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天都會有病人問我:“我該吃點什麼?”現在很多人不管遇到大病小病,腦子裡馬上想到是就是這個問題。似乎食物真的是藥,可以包治百病。
其實,從中醫的觀點看來,雖說“藥食同源”,但在實際應用上,食物跟藥物仍是兩回事,可謂“同源不同流”。
我們知道,中藥有“四氣五味”,四氣就是寒、熱、溫、涼,是天賦予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鹹,是地賦予的。清朝著名醫家唐容川在《本草問答》中說:
人生本天親地,即秉天地之五運六氣以生五臟六腑。凡物雖與人異,然莫不本天地之一氣以生,特物得一氣之偏,人得天地之全耳。設人身之氣偏勝偏衰則生疾病,又借藥物一氣之偏,以調吾身之盛衰,而使歸於和平,則無病矣!
人得天地之賦予最全,所以人身上四氣五味皆有;物只得到了天地賦予的一部分東西,所以有偏性,只有四氣五味中的一種或幾種。當人體的四氣五味不全或不和時,就會產生疾病,用物的這種偏性,恰恰能補全或調和人體的不全,從而達到治病的效果。所以,草木、鳥獸、金石等物,凡是能靠這種偏性來治病的,都可以說是藥物。
食物就不同了,食物在四氣五味上比起藥物來,那就平和多了。固然有酸的食物,但它能比五味子嗎?固然有苦的食物,但它能比黃連嗎?固然有熱性食物,但它能比附子嗎?所以,如果要把食物和藥物合起來論,那就不是“四氣五味”,而是“五氣六味”了,四氣裡面要加一個“平”氣,就是不寒不熱不溫不涼的那種氣;五味裡面則要加一個“淡”味。我們的祖先當初在挑選食物,尤其是在挑選主食的時候,就非常注意挑選這些氣味平淡的食物,使人吃下去後,不至於打破體內原有的平和。
藥物是藥物,食物是食物,它們是有分工的,不能混淆
平時沒病的時候,靠平平淡淡的飲食就能養生了;到了有病的時候,就得靠藥物的偏性去糾正身體的病邪。可現在很多人正好相反,平時的沒病的時候不重視飲食,老想著吃點養生藥、保健藥,到了真正有病的時候又不想吃藥,總想著吃點什麼就能把病治好。人啊,幹嗎老喜歡擰著來呢?
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吃東西吃不壞人,認為食療是多麼安全和通用的,其實,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飲食只有在平平淡淡的情況下,才能使人健康,太辣、太熱、太酸、太鹹、太寒涼、太滋膩的東西,都是致病之源。所以人們常說:“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一旦你的飲食違背了“平平淡淡”這個原則,問題就來了。
所以,人在生病的時候,就不要再問“我該吃點什麼”了,而應該問:“我現在不能吃什麼?”因為在病中,飲食的忌諱更多。
重傷重病,不要急於吃大魚大肉去滋補,這無異於“藉寇兵而資盜糧”,越補病越重;夏季天氣炎熱,氣血在表,胃中虛寒,此時不能過多使用寒涼、生冷、油膩的食物;而到了冬天,氣血在裡,又要少吃辛辣發散的食物,以免造成過多出汗,發散了陽氣;感冒期間,陽氣在體表與邪氣作鬥爭,人體內部空虛,這是也不能進食油膩食品,一般來說,吃點白米粥、鹹菜是最好的,如果你非得吃肉類、糯米等,只恐邪氣要被黏在體內,沒有出路;面板病,尤其是面部痤瘡,就不要吃辛辣,尤其不要吃河蝦、海鮮……
常有人問:“養生,該吃點什麼?該怎麼去做?”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有誤區。我們的生活已經夠忙夠累,不能再添亂了;我們吃的已經夠多、夠雜、夠沒規律了,還要再吃點什麼呢?所以,養生不能做加法,而要做減法,為身體減負。在飲食上,等你減到每天粗茶淡飯,每頓無非米飯、饅頭、青菜、蘿蔔、豆腐之類了,你會發現,你的身體很清爽,精神也很清爽。
平淡,是飲食的根本。有首歌唱道:“平平淡淡才是真。”最健康的飲食如此,最幸福的生活生活也如此。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