療,光凝治療後每3月複查1次,必要時重複FFA檢查並補充光凝。

  九、疾病預後和預防

  DR的發生和發展非常複雜,與多種因素相關。雖然DR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且尚無有效的治癒方法,但嚴格控制血糖,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定期複查眼底,適時進行鐳射光凝治療和玻璃體手術治療是防止或延緩其進展的有效手段,可以為絕大多數患者儲存有用的視力。如果能夠得到早期適當的治療,五年內失明發生率下降90%。儘管如此,只有35%~50%的病人有定期檢查,許多患者錯失了鐳射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對糖尿病人的宣傳教育和篩查計劃的改善顯得非常必要。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玻璃體視網膜與眼外傷科韓金棟

  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

  1、節制飲食:慢性糖尿病節制的要害是飲食,對不同型別的病人飲食要求有所不同,如肥胖者減少熱量攝取,降低身體的重量,增加有機體對胰島素的敏銳性,使血糖降落;消瘦者及幼童,適當提高熱量攝取。每日進餐總量和三餐分配相對固定,應含糖量低、低脂肪、高卵白、高纖維素飲食,多吃粗糧,少食精大米、精白麵和含糖高的生果,禁食富含單糖或者雙糖的飲食,如皮糖、糕點、冰淇淋、甜飲料等。

  2、自我血糖監測:通過餐前尿糖的測定來調解口服降糖藥或者胰島素的用量。遵醫囑用藥,不克不及自行用藥。

  3、合併高血壓者踴躍降血壓:血壓一般節制在140/ 90mmHg以下。

  4、嚴防低血糖反應:向病人解說低血糖反應的症狀及應採取的措施,特別是餐前和睡前和用藥後。

  5、注重用眼衛生:避免熬夜及永劫間的近間隔用眼。

  6、踴躍戒菸;抽菸會導致體內CO增加造成體內相對缺氧及血小板凝固,提速慢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發生。

  十、治療誤區

  1、鐳射治療會導致失明:目前認為視網膜光凝是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有效鐳射是治療治療確實是一種破壞性治療的方法,它是通過破壞對視網膜外層組織,減少視網膜缺氧,從而保證對關鍵的視網膜內層組織,從而保留部分重要的視功能,因此該治療方法不會導致患者失明。部分患者鐳射治療後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原因很多,如黃斑水腫、鐳射不夠全面患者不能及時複查補充鐳射導致病情繼續進展,最終失明,而跟鐳射治療沒有任何關係。

  2、鐳射治療一勞永逸:糖尿病控制不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仍會進展,視網膜缺血缺氧狀態仍會加重,還需密切隨訪,必要時複查FFA及補充鐳射治療。

  3、鐳射及手術治療能恢復視力:鐳射及手術治療對於大多數患者僅僅是能維持現有視力,使其不再進展,當然對於治療及時視網膜功能受損不重的許多患者可以提高視力,而對於有些晚期患者視網膜功能受損嚴重,任何治療或許都無濟於事,因此還是建議患者及時就診,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有比較理想的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